有色混纤细旦锦纶弹力丝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565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有色混纤细旦锦纶弹力丝,属于材料科学领域,它是由分别参入不同颜色母粒而制成的不同颜色的细旦锦纶缠绕而成,所述的细旦锦纶的截面至少为两种形状。上述有色混纤细旦锦纶弹力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在锦纶原料中加入原料重量2~10%的有色母粒,将原料制作成有色预取向牵伸丝;B:将所得的预取向牵伸丝在25±3℃,湿度为65±5%的条件下进行8-24小时的平衡松弛处理;C:将经过平衡松弛处理的不同截面形状、不同颜色的预取向牵伸丝缠绕成有色混纤细旦锦纶弹力丝。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弹力丝制作的服饰具有功能多样、色泽独特,风格别具、手感丰满柔软,透气效果好,同时可选择具有抗菌保健功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旦锦纶弹力丝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服饰的。
技术介绍
关于细旦、微细旦、超细旦纤维的定义,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我国一般把单丝纤度为0.9~1.4dtex的纤维成为细旦丝;0.55~1.1dtex为微细旦丝;而0.55dtex以下的纤维为超细旦丝。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细旦丝为单丝直径在0.9~1.4dtex间的锦纶丝。由于细特化纤的单丝纤度细,抗弯刚度小,因而其织物表观细洁精致、手感柔软细腻且悬垂性极好。人类的服饰用品包含服装和装饰品两大部分,在色泽、款式、材料等方面形形色色,琳琅满目。其中材料上,合成化学纤维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份量。经过人们的探索研究、加工处理,以化学纤维为原料的服饰用品,不仅达到了天然纤维织物所具有的风格特征,而且还具备了天然纤维所不具备的功能,如吸湿排汗、保暖透气、保健安全等。其色泽艳丽、穿着舒适、美观高贵,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风景。但是上述化学纤维在制造染色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所得的纤维丝的弹性和透气性能均不是非常理想,其色泽也比较单一,手感较差。目前国内已经大量出现细旦纤维作为制作衣服的原材料,它代表着未来服饰行业的发展方向。但其色泽、弹性、抗菌性能、透气性以及制作工艺的环保性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功能多样、色泽独特,风格别具、手感丰满柔软,透气效果好,并且环保节能的用于服饰制作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有色混纤细旦锦纶弹力丝,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分别参入不同颜色母粒而制成的不同颜色的细旦锦纶缠绕而成,所述的细旦锦纶的截面至少为两种形状。所述的混纤即为异颜色、异截面、异纤度、异功能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细旦锦纶纤维混合加弹缠绕而成。通常化纤领域的纤维的截面为圆型,织物透气性能较差。化纤服饰用品的制造路线一般为将化工原料纺制成白色纤维,然后将纤维织造成坯布,将白色的纤维染色即可做成服饰用品;或者将化工原料纺制成白色纤维然后染色,再织造成坯布,最后做成服饰用品。其工艺路线较长,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其中染色工序同时必然产生大量污染水,不利于环保和节能。本专利技术首先将有色的母粒加入到锦纶的原料中,有色母粒的加入省掉了染色的步骤,其具有色彩鲜艳,不易退色,能耗低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所述不同颜色的母粒的加入方法即是将一种颜色的母粒加入到原料中制得这种颜色的锦纶丝,将另一种颜色的母粒加入到原料中另外制得另一种颜色的锦纶丝,再将两种颜色的锦纶丝缠绕而成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色混纤细旦锦纶弹力丝。所述锦纶丝不同截面的形状可以是三角、三叶、T型、多角形,多角形如五星、五叶、六角、支型;也可是扁平带状如狗骨形、豆形和中空形如圆中空、三角中空、梅花中空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细旦锦纶的截面至少为两种形状的意思是可以相同颜色不同截面,也可是不同颜色相同截面或者是不同颜色不同截面,总之要求缠绕得到的弹力丝所用的锦纶的截面为两种以上,同时也可将一部份锦纶不加有色母粒,将白色和有色的锦纶丝缠绕。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种截面的锦纶得到的弹力丝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纤维无金属般眩目的亮光,而具有柔和、素雅、真丝般的光泽。