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建新专利>正文

应用无钢丝圈的纱线卷拈装置进行卷拈纱线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171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无钢丝圈的纱线卷拈装置进行卷拈纱线的方法。其装置的钢领圈上的内凹槽中放置旋转环;旋转环直径小于内凹槽直径,旋转环一侧外边贴内凹槽一侧凹槽底、旋转环另一侧外边与内凹槽另一侧凹槽端边间构成穿纱线的空隙。其方法为:(1)、将纱线端头从旋转环与内凹槽的空隙中穿过;(2)、将纱线端头固定在锭子纱管上;(3)、使锭子旋转并使钢领圈作垂直的上下往复运动。用于对纱线的卷拈。使用寿命长、不增加纱线毛羽及断头、提高纺纱速度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涉及纺织装置与方法
;尤其涉及纺织中对纱线卷拈的装置与方法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在纺织行业中,环锭纺纱是最经典的纺纱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由钢领圈以及在钢领圈上安装的钢丝圈来完成的;更具体的说,就是将纱线穿入钢丝圈、再固定在锭子的纱管上(锭子上安装有纱管)、锭子带动纱管旋转而使纱线在锭子的纱管上缠绕,与此同时、钢领圈以锭子轴为中心而作垂直的上下往复运动,在上述的两个同时运动的过程中、纱线始终带动着钢丝圈围绕着钢领圈的上边沿快速旋转,从而完成对纱线的加捻与卷饶。在上述的运动过程中,钢丝圈围绕着钢领圈的旋转速度可高达每秒钟50米左右、温度可高达300摄氏度左右,在这种状态下,无论是钢丝圈还是钢领圈,均极易磨损;对于这种状况,国内外唯一改进的措施,就是集中在选择耐磨与耐高温材料的钢丝圈及钢领圈上;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上述已有的公知技术还存在着钢丝圈与钢领圈的使用寿命短而需要经常更换、经常会出现钢丝圈从钢领圈上飞出而由业内人士称之为的飞圈状况发生、影响纱线质量、增加纱线毛羽、增加纺纱断头、影响纺纱速度及效率等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本专利技术就是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上述已有的公知技术现状基础上,从改变结构的角度出发,为克服和解决已有公知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而研制成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方法中的装置包括钢领圈,所述钢领圈上设置有内凹槽,还设置有旋转环;所述钢领圈为圆环状的结构、该圆环的下端设置有直径大于主体圆环的法兰边,所述内凹槽为凹槽的形状,所述旋转环为圆环状的结构;所述该方法中的装置,其钢领圈的内侧设置有内凹槽,其钢领圈内侧设置的内凹槽中放置有旋转环;其所述旋转环的直径小于内凹槽的直径,所述旋转环一侧的外边贴在内凹槽一侧的凹槽底时、而旋转环另一侧的外边与内凹槽另一侧凹槽的凹槽端边之间构成大于穿装纱线的空隙的形状;其所述内凹槽为选择截面呈三角形的圆凹槽形状、矩形的圆凹槽形状、弧形的圆凹槽形状中的一种形状;其所述旋转环为选择截面呈圆形的圆环状的结构、椭圆形的圆环状的结构、矩形的圆环状的结构中的一种结构;其所述钢领圈的圆环壁上设置有斜置而通透的开缝;其所述钢领圈圆环壁上所设置的斜置而通透的开缝的斜度为15-60度角。,所述卷拈纱线的方法所应用的装置为无钢丝圈的纱线卷拈装置,所述该装置旋转环的直径小于内凹槽的直径,所述当旋转环一侧的外边贴在内凹槽一侧的凹槽底时、而旋转环另一侧的外边与内凹槽另一侧凹槽的凹槽外端边之间构成大于穿装纱线的空隙的形状。卷拈纱线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纱线的端头从旋转环与内凹槽构成的空隙中自上而下穿过;(2)、将从旋转环与内凹槽所构成的空隙中穿过的纱线端头固定在卷拈纱线的锭子纱管上;(3)、使锭子旋转、固定在锭子上的纱管也随锭子旋转、并在锭子旋转的同时使钢领圈以锭子的轴心为中心作垂直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纱线得到卷拈。通过本专利技术达到的目的是取消已有公知技术装置中的钢丝圈、改进钢领圈的结构、增加旋转环,以从根本上改变纱线的卷拈方法;使纺纱速度与效率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可达到预期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钢丝圈的纱线卷拈装置,包括钢领圈,其所述钢领圈上设置有内凹槽、还设置有旋转环;所述钢领圈为圆环状的结构、该圆环的下端设置有直径大于主体圆环的法兰边,所述内凹槽为凹槽的形状,所述旋转环为圆环状的结构;所述无钢丝圈的纱线卷拈装置,其钢领圈的内侧设置有内凹槽,其钢领圈内侧设置的内凹槽中放置有旋转环。所述的无钢丝圈的纱线卷拈装置,其所述内凹槽为选择截面呈三角形的圆凹槽形状、矩形的圆凹槽形状、弧形的圆凹槽形状中的一种形状。所述的无钢丝圈的纱线卷拈装置,其所述旋转环为选择截面呈圆形的圆环状的结构、椭圆形的圆环状的结构、矩形的圆环状的结构中的一种结构。