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燕专利>正文

高耐热性橡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4034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0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耐热性橡胶制备方法,将95‑105重量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5重量份苯基硅油、1‑5重量份石蜡、10‑20重量份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1‑3重量份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5重量份2‑硫醇基咪唑啉、1‑10重量份热稳定剂和1‑10重量份无机抗菌剂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密炼,密炼温度为120‑200℃,时间为6‑15分钟,转速为40‑120转/分钟,得到密炼产物;将密炼产物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硫化,烘箱温度保持在160‑200℃,时间为5‑25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高耐热性橡胶制备方法,制作方法简单,材料需求不高,便于就地取材,并满足大规模加工制作,添加无毒辅助添加剂,产品性能优异,具有高熔点、热稳定性好、耐腐蚀、机械稳定性好等特点。

Preparation of high heat resistant rubb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heat resistant rubber preparation method, which consists of 95 weight 105 weight methyl vinyl silicone rubber, 1 weight 5 copies of phenyl silicone oil, 1 5 weight paraffin wax, 10 20 weight portions, two methyl acetate (tert butyl peroxide) hexane (tert butyl peroxy) hexane (tertiary butyl peroxyl), 1 ethylene three (2 methoxy ethoxy) silane, and 1 The amount of 2 phenolic thiol imidazoline, 1 heat stabilizers and 10 weight inorganic antibacterial agents were mixed evenly, and then refined,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was 120, 200 centigrade, time 6, 15 minutes, rotation speed was 40 and 120 / min, the refining product was obtained; the smelting products were vulcanized in the oven and the oven temperature remained. At 160 200 degrees, the time is 5 and 25 hour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high heat resistant rubber is simple, the material demand is not high, the material is easy to be taken on the ground, and it meets the large-scale processing, adding non-toxic auxiliary additives, excellent product performance, high melting point, good thermal stability, corrosion resistance, good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耐热性橡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热性橡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橡胶按原料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按形态分为块状生胶、乳胶、液体橡胶和粉末橡胶。乳胶为橡胶的胶体状水分散体;液体橡胶为橡胶的低聚物,未硫化前一般为粘稠的液体;粉末橡胶是将乳胶加工成粉末状,以利配料和加工制作。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热塑性橡胶,无需化学硫化,而采用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成形。橡胶按使用又分为通用型和特种型两类。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如果沾水或不同的温度的话,有可能变成导体。导电是关于物质内部分子或离子的电子的传导容易情况。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三叶橡胶树,当这种橡胶树的表皮被割开时,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称为胶乳,胶乳经凝聚、洗涤、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胶。橡胶制品合成橡胶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采用不同的原料(单体)可以合成出不同种类的橡胶。1900年-1910年化学家C.D.哈里斯(Harris)测定了天然橡胶的结构是异戊二烯的高聚物,这就为人工合成橡胶开辟了途径。1910年俄国化学家SV列别捷夫(Lebedev,1874-1934)以金属钠为引发剂使1,3-丁二烯聚合成丁钠橡胶,以后又陆续出现了许多新的合成橡胶品种,如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等等。合成橡胶的产量已大大超过天然橡胶,其中产量最大的是丁苯橡胶。生胶或橡胶制品在加工、贮存或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热、氧、光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发生物理及化学变化,使其性能下降,并丧失用途,这种现象称为橡胶的老化。橡胶老化过程中常常会伴随一些显著的现象,如在外观上可以发现长期贮存的天然橡胶变软、发黏、出现斑点;橡胶制品有变形、变脆、变硬、龟裂、发霉、失光及颜色改变等。在物理性能上橡胶有溶胀、流变性能等的改变。在力学性能上会发生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压缩率、弹性等指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高耐热性橡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耐热性橡胶制备方法,将95-105重量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5重量份苯基硅油、1-5重量份石蜡、10-20重量份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1-3重量份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5重量份2-硫醇基咪唑啉、1-10重量份热稳定剂和1-10重量份无机抗菌剂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密炼,密炼温度为120-200℃,时间为6-15分钟,转速为40-120转/分钟,得到密炼产物;将密炼产物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硫化,烘箱温度保持在160-200℃,时间为5-25小时。优选地,所述的无机抗菌剂为铝酸镁、钛酸镁、钨酸镁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更优选地,所述的无机抗菌剂由铝酸镁、钛酸镁、钨酸镁混合而成,所述铝酸镁、钛酸镁、钨酸镁的质量比为(1-3):(1-3):(1-3)。