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流体结构、锂电池电芯及其锂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流体结构、锂电池电芯及其锂电池。
技术介绍
全固态锂电池是由于其安全性、循环性能优良等优点成为二次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由于金属锂元素原子半径小、具有最低的电化学势,全固态锂电池相比其他钠离子电池具有更大的市场应用潜力。影响全固态锂电池性能的三个核心因素是安全性、比容量和高倍率特性。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电芯材料体系采用最为成熟的石墨负极,其理论容量只有270mAh/g,而正极材料是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和钴酸锂等比容量较低的材料,造成电池能量密度只能达到250-300Wh/kg。而当前使用的正极与负极的组合、无法实现大电压充电,造成当前锂电池低倍率的现状。因此,亟待提供针对锂电池低倍率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锂电池倍率特性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流体结构、锂电池电芯及其锂电池。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流体结构,其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其中一个主表面上形成金属氟化物的正极层,以作为一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结构,另一主表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其中一个主表面上形成金属氟化物的正极层,以作为一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结构,另一主表面上形成负极层,以作为另一锂电池电芯的负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其中一个主表面上形成金属氟化物的正极层,以作为一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结构,另一主表面上形成负极层,以作为另一锂电池电芯的负极结构。2.一种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集流体,该第一集流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其中一个主表面上形成金属氟化物正极层,以作为该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结构,另一主表面上形成负极层,以作为另一锂电池电芯的负极结构。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晶体正极层的厚度为10nm-100μm;所述金属氟化物正极层中包括Ag、Cu、Li、Ti、V、Cr、Mn、Fe、Co、Ni、Zn、Ag、Sn或Bi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金属元素组合的氟化物。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电芯包括第二集流体以及形成在第二集流体面向所述正极层表面的负极层,所述金属氟化物正极层与所述负极层之间的厚度比与组成所述金属氟化物正极层与所述负极层的材料之间的体积比容量呈反比。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层包括金属氟化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琨,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亦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