同时因丝条的表面积增大,故相应增加了纤维的覆盖能力,并使透明性减小。由于截面的特殊形状,增加了纤维间的抱合力、蓬松性、透气性和丝条的硬挺性,减少了合成纤维的蜡状感,使其手感更加舒适,服用性能更加优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路线是在纺制纤维的过程中采用母粒着色的方式,解决生产中环保难题,直接生产出有色纤维,然后进行织造和裁剪成服饰用品。省略了传统的染色工序,环保节能。不同颜色使得本专利技术所得的弹力丝制成的服饰色泽艳丽、美观高贵。作为优选,所述的不同颜色的细旦锦纶为两种颜色的细旦锦纶,所述的细旦锦纶的截面为圆形截面、中空型截面、三角型截面中的三种形状。弹力丝采用三种不同截面的锦纶丝缠绕而成,其透气性能和保暖性能都较为出色,同时其表面积相对较大排汗效果较好。一种有色混纤细旦锦纶弹力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在锦纶原料中加入原料重量2~10%的有色母粒,将原料制作成有色预取向牵伸丝;B将所得的预取向牵伸丝在25±3℃,湿度为65±5%的条件下进行8-24小时的平衡松弛处理; C将经过平衡松弛处理的不同截面形状、不同颜色的预取向牵伸丝缠绕成有色混纤细旦锦纶弹力丝。加入所述的有色母粒后制得的纤维呈现母粒的颜色,省掉了染色的步骤,既节能又环保,所得的细旦纤维色泽鲜艳且不易退色,其中有色母粒为市售的锦纶专用色母粒,普通锦纶细旦丝的制作工艺即可用于制造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取向牵伸丝。所得的预取向牵伸丝即为锦纶POY(pre-oriented yarn)长丝。由于预取向牵伸丝内聚合物大分子的不稳定,必须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的8-24小时的平衡过程,使得聚合物分子达到松弛稳定状态,这样长丝的物理参数才不至于变化太大,所述的松弛条件一般为温度在22℃~28℃,湿度为60%~70%。经过内应力平衡的预取向牵伸丝结构仍不稳定、易变形、功能和色泽单一,还不能直接单独用于各种服饰用品的织造中,必须对其进行再次牵伸、假捻变形等加工处理。根据产品的最终特性要求,选择不同色泽,不同功能特性的POY长丝,同时进入加弹工序。由于不同的POY长丝,其物理性质如强度、纤度、剩余伸长率等有所不同,因此必须统筹选择合理的加弹工艺路线,同时根据加工两种不同POY长丝锭位的工艺要求,选择不同阻尼系数、不同材质的零部件,如导丝瓷件和摩擦盘。控制的要求是缠绕后的各种DTY长丝的弹力基本相当,最终得到高弹性、优质,具有手感柔软、色泽饱满、独特的有色混纤细旦锦纶弹力丝。作为优选,在锦纶原料中加入有色母粒的同时再加入含有纳米银离子粉体的锦纶母粒。以锦纶母粒作为纳米银离子粉体载体时作为载体的母粒应该是多孔的结构,所述的具有多孔结构的载体的孔径没有特殊的要求,纳米银离子粉体也可直接加入到原料中,所述的纳米银离子粉体为含银氧化物的粉末,例如氧化银粉末,粉末的尺寸在纳米数量级上,具有显著的杀菌抑菌效果。纳米银离子粉体最好添加在适当载体上后再加入到锦纶原料中进行生产,所述的适当载体为具有微孔特征材料的锦纶母粒。加入的纳米银离子粉体为抗菌用剂,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弹力丝制造的衣服具有抗菌效果。纳米银离子粉体在锦纶母粒中充分扩散,减少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微粒凝聚效应。由于加入的纳米银离子粉体需经高温处理,容易使抗菌剂被氧化而变色,采用微孔锦纶母粒作为载体解决了纳米银离子抗菌剂的氧化变色问题,即避免纳米银离子抗菌剂经纺丝约260摄氏度的高温处理后氧化成棕色氧化物和经紫外光照射后分解还原成黑色单质银的变色效应。锦纶母粒具有微孔结构即可自动吸附纳米尺寸的银离子,使其附着在载体内部。之所以选择纳米银离子材料作为抗菌剂进行母粒填加的方式生产弹力丝,其产品具有以下优点(1)抗菌广谱性好(2)抗菌效果持久,耐洗涤、耐日晒、耐老化(3)抗菌性能优,经权威部门检测抑菌率达99.9%(4)安全性好,无致敏性,无害,无环保问题(5)细菌不产生耐药性。一般来讲所述的纳米银离子粉体在载体中的含量对本专利技术最终产品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优选,所述的纳米银离子粉体重量为抗菌载体重量的8~16%,特别优选为10~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色混纤细旦锦纶弹力丝,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分别参入不同颜色母粒而制成的不同颜色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细旦锦纶纤维混合缠绕而成,所述的细旦锦纶的截面至少为两种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漫于彪苏汉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裕鑫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