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充电器的电源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手机充电器的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手机充电器又称为移动电源,是由一个稳定电源加上必要的恒流、限压、限时等控制电路构成,主要是为蓄电装置提供能量的设备,在生活领域被广泛用于手机、相机、数码等等常见电器。现有的手机充电器电源一般采用PWM控制,不仅电路结构复杂,而且成本较高,功率管的开通关断需要使用专用集成芯片的PWM控制,容易出现直通现象,电路工作在断续工作状态抗干扰能力差,电压升降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手机充电器电源的缺陷问题,提供了一种手机充电器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采用自激振荡式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少数分离元件就可以得到需专用芯片才能实现的电压输出性能,通过变频控制可以获得高效和可靠的工作。(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手机充电器的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R2、R3、R4、R5、R6、R7、R8,电容C1、C2、C3,二极管D1、D2,稳压管ZD1、变压器T1、电感L1、晶体管VT1、MOS管Q1、三端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充电器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R2、R3、R4、R5、R6、R7、R8,电容C1、C2、C3,二极管D1、D2,稳压管ZD1、变压器T1、电感L1、晶体管VT1、MOS管Q1、三端稳压源U1、光耦U2;输入电压Ui与电阻R1一端、变压器T1原边绕组Np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与稳压管ZD1阴极、MOS管Q1栅极、晶体管VT1集电极相连,稳压管ZD1阳极接地,MOS管Q1漏极与变压器原边绕组Np另一端相连,MOS管Q1源极分别与电阻R2、R3一端相连,电阻R2另一端与晶体管VT1基极相连,晶体管VT1发射极接地,电阻R3另一端接地;变压器副边绕组Ns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充电器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R2、R3、R4、R5、R6、R7、R8,电容C1、C2、C3,二极管D1、D2,稳压管ZD1、变压器T1、电感L1、晶体管VT1、MOS管Q1、三端稳压源U1、光耦U2;输入电压Ui与电阻R1一端、变压器T1原边绕组Np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与稳压管ZD1阴极、MOS管Q1栅极、晶体管VT1集电极相连,稳压管ZD1阳极接地,MOS管Q1漏极与变压器原边绕组Np另一端相连,MOS管Q1源极分别与电阻R2、R3一端相连,电阻R2另一端与晶体管VT1基极相连,晶体管VT1发射极接地,电阻R3另一端接地;变压器副边绕组Ns一端接地,变压器副边绕组Ns另一端与二极管D1阳极、电阻R4、电阻R5一端相连,二极管D1阴极与电容C1、电感L1一端相连,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感L1另一端与电容C2一端相连,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容C2两端电压为输出电压Vo;电阻R4另一端与电阻R7一端、光耦U2的1脚相连,电阻R7另一端与光耦U2的2脚、三端稳压源U1的3脚相连,电阻R5另一端与三端稳压源U1的1脚、电阻R6一端相连,电阻R6另一端与三端稳压源U1的2脚相连并接地,光耦U2的3脚与晶体管VT1的基极相连,光耦U2的4脚与电阻R8、电容C3一端相连,电容C3另一端接地,电阻R8另一端与二极管D2阴极相连,二极管D2阳极与变压器T1辅助绕组Nf...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