所述的无钢丝圈的纱线卷拈装置,其所述钢领圈的圆环壁上设置有斜置而通透的开缝。所述的无钢丝圈的纱线卷拈装置,其所述钢领圈圆环壁上所设置的斜置而通透的开缝的斜度为15-60度角。,其所述卷拈纱线的方法所应用的装置为所述的无钢丝圈的纱线卷拈装置,所述该装置旋转环的直径小于内凹槽的直径,所述当旋转环一侧的外边贴在内凹槽一侧的凹槽底时、而旋转环另一侧的外边与内凹槽另一侧凹槽的凹槽外端边之间构成大于穿装纱线的空隙的形状; 卷拈纱线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纱线的端头从旋转环与内凹槽构成的空隙中自上而下穿过;(2)、将从旋转环与内凹槽所构成的空隙中穿过的纱线端头固定在卷拈纱线的锭子纱管上;(3)、使锭子旋转、固定在锭子上的纱管也随锭子旋转、并在锭子旋转的同时使钢领圈以锭子的轴心为中心作垂直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纱线得到卷拈。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中的钢领圈内侧设置有内凹槽,其钢领圈内侧设置的内凹槽中放置有旋转环;其所述旋转环的直径小于内凹槽的直径,所述旋转环一侧的外边贴在内凹槽一侧的凹槽底时、而旋转环另一侧的外边与内凹槽另一侧凹槽的凹槽端边之间构成了大于穿装纱线的空隙的形状;将纱线穿入这个空隙中、再固定在锭子的纱管上、锭子带动纱管旋转而使纱线在锭子的纱管上缠绕,与此同时、钢领圈以锭子的轴心为中心并以垂直的方式作上下往复运动,在上述的两个同时运动的过程中、纱线始终使所述的这个空隙沿着钢领圈的内壁而连续不断的变换、从而便带动着旋转环在钢领圈上所设置的内凹槽内旋转,从而完成对纱线的加捻与卷饶。其结构、工作原理及整个工作过程是极其简单而方便的。由于采用了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本专利技术取消了已有公知技术中的钢丝圈、以设置内凹槽的方式改进了钢领圈的结构、增加了旋转环,以及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所述,使得本专利技术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获得了钢领圈与旋转环的使用寿命长、因无钢丝圈而不会发生飞圈现象、不会影响纱线质量、不会增加纱线毛羽、不会增加纺纱断头、提高纺纱速度、提高纺纱效率等诸多有益效果;同时还由于本专利技术中钢领圈的圆环壁上设置有斜置而通透的开缝,从而还获得了容易将纱线穿入所述的旋转环一侧外边贴在内凹槽一侧凹槽底时、而由旋转环另一侧外边与内凹槽另一侧凹槽端边之间构成的空隙中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之一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之一的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中的点划线表示纱线。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之一中钢领圈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的A-A向俯视剖面示意图。图中在钢领圈与旋转环空隙之间的圆形剖面表示纱线。图5为图3的B-B向俯视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之一中旋转环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之二的结构主视示意图。以该图主要表示在钢领环的圆环壁上以斜置而通透的方式所设置的开缝。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之三的结构主视示意图。以该图主要表示在钢领环的圆环壁上以反方向的方式所设置的斜置而通透的开缝。图9为本本专利技术卷拈纱线工艺流程步骤的窗口示意图。图10为本本专利技术在工作状态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中在本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中心位置的圆柱体表示旋转的锭子(锭子上安装有纱管)、锭子以外的圆柱体剖面表示已经加捻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钢丝圈的纱线卷拈装置,包括钢领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领圈(1)上设置有内凹槽(101)、还设置有旋转环(2);所述钢领圈(1)为圆环状的结构、该圆环的下端设置有直径大于主体圆环的法兰边,所述内凹槽(101)为凹槽的形状,所述旋转环(2)为圆环状的结构;所述无钢丝圈的纱线卷拈装置,其钢领圈(1)的内侧设置有内凹槽(101),其钢领圈(1)内侧设置的内凹槽(101)中放置有旋转环(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新徐建中丁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建新徐建中丁国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