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元件本专利技术是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201310339838.9,申请日:2013年8月6日,专利技术名称:发光元件)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发光元件,且特别是涉及一具有一出光区及一电极区大致围绕出光区的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为一固态照明元件,其优点为功耗低,产生的热能低,工作寿命长,防震,体积小,反应速度快和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例如稳定的发光波长。因此发光二极管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设备指示灯,及光电产品等。发光二极管通常包含一发光叠层和两个电极,通过两个电极施加一电流于发光叠层使其发光。在一般情况下,电极可通过设计使电流于发光叠层上扩散开来,使可发光的发光区域与发光叠层的表面积大致相同。然而在其它应用领域上,需要于一有限的发光区域注入一高电流密度的电流以提高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包含一发光叠层具有一侧壁及一主动层可发出一光线;以及一吸光层具有围绕侧壁的一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可用以吸收50%射向吸光层的光线。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元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发光叠层,具有侧壁及可发出光线的主动层;,第一电极位于该发光叠层上,包含内部,外部,及延伸部连接该内部及该外部;吸光层包含第一部分围绕该发光叠层的该侧壁,以及第二部分位于该第一电极的该外部的上方;以及位于该吸光层以及该发光叠层的之间的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18 US 61/802,792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发光叠层,具有侧壁及可发出光线的主动层;,第一电极位于该发光叠层上,包含内部,外部,及延伸部连接该内部及该外部;吸光层包含第一部分围绕该发光叠层的该侧壁,以及第二部分位于该第一电极的该外部的上方;以及位于该吸光层以及该发光叠层的之间的绝缘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该吸光层具有一大于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还包含欧姆接触层,位于该第一电极的该内部与该发光叠层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该发光叠层还包含一上表面,该第一电极的该外部与部分该绝缘层位在该上表面与该吸光层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该吸光层的材料包含钛(Ti)、铬(Cr)、镍(N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宇,徐子杰,蔡富鈞,黄意雯,吕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