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细长丝状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上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177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由至少一个细长的丝状线股构成的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上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具有至少如下构件的框架;用于所述细长丝状元件的进口,以及绕绕线轴被旋转驱动的绕线元件,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用于旋转驱动所述绕线元件的驱动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绕线装置特征在于,加捻装置被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在所述细长丝状元件被卷绕在所述绕线元件上之前,所述加捻装置向所述细长丝状元件传递每单位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捻回(在单股细长丝状元件的情况下是加捻,而在多股细长丝状元件的情况下是捻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由至少一个细长的丝状股线构成的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上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具有至少如下构件的框架用于细长丝状元件的进口,以及绕绕线轴被旋转驱动的绕线元件,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用于旋转驱动所述绕线元件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纤维或纱线行业,纤维或纱线(或通常是细长丝状元件)被卷绕在绕线元件例如线轴上以进一步加工。细长丝状元件可由一个或多个股线构成。在特定的应用中,例如在通过挤出工艺生产单股人造纤维,其中所述纤维被用于构成运动场的人造草皮时,需要退绕所述纤维并绕其纵向轴线对所述纤维加捻。在采用单股细长丝状元件的情况下,这一工艺被称为“加捻”。在所述“加捻”之后,单股纤维又被卷绕在绕线元件上。而多股细长丝状元件也可以绕其纵向轴线被加捻。这一工艺被称为“捻合”。因此,应该指出,在本申请中披露的装置适用于处理单股以及多股(多于一股)细长丝状元件。这种生产加捻或捻合的细长丝状元件的方法是耗费劳力的,这不仅是由于所需的额外的操作,而且由于在卷绕步骤之后需要有用于加捻/捻合的额外的生产时间。另外,在许多绕组中人造纤维卷绕于其上的绕线元件必须手动地从卷绕装置被移除并放置在单独的加捻或捻合装置内。后一操作是耗时的,并且由于需要额外的手动操作,因此出于经济原因和人机工程学的原因都不能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如在前序中所谈及的装置,该装置不具有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卷绕装置特征在于加捻装置被安装在框架上,在细长丝状元件被卷绕在绕线元件之前,加捻装置向所述细长丝状元件传递每单位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捻回。为了正确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应该再次指出术语“捻回”意思是“加捻”(在单股细长丝状元件的情况下)或“捻合”(在多股细长丝状元件的情况下)。通过在卷绕之前对细长丝状元件(例如纤维或纱线)进行加捻或捻合操作,可跳过多个额外的操作步骤。这样不仅缩短了纤维或纱线的生产过程,而且降低了加工成本。由于不需要实施各种额外的更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手动操作,因此进一步改善了上述后一方面。而且,通过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卷绕装置可以获得更加紧凑的结构,因为不再需要单独的加捻或捻合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卷绕装置的紧凑但功能非常强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因为加捻装置包括由驱动装置旋转驱动的加捻轴,其中加捻轴以如下方式被安装在框架中的轴承内,即加捻轴的第一端位于框架内并且加捻轴的另一端即第二端位于框架的外部。驱动装置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框架的外部并旋转驱动加捻轴的第二端。后一方面确保了卷绕装置易于操作(理解为驱动)。例如为了维护的目的,加捻装置在框架上很容易被拆装,同时构成固定结构例如驱动装置一部分的部件不会妨碍加捻装置的最佳加捻或捻合操作。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绕线元件可被安装在绕线轴上的轴承内,并且绕线轴通过轴承被连接到加捻轴的第一端。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绕线轴与加捻轴成一直线。以上特征确保了一方面是绕线元件和绕线轴之间并且另一方面是绕线轴和加捻轴之间的机械式空转或分离。这样确保绕线轴在框架上自由滑转,起到了半固定结构的作用,后一方面一方面形成了紧凑的结构,而另一方面这种传动布置又使得采用同一个传动单元驱动所述轴成为可能。在极特定的实施方式中,每单位长度的任何数量的捻回(加捻或捻合)以非常有效的方式被传递到细长丝状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卷绕装置特征在于,加捻装置还包括被安装在加捻轴的第一端上的至少一个沿径向延伸的加捻臂,该加捻臂具有用于细长丝状元件的引线通道,该引线通道从加捻臂的自由端延伸到加捻轴。