优选地,所述的热稳定剂为亚磷酸-4-壬基苯基双十三烷基酯、四(2,4-二叔丁基酚)-4,4-联苯基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苯基亚磷酸酯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更优选地,所述的热稳定剂由亚磷酸-4-壬基苯基双十三烷基酯、四(2,4-二叔丁基酚)-4,4-联苯基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苯基亚磷酸酯混合而成,所述亚磷酸-4-壬基苯基双十三烷基酯、四(2,4-二叔丁基酚)-4,4-联苯基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苯基亚磷酸酯的质量比为(1-3):(1-3):(1-3)。本专利技术所述高耐热性橡胶制备方法,制作方法简单,材料需求不高,便于就地取材,并满足大规模加工制作,添加无毒辅助添加剂,产品性能优异,具有高熔点、热稳定性好、耐腐蚀、机械稳定性好等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中各原料介绍:甲基乙烯基硅橡胶,采用宁波道若有机硅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110-2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苯基硅油,采用美国道康宁公司提供的型号为DC-550的苯基硅油。石蜡,采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提供的牌号为58号的半精炼石蜡。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CAS号:1067-53-4。2-硫醇基咪唑啉,CAS号:96-45-7。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CAS号:78-63-7。钛酸镁,CAS号:12032-35-8,粒径5μm。钨酸镁,CAS号:13573-11-0,粒径5μm。铝酸镁,CAS号:12068-51-8,粒径5μm。四(2,4-二叔丁基酚)-4,4-联苯基二亚磷酸酯,CAS号:119345-01-6。双(2,4-二叔丁基苯基)苯基亚磷酸酯,CAS号:70146-21-3。亚磷酸-4-壬基苯基双十三烷基酯,CAS号:84787-77-9。实施例1高耐热性橡胶制备方法:将100重量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重量份苯基硅油、3重量份石蜡、15重量份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2重量份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2重量份2-硫醇基咪唑啉、4.5重量份热稳定剂和3重量份无机抗菌剂以400转/分搅拌10分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加入到密炼机中密炼,密炼温度为180℃,时间为10分钟,转速为100转/分钟,得到密炼产物;将密炼产物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硫化,烘箱温度保持在180℃,时间为10小时。得到实施例1的高耐热性橡胶。所述的无机抗菌剂由铝酸镁、钛酸镁、钨酸镁按质量比为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热稳定剂由亚磷酸-4-壬基苯基双十三烷基酯、四(2,4-二叔丁基酚)-4,4-联苯基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苯基亚磷酸酯按质量比为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无机抗菌剂由钛酸镁、钨酸镁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2的高耐热性橡胶。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无机抗菌剂由铝酸镁、钨酸镁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3的高耐热性橡胶。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无机抗菌剂由铝酸镁、钛酸镁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4的高耐热性橡胶。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热稳定剂由四(2,4-二叔丁基酚)-4,4-联苯基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苯基亚磷酸酯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5的高耐热性橡胶。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热稳定剂由亚磷酸-4-壬基苯基双十三烷基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苯基亚磷酸酯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6的高耐热性橡胶。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热稳定剂由亚磷酸-4-壬基苯基双十三烷基酯、四(2,4-二叔丁基酚)-4,4-联苯基二亚磷酸酯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7的高耐热性橡胶。测试例1对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热性橡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95‑105重量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5重量份苯基硅油、1‑5重量份石蜡、10‑20重量份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1‑3重量份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5重量份2‑硫醇基咪唑啉、1‑10重量份热稳定剂和1‑10重量份无机抗菌剂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密炼,密炼温度为120‑200℃,时间为6‑15分钟,转速为40‑120转/分钟,得到密炼产物;将密炼产物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硫化,烘箱温度保持在160‑200℃,时间为5‑25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热性橡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95-105重量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5重量份苯基硅油、1-5重量份石蜡、10-20重量份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1-3重量份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5重量份2-硫醇基咪唑啉、1-10重量份热稳定剂和1-10重量份无机抗菌剂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密炼,密炼温度为120-200℃,时间为6-15分钟,转速为40-120转/分钟,得到密炼产物;将密炼产物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硫化,烘箱温度保持在160-200℃,时间为5-25小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性橡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抗菌剂为铝酸镁、钛酸镁、钨酸镁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热性橡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抗菌剂由铝酸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燕
申请(专利权)人:黄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