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遮挡的城市公共路边停车位智能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公共停车位管理
,涉及一种可遮挡的城市公共路边停车位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路边停车位均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看管,耗费不少人力,且在管理及收费模式上存在着混乱,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在停车高峰期期间,不少汽车找不到停车位,给出行带来不便。在路边停车时,不少汽车入库较慢,影响了沿途车辆及行人的通行。在路边的露天停车位停车时,车顶上时常会落有树叶、树枝、果实甚至鸟粪等杂物,影响汽车外表美观。目前也出现了不少无人看管的新型停车位,但是其收费模式单一,无法通过人性化且多变的收费方式来督促司机更规范的停车,并且在停车时缺少人为引导,给许多新手司机带来不便,使更多的人选择有人看管的停车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遮挡的城市公共路边停车位智能管理系统。通过车位锁、控制架、控制系统及手机客户端的互相配合,实现了路边停车位的无人看管,使得管理上更加有序。并且该系统具备停车评分模块,可对停车过程进行评分收费,丰富了停车收费的方式,也能够督促汽车司机更快、更好、更规范地停车。此外,本停车位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遮挡的城市公共路边停车位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位(1)、车位锁(2)、控制架(3)、多功能广告牌系统(4)、垃圾箱(7)、控制系统(32)及手机客户端(33);所述车位(1)为普通的城市公共路边停车位;在所述车位(1)上设有车位线(18)、评分圈一(19)及评分圈二(20);所述车位锁(2)设置在车位(1)的中心部位;所述控制架(3)为长杆状,设置在所述车位(1)旁边的马路边;所述控制架(3)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的下方设置有高清摄像头(5)、照明灯及蓄电池;所述垃圾箱(7)设置在车位(1)旁边的马路边,与所述控制架(3)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遮挡的城市公共路边停车位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位(1)、车位锁(2)、控制架(3)、多功能广告牌系统(4)、垃圾箱(7)、控制系统(32)及手机客户端(33);所述车位(1)为普通的城市公共路边停车位;在所述车位(1)上设有车位线(18)、评分圈一(19)及评分圈二(20);所述车位锁(2)设置在车位(1)的中心部位;所述控制架(3)为长杆状,设置在所述车位(1)旁边的马路边;所述控制架(3)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的下方设置有高清摄像头(5)、照明灯及蓄电池;所述垃圾箱(7)设置在车位(1)旁边的马路边,与所述控制架(3)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控制系统(32)设置在控制架(3)内;所述多功能广告牌系统(4)设置在控制架(3)上;所述多功能广告牌系统(4)包括多功能广告牌(8)、连杆(9)、顶杆一(10)、滑槽(11)、顶杆二(12)、转轴(13)、弹簧(31)及排水管道(38);所述滑槽(11)设置在控制架(3)的内部;所述连杆(9)的一端伸入滑槽(11)内,另一端与多功能广告牌(8)连接;所述顶杆一(10)设置在滑槽(11)的内部,连接连杆(9);所述顶杆二(12)设置在地下;所述顶杆二(12)的中间部分为横杆,两端分别立起两条竖杆;所述转轴(13)设置在顶杆二(12)的中部;所述顶杆二(12)一端的竖杆从底部伸入滑槽(11)内,另一端竖杆与垃圾箱(7)连接;所述排水管道一(38)为密封钢管,设置在控制架(3)内,并通入一般城市道路下方设有的地下排水管道(39)中;所述垃圾箱(7)包括顶盖(14)、合页(15)、顶盖腔(16)及储存腔(17);所述顶盖腔(16)与储存腔(17)并列设置于地面;所述顶盖腔(16)的体积小于储存腔(17);所述顶盖腔(16)的底部开口;所述顶杆二(12)上的竖杆从顶盖腔(16)的底部开口处伸入垃圾箱(7)内;所述合页(15)设置在顶盖腔的边沿;所述顶盖(14)通过合页(15)与顶盖腔(16)活动连接;所述弹簧(31)设置在顶杆二(12)靠近控制架(3)一侧的下面;所述弹簧(31)顶住顶杆二(12);所述车位锁(2)、控制架(3)及多功能广告牌系统(4)均连接控制系统(32);所述控制系统(32)内集成了4G网络模块、北斗导航定位模块、计费模块、影像处理运算模块、停车评分模块以及自检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遮挡的城市公共路边停车位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广告牌(8)为长方体状,表面尺寸略小于所述车位(1),分为正面及背面;所述的多功能广告牌(8)包括电机一(21)、滚筒(22)、履带(23)、液压缸(24)、推板(25)、刮板(26)、侧边挡(27)、通孔(28)、电机二(29)、电机座(30)、接水盘(35)、垃圾避让孔(36)及排水管道二(37);所述电机一(21)为两个同步电机,设置在多功能广告牌(8)的内部;所述电机一(21)的转子连接滚筒(22)的中心;所述履带(23)套在滚筒(22)上;所述侧边挡(27)设置在多功能广告牌(8)背面的四周边沿处;所述刮板(26)倾斜固定在侧边挡(27)的一侧边沿上,侧面轻微贴着所述履带(23)的表面;所述液压缸(24)设置在侧边挡(27)靠近刮板(26)的一侧上;所述液压缸(24)的推杆连接推板(25);所述推板(25)轻微贴在履带(23)的表面上;所述通孔(28)设置在多功能广告牌(8)靠近刮板(26)的边角处,贯通所述多功能广告牌(8);所述通孔(28)的表面设有挡板;所述接水盘(35)设置在履带(23)的正下方;所述垃圾避让孔(36)设置在接水盘(35)的左下角,与所述通孔(28)相对应;所述垃圾避让孔(36)的侧边高出接水盘(35)的底面;所述排水管道二(37)的一端连接接水盘(35),另一端伸入所述控制架(3)内,连接排水管道一(38);所述电机二(29)设置在电机座(30)的正面;所述电机二(2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