加捻臂在其自由端可具有导线眼,该导线眼与引线通道相连。更具体地说,引线通道是一个在加捻臂的表面上形成的槽或孔,另外,导线眼和/或引线通道具有硬度增强的材料。更具体地说,导线眼和/或引线通道具有陶瓷导向表面。一方面这些特征防止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卷绕装置的移动部件上产生磨损,而另一方面它们有助于实现对细长丝状元件纱线张力的控制上的改进,这是为了防止纱线断头。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加捻臂绕加捻轴旋转过程中提高加捻臂的稳定性,从加捻臂的纵向上看,加捻臂在加捻轴的另一端具有配重。根据另一方面,通过加捻装置可将额外的每单位长度的捻回(加捻或捻合)传递到细长丝状元件,其特征在于,加捻轴具有纵向孔,该孔一方面与在加捻臂上形成的引线通道相连,另一方面与在绕线轴上形成的绕线孔相连。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孔可在与加捻臂上形成的引线通道相连接的附近成直角,在这种情况下绕线孔也是直角的。这些方面确保了细长丝状元件在绕线轴和绕线轴上的加捻轴的方向上穿过加捻轴上的孔从加捻臂平稳地输送,而不会出现纱线张力有不容许的提高的危险,这种纱线张力的提高有可能导致纱线断头。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减少由磨损导致的纱线断头的发生,加捻轴上的孔具有摩擦减小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在所述孔上的一个或多个陶瓷导向表面。一种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紧凑轻质但尤其是功能非常强的设计,其特征在于,绕线轴具有支承件,在该支承件上放置用于绕线元件的驱动装置。所述支承件可包括被连接到绕线轴上的第一支承轴,以及被枢转连接到第一支承轴上的第二支承轴。在用于绕线元件的驱动装置的一种非常简单但可靠的设计中,驱动装置包括被旋转安装在第二支承臂上并可被放置成与绕线元件邻接的传动辊。如在前已经描述的那样,为了卷绕被加捻或捻合的细长的细致单元,这种驱动绕线元件的方式可提供一种不仅紧凑而且经济的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确保的是细长丝状元件准确地卷绕在绕线元件上,因为传动辊被放置成在动力装置施加的可调的、恒定力的作用下与绕线元件邻接,所述动力装置可包括气压弹簧或拉簧。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确保充分地将细长丝状元件的绕组分布在绕线元件的整个长度上,与传动辊平行延伸的旋转驱动的导线辊被安装在第二支承臂上,该导线辊具有在其圆周表面上延伸的绕线槽以将细长丝状元件输送到绕线元件。更具体地说,可在第二支承臂上设置与导线辊平行延伸的导向元件,细长丝状元件可在导线辊的方向上被输送越过所述导向元件。这样可以防止细长丝状元件穿过卷绕装置时有可能产生的堵塞或其它输送问题。所述导线辊确保了绕组非常均匀地分布在绕线元件上。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加捻轴的第一端具有圆周齿以通过传动辊驱动绕线元件,所述圆周齿通过在加捻轴的旋转作用下的一个或多个齿轮传动装置驱动传动辊和导线辊。这一特定的传动结构使卷绕装置的卷绕和加捻装置被安装在与固定结构和驱动装置完全分离的框架上,这样使卷绕装置能够更有效地操作。另外,仅采用一个驱动装置的这些方面形成了一种紧凑的结构,如以上已经指出的那样,所述驱动装置被设置在框架外部并通过适当的皮带或链传动装置驱动加捻轴的第二端,并且由于采用了特定的孔结构,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通过加捻轴和齿轮传动装置加捻纱线。这样也形成了稳固的和免维护的结构。为了确保在所述装置内从加捻轴向绕线元件平稳地输送纱线或纤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支承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导向轮以通过导向元件和导线辊将细长丝状元件从绕线孔引导到绕线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防止由细长丝状元件导入框架内而产生的所述装置的堵塞并由此防止纱线堵塞或断头,在支承件上设置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在径向上延伸超过绕线轴的自由端,以在绕线元件上将来自进口的细长丝状元件向加捻臂输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卷绕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由至少一个细长的丝状线股构成的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上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具有至少如下构件的框架:用于所述细长丝状元件的进口,以及绕绕线轴被旋转驱动的绕线元件,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用于旋转驱动所述绕线元件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捻装置被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在所述细长丝状元件被卷绕在所述绕线元件上之前,所述加捻装置向所述细长丝状元件传递每单位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捻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H奥尔德韦格赫伊斯P斯帕恩斯WI维特布罗伊克HJJ德赖亚尔
申请(专利权)人:腾凯特塞奥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