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极层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极层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
技术介绍
与传统电极相比,锂金属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3680mAh/g)和较低的电化学势(-3.04V)。然而现有的金属锂电极易与现有电解液发生反应,在循环过程中容易生长锂枝晶、体积变化较大,安全性与循环性能存在缺陷。一般金属锂负极均采用包覆的方式来保护锂金属负极,但是这种方法无法解决锂金属在使用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和产生死锂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小、离子电导率与电子电导率较高、稳定性较好、循环寿命长的锂金属负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负极层及锂电池性能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极层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极层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Q11,提供Cu、Ni或Al元素中一种或几种组合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集流体为工作电极基底;步骤Q12,提供包括与基底匹配的Cu、Ni或Al元素中一种或几种组合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作为阳极;步骤Q13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Q11,提供Cu、Ni或Al元素中一种或几种组合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集流体为工作电极基底;步骤Q12,提供包括与基底匹配的Cu、Ni或Al元素中一种或几种组合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作为阳极;步骤Q13,将工作电极基底与阳极置入含有Cu、Ni或Al元素中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溶液中并通入电流,以电沉积过程产生的氢气泡为模板,在工作电极基底上沉积形成含有Cu、Ni或Al元素中一种或几种组合的金属多孔结构;及步骤Q14,将锂金属与金属多孔结构置于真空环境中加热至180‑220℃,将锂金属涂覆在所述金属多孔结构表面以使所述锂金属熔融填充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Q11,提供Cu、Ni或Al元素中一种或几种组合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集流体为工作电极基底;步骤Q12,提供包括与基底匹配的Cu、Ni或Al元素中一种或几种组合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作为阳极;步骤Q13,将工作电极基底与阳极置入含有Cu、Ni或Al元素中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溶液中并通入电流,以电沉积过程产生的氢气泡为模板,在工作电极基底上沉积形成含有Cu、Ni或Al元素中一种或几种组合的金属多孔结构;及步骤Q14,将锂金属与金属多孔结构置于真空环境中加热至180-220℃,将锂金属涂覆在所述金属多孔结构表面以使所述锂金属熔融填充所述金属多孔结构后,冷却得到所需含有锂金属的负极层。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负极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层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以Cu箔或Al箔集流体作为工作电极基底,利用紫铜片或铝合金片作为阳极,置入含有CuSO4或Al2(SO4)3溶液中,其中通入的电流为0.6-8A·cm-2,溶液温度为20-70℃,其浓度为0.2-2mol·L-1,以在工作电极基底上沉积形成Cu或Al的金属多孔结构。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负极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层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一Cu箔集流体并在其表面沉积形成Ni金属层,以作为工作电极基底;在步骤Q13进一步包括:以在Cu箔上的Ni金属层为工作电极基底,以AlNi合金为阳极,置入含有Ni金属元素的溶液中,其中通入的电流为0.6-8A·cm-2,溶液温度为20-70℃,其浓度为0.2-2mol·L-1,以在工作电极基底上沉积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琨,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亦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