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5530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硅橡胶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00份、白炭黑20~45份、羟基硅油1~5份、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6份、导电填料30~150份、抗静电剂2~15份、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1~2份;其具体制备方法为:把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白炭黑、羟基硅油、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导电填料、抗静电剂混合,再加入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混炼均匀后硫化得到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硅橡胶材料具有较高拉伸强度、优异电气性能、耐高温性能、高阻燃性能,并且外观为非黑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硅橡胶在航空、航天、电气、电器、化工、汽车、机械等工业以及医疗卫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硅橡胶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气流,液体流等形式的摩擦、撞击而在其表面产生电荷,表面电荷的积累容易产生静电,当静电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放电,甚至可能引起击穿或发生火灾。因此,为了提高硅橡胶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在确保其力学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需要通过改性技术来消除静电。采用填充法制得的导电硅橡胶具有体积电阻率小、硬度低、耐老化、成型加工性好等特点,广泛用作抗静电材料及电磁屏蔽材料,并且其导电性能可通过改变填料的添加量进行调控,现已成为用量最大的导电橡胶。导电硅橡胶中最常用的导电填料包括碳系和金属系两大类。碳系导电填料主要有炭黑、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等。在碳系导电填料中,炭黑是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炭黑具有原料充足、价格便宜、导电性稳定等优点,然而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黑色之外的着色材料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困难,着色性差,很难满足不同领域的要求。金属系导电填料包括银粉、镍粉、铜粉、铁粉等,这类填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是制备高导电硅橡胶的重要填料,但普遍存在价格昂贵、密度大、填充量小、材料综合性能差等问题,且金属粉末在空气中易氧化,从而造成颗粒导电性能不稳定。近年来,随着硅橡胶在电子制品、通讯产业等应用领域的普及和迅速发展,需要施行防静电的范围越来越广,加上人们对洁净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上以炭黑填充的黑色导电硅橡胶制品已不能满足众多应用领域对颜色多样化需求的增长。中国专利CN104327509A公布了一种新型导电硅橡胶。所述硅橡胶是由硅橡胶、液体硅橡胶、羟基硅油、乙炔炭黑、结构抑制剂、白炭黑、石墨、三氧化二铝、硬脂酸及硫化剂配制而成。但这种方法对硅橡胶的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提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该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平均分子量为65~75万,所述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乙烯基含量为0.08~0.25mol%。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白炭黑为气相白炭黑或沉淀白炭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羟基硅油的羟基含量为4.0~8.0mol%,25℃时粘度为20~50mPa·s。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导电填料为导电钛白粉、导电氧化锌、导电云母粉、导电硫酸钡、导电二氧化硅、掺锑氧化锡或氧化铟锡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抗静电剂为C12烷基磷酸酯二乙醇胺(即十二烷基磷酸酯二乙醇胺)、二甲基[3-(十八酰胺基)丙基]硝酸铵、十六醇磷酸酯钾盐、C12聚氧乙烯醚(即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C12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即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月桂酸酯、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0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45份白炭黑、1~5份羟基硅油、2~6份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混合并捏合成型;(2):将步骤(1)所得成型物料进行加热,抽真空,并保温;(3):继续将成型物料冷却降温;(4):再往步骤(3)所得将成型物料中加入30~150份导电填料和2~15份抗静电剂,得到硅橡胶胶料;(5):最后,将硅橡胶胶料与1~2份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加入开放式炼胶机混炼均匀后,置平板硫化机中硫化,即获得所述硅橡胶材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平均分子量为65~75万,所述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乙烯基含量为0.08~0.25mol%。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白炭黑为气相白炭黑或沉淀白炭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羟基硅油的羟基含量为4.0~8.0mol%,25℃时粘度为20~50mPa·s。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导电填料为导电钛白粉、导电氧化锌、导电云母粉、导电硫酸钡、导电二氧化硅、掺锑氧化锡或氧化铟锡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抗静电剂为C12烷基磷酸酯二乙醇胺、二甲基[3-(十八酰胺基)丙基]硝酸铵、十六醇磷酸酯钾盐、C12聚氧乙烯醚、C12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月桂酸酯、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加热温度为160~170℃,抽真空压力为-0.05~-0.07MPa,保温时间2.5~3.5h。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3)中:降温温度达到8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5)中:硫化温度为170℃,硫化时间为5~15分钟。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分子量以及乙烯基含量对硅橡胶的力学性能以及加工性能有影响。在相同分子量下,乙烯含量高,补强硅橡胶网络体系的交联点增加,硫化速率增加;分子量大,分子链的缠结度高,刚性大,门尼粘度大,加工流动性差。另外,乙烯基含量高的硅橡胶力学性能好,这是因为乙烯基含量多,交联点多,补强硅橡胶网络体系的交联密度增加,产生更多的局部集中交联,拉伸强度则更好。白炭黑的加入是为了提高硅橡胶的力学性能。由于白炭黑的比表面积大,表面上含有大量的硅羟基,所以离子间的凝聚力非常强,很容易发生团聚,不利于补强。而且硅羟基还容易与生胶分子中的Si-O键或Si-OH作用,产生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使得白炭黑很难均匀分散在硅橡胶中,并且混炼好的胶料在存放过程中会慢慢变硬,可塑性降低,逐渐失去返炼和加工工艺性能,这种现象称为“结构化”。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可以使用结构化控制剂与白炭黑表面的硅羟基作用,取代部分硅羟基,使其由亲水性表现转变为憎水性表面,控制白炭黑对硅橡胶分子的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从而达到白炭黑在生胶中的分散性及减少或避免结构化现象的产生。所用的导电填料是采用纳米技术,通过表面处理、半导体掺杂处理,使其基质表面形成导电性氧化层,从而制得的一类新型电子导电功能性半导体填料。所用的抗静电剂是极性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一定的迁移特性,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疏水基团的作用是使其与硅橡胶有一定的相容性,而亲水基团使之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当抗静电剂加到硅橡胶中之后,其分子经过向制品表面层迁移到达制品的表面而形成水分子吸附层,从而有效降低硅橡胶的体积电阻率。抗静电剂和导电填料之间存在协同效应,抗静电剂可以在导电填料之间迁移,促进导电性能的提高。本专利技术对各组分的添加量进行了规定,其中白炭黑以及结构化控制剂的比例控制是为了达到其力学性能要求,而导电钛白粉以及抗静电剂的加入量控制是为了达到其电气性能要求,如果加入量在控制量以下则达不到性能要求,加入量过多则影响其加工性能,导致各组分捏合不到一起。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段混合法,目的是提高白炭黑和导电填料的分散性。步骤(2)的混炼过程升温至160~170℃是为了促进结构化控制剂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平均分子量为65~75万,所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乙烯基含量为0.08~0.25mo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炭黑为气相白炭黑或沉淀白炭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羟基硅油的羟基含量为4.0~8.0mol%,25℃时粘度为20~50mPa·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填料为导电钛白粉、导电氧化锌、导电云母粉、导电硫酸钡、导电二氧化硅、掺锑氧化锡或氧化铟锡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非黑色导电硅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剂为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12烷基磷酸酯二乙醇胺、二甲基[3-(十八酰胺基)丙基]硝酸铵、十六醇磷酸酯钾盐、C12聚氧乙烯醚、C12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蓖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佳男张勇吴蕾陈禹廷陈才宝王海平林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迈高精细高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