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470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11:13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包括:通过网络接收皮肤特征参数和待检测的皮肤图像;调用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对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从已建的诊疗知识库中检索与检测结果匹配的建议方案;根据检测结果和建议方案生成对应皮肤特征参数的检测报告。采用本方法能够自动根据检测结果获取到建议方案及生成检测报告,减少等待人工处理的时间,从而检测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肤质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皮肤能够反映人体生理健康状况,人们越来越注重皮肤的健康状态,尤其关注脸部皮肤,因此,对皮肤的检测需求也越来越多;如何客观、定量地评价皮肤的状态是医学界和化妆品行业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目前对皮肤的检测大多是采用专用的皮肤成像硬件设备通过专用线缆连接载有分析软件的终端,皮肤成像硬件设备采集被测用户的皮肤图像存储并通过专用线缆传输至终端,分析软件对皮肤图像实现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分析的皮肤检测技术。这种方式的皮肤检测一般只能得到图像分析的结果,还需要检测人员根据经验给出建议或皮肤状态评价,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测效率的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一种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网络接收皮肤特征参数和待检测的皮肤图像;调用所述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从已建的诊疗知识库中检索与所述检测结果匹配的建议方案;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建议方案生成对应所述皮肤特征参数的检测报告。一种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网络接收皮肤特征参数和待检测的皮肤图像;图像分析模块,用于调用所述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方案匹配模块,用于从已建的诊疗知识库中检索与所述检测结果匹配的建议方案;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建议方案生成对应所述皮肤特征参数的检测报告。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通过网络接收皮肤特征参数和待检测的皮肤图像;调用所述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从已建的诊疗知识库中检索与所述检测结果匹配的建议方案;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建议方案生成对应所述皮肤特征参数的检测报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通过网络接收皮肤特征参数和待检测的皮肤图像;调用所述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从已建的诊疗知识库中检索与所述检测结果匹配的建议方案;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建议方案生成对应所述皮肤特征参数的检测报告。上述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通过网络接收皮肤特征参数和待检测的皮肤图像、调用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对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后,从诊疗知识库中检索与检测结果匹配的建议方案,根据检测结果和建议方案生成对应皮肤特征参数的检测报告,不需要人工凭经验给出建议,可自动根据检测结果获取到建议方案及生成检测报告,减少等待人工处理的时间,从而检测效率高。此外,传统对皮肤的检测采用独立终端的形式,皮肤成像硬件设备和加载分析软件的终端独立设置,数据和分析软件都是分散存储的,而且不同皮肤成像硬件设备之间、不同载有分析软件的终端之间相对独立,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需要人工的额外管理和操作,统一性差。上述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通过应用于云端,多个采集皮肤图像的终端可连接同一个云端的服务器,以便皮肤图像的统一集中。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本申请提供的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云端的服务器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皮肤检测前,用户可以在终端102列选需要检测的皮肤特征参数,终端102拍摄被测用户需要被检测部分的皮肤得到皮肤图像,并通过网络将皮肤图像和皮肤特征参数上传至云端的服务器104;云端调用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对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从已建的诊疗知识库中检索与检测结果匹配的建议方案,根据检测结果和建议方案生成对应皮肤特征参数的检测报告。其中,终端102是具备拍摄成像功能的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云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S202:通过网络接收皮肤特征参数和待检测的皮肤图像。皮肤特征参数用于表示需要被检测的检测项,比如色斑、痤疮、皱纹、毛孔等;一个皮肤特征参数对应一个检测项。皮肤图像是被检测部分的皮肤的图像,例如,可以是人脸皮肤图像,也可以是手部皮肤图像。其中,皮肤特征参数可以是由人工输入至终端,皮肤图像可以是终端拍摄获取,终端将皮肤特征参数和皮肤图像通过网络发送至云端。S204:调用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对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可以是数值,也可以是图像。皮肤检测算法是用于进行皮肤特征分析的算法;每一个皮肤特征参数对应一个公知的皮肤检测算法,对不同的皮肤特征参数分别调用后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来处理。例如:皮肤特征参数为皱纹,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为皱纹分析算法;皮肤特征参数为痤疮,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为痤疮分析算法。在实现方法上,云端服务维护一个皮肤检测的算法池,根据调用请求分别去调用相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并且保证同时的调用互相不干扰和影响。S206:从已建的诊疗知识库中检索与检测结果匹配的建议方案。诊疗知识库是存储有各建议方案的数据库。其中,建议方案是医生或专业诊疗人员对各种情况的检测结果给出的应对方案。与检测结果匹配的建议方案,是适用于检测结果所对应的皮肤状态的应对方案。S208:根据检测结果和建议方案生成对应皮肤特征参数的检测报告。上述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应用于云端,在通过网络接收皮肤特征参数和待检测的皮肤图像、调用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对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后,从诊疗知识库中检索与检测结果匹配的建议方案,根据检测结果和建议方案生成对应皮肤特征参数的检测报告,不需要人工凭经验给出建议,可自动根据检测结果获取到建议方案及生成检测报告,减少等待人工处理的时间,从而检测效率高。此外,传统对皮肤的检测采用独立终端的形式,皮肤成像硬件设备和加载分析软件的终端独立设置,数据和分析软件都是分散存储的,而且不同皮肤成像硬件设备之间、不同载有分析软件的终端之间相对独立,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需要人工的额外管理和操作,统一性差。上述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通过应用于云端,多个采集皮肤图像的终端可连接同一个云端的服务器,以便皮肤图像的统一集中。具体地,皮肤图像为多光谱图像。其中,多光谱图像为分别同步使用标准白光源、紫外光源、平行偏振光源和正交偏振光源采集得到的图像。多光谱图像清晰度高,从而基于清晰度高的多光谱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的检测结果准确性高。在一个实施例中,皮肤图像为人脸皮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网络接收皮肤特征参数和待检测的皮肤图像;调用所述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从已建的诊疗知识库中检索与所述检测结果匹配的建议方案;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建议方案生成对应所述皮肤特征参数的检测报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端的皮肤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网络接收皮肤特征参数和待检测的皮肤图像;调用所述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从已建的诊疗知识库中检索与所述检测结果匹配的建议方案;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建议方案生成对应所述皮肤特征参数的检测报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图像为人脸皮肤图像,所述皮肤特征参数包括色斑、皱纹、毛孔、平滑度、透明度、光泽度、水合度、唇纹、睫毛、紫外色斑、棕色斑、红色斑和痤疮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网络接收皮肤特征参数和待检测的皮肤图像,包括:通过网络接收多个被测用户标识的皮肤特征参数和待检测的皮肤图像;所述调用所述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包括:并发调用各被测用户标识的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分别对所对应皮肤特征参数所属的被测用户标识的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所述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包括: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关键点识别并标记关键点;根据标记的关键点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区域分割,得到多个待分析区域;调用所述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分别对各待分析区域进行检测得到各待分析区域的检测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所述皮肤特征参数对应的皮肤检测算法,分别对各待分析区域进行检测得到各待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越王亚宁黄敏琪胡熔关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莱德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