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充电接口的防腐蚀电路和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84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11:47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接口的防腐蚀电路和充电器,所述防腐蚀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与充电接口的数据端相连,第一开关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的第一端相连,并与充电接口的第一电源端相连,第一开关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相连;第二开关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的第二端相连,第二开关的输出端与充电接口的第二电源端相连;充电接口悬空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截止,以使数据端、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的电位均相同。本公开的充电接口在无待充电设备接入时,充电接口的各引脚之间无压差,避免各引脚产生电腐蚀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充电接口的防腐蚀电路和充电器
本公开涉及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充电接口的防腐蚀电路和充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充电接口的电压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的正极、充电接口的接地端与供电接口的负极均直接相连。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由于充电接口带电,铜原子与空气中的氧原子活性增强,较容易结合而导致充电接口氧化,最终导致充电接口生锈,充电不良。通过实现证明,由于充电接口带电,铜脚即便电镀较厚的金层,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待机2小时,就会产生严重的腐蚀。严重时(比如,充电接口的电压输入端和D-端由于氧化而连接)可能导致充电接口的软短路产生,进一步导致待充电器的短路。目前,针对充电接口老化还不存在行业约定的设计。PD协议(PowerDelivery,功率传输协议)规定了在无终端或者连接线接入时,充电接口不允许有电压输出,但目的不是防止充电接口的氧化,而且也不能防止连接线氧化。目前也规定了充电器在输出电压低于3V左右时,需进入保护模式,但这仅仅是对其中一种失效模式的补充,无法防止接口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接口的防腐蚀电路和充电器。具体地,本公开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充电接口的防腐蚀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1)和第二开关(2),所述第一开关(1)的控制端(11)用以与充电接口(200)的数据端(210)相连,所述第一开关(1)的输入端(12)用以与供电电源(100)的第一端(110)相连,并与所述充电接口(200)的第一电源端(220)相连,所述第一开关(1)的输出端(13)与所述第二开关(2)的控制端(21)相连;所述第二开关(2)的输入端(22)用以与供电电源(100)的第二端(120)相连,所述第二开关(2)的输出端(23)用以与所述充电接口(200)的第二电源端(230)相连;所述充电接口(200)悬空时,所述第一开关(1)和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充电接口的防腐蚀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1)和第二开关(2),所述第一开关(1)的控制端(11)用以与充电接口(200)的数据端(210)相连,所述第一开关(1)的输入端(12)用以与供电电源(100)的第一端(110)相连,并与所述充电接口(200)的第一电源端(220)相连,所述第一开关(1)的输出端(13)与所述第二开关(2)的控制端(21)相连;所述第二开关(2)的输入端(22)用以与供电电源(100)的第二端(120)相连,所述第二开关(2)的输出端(23)用以与所述充电接口(200)的第二电源端(230)相连;所述充电接口(200)悬空时,所述第一开关(1)和所述第二开关(2)均截止,以使所述数据端(210)、所述第一电源端(220)和所述第二电源端(230)的电位均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200)插接有待充电设备时,所述充电接口(200)的数据端(210)经所述待充电设备的调制而输出使得所述第一开关(1)导通的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1)的控制端(11),所述第一开关(1)的输出端(13)输出使得所述第二开关(2)导通的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2)的控制端(21);所述第一开关(1)和所述第二开关(2)均导通,使得所述充电接口(200)和所述供电电源(100)接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腐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1)为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一开关(1)的控制端(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R1),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经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所述充电接口(200)的数据端(21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腐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一开关(1)的输入端(12),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一开关(1)的输出端(13),所述第一电源端(220)为所述充电接口(200)的接地端,所述第一端(110)为供电电源(100)的负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腐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2)为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二开关(2)的控制端(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茂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