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的集体落纱走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146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纺织生产中细纱机的集体落纱走管装置,包括两侧的气缸,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的平行杆,与平行杆连接的推拉杆,推拉杆的支承滚轮,推动管纱托盘的翘翘板式撑头,管纱托盘以及管纱提升机构。特征在于气缸活塞杆的动程为3或4倍的锭距,活塞杆和平行杆通过上部带凹孔的铰支和下部带凸缘的接头连接,气缸上设2或3个支承,平行杆穿入支承的孔中,推拉杆的支撑滚轮采用双滚动轴承支承的钢滑轮或铜滑轮。优点是气缸活塞杆往复一次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能推动3或4只管纱托盘,效率提高,走管稳定,使超长细纱机的落纱时间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业生产领域中细纱机的集体落纱走管装置,尤其适合 超长细纱机使用。技术背景细纱机配集体落纱机构是目前纺纱生产的发展趋势,与满管落纱时挡车 工用手拔相比,明显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显著改善工作环境,并能节约大量 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现行的一种细纱机的集体落纱走管装置,主要包括细纱机左右两侧的推 拉气缸,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并穿套在支承孔中的平行杆,与平行杆固 定连接的管纱托盘推拉杆,推拉杆的支撑滚轮,装在推拉杆上并推动管纱托 盘移动的翘翘板式撑头,置于输送轨道上的管纱托盘,以及管纱提升机构, 机台首尾有防倒式撑头。当左右两侧气缸动作时,活塞杆带动平行杆,同时 推动推拉杆前移,推拉杆在滚轮上向前移动时,上面安装的翘翘板式撑头推 动管纱托盘移动,完成送管纱过程。上述结构的集体落纱走管装置在气缸活塞杆每往复运动一次时,只能推动一个或两个管纱托盘,这种速度对1008锭的长细纱机而言还可适用。但 目前超长细纱机的锭数己达到1200锭,甚至1680锭,这样的速度对1008 锭细纱机而言,完成一落纱的时间至少需要45分钟。尤其是在纺粗支纱时 纺满一落纱的时间更短,由此,集体落纱走管装置完成一落纱的时间相应显 得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在气缸活塞杆往复一次时间不增加的 条件下,能保证在气缸活塞杆每往复运动一次时能推动三个或四个管纱托盘 的细纱机集体落纱走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以
技术介绍
为基础,即装置仍包括细纱机左 右两侧的推拉气缸,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并穿套在支承孔中的平行杆,与 平行杆固定连接的管纱托盘推拉杆,推拉杆的带滚动轴承的支撑滚轮,装在 推拉杆上并推动管纱托盘移动的翘翘板式撑头,置于输送轨道上的管纱托 盘,以及管纱提升机构,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如下结构改进措施。1. 气缸活塞杆的往复动程为3倍或4倍以上的锭距,使气缸活塞杆每往 复运动一次能推动3只或4只管纱托盘,2. 气缸活塞杆头部固定一个上部带凹孔的铰支,平行杆上用销子固定 一个下部带凸缘的接头,所述接头的凸缘嵌入所述铰支上部的凹孔中,由此, 活塞杆在通过铰支和接头推动平行杆前移时只承受轴向负荷,使活塞杆和平 行杆保持平直。3. 气缸设首尾2个或首中尾3个支承,平行杆穿套入气缸支承的孔中。4. 支撑推拉杆的滚轮采用双滚动轴承支承的钢滑轮或铜滑轮,以适应 推拉杆高速移动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气缸活塞杆每往复运动一次推动1或2只 管纱托盘相比,在气缸活塞杆往复一次时间不变情况下能推动3或4只管纱 托盘,效率提高,落纱过程中走管稳定,使超长细纱机一落纱的全过程縮短, 也能控制在45分钟内完成。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图4是图2的B向视图,即为带凹孔的铰支与带凸缘的接头的结合部位详图。图中I. 防倒撑头;2.管纱托盘;3.翘翘板式撑头;4.管纱;5.推拉杆; 6.带凸缘的接头;7.气缸;8.理管箱;9.管纱提升机构;IO.滚动轴承;II. 平行杆;12.带凹孔的铰支;13.气缸支承;14.气缸活塞杆;15销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
技术介绍
现有装置结构的基础上,将气缸活塞杆(14)的动程设计改 为3倍或4倍于锭距的长度,这样气缸活塞杆(14)每往复一次推动3只或 4只管纱托盘(2),在气缸(7)首尾的两个支承(13)上开孔,平行杆(11) 穿套入支承(13)上的孔中,推拉杆(5)可采用圆钢或扁钢,支撑推拉杆 (5)的滚轮采用双滚动轴承(10)支承的金属或塑料滑轮。落纱时,气缸活塞杆(14)先通过铰支(12)和接头(6)推动平行杆 (11),再由平行杆(11)带动推拉杆(5)。推拉杆(5)向前时,翘翘板式 撑头(3)卡住管纱托盘(2)向前移动3只或4只托盘(2),推拉杆(5) 后退时,撑头(3)自动低头退让托盘(2)。以1488锭的超长细纱机为例,如气缸活塞杆(14)每往复一次能推动2 只托盘(2),以2除1488共需744次,中间停顿743次,而每往复一次能 推动3只托盘(2)时,以3除1488共需496次,中间停顿495次,可以节 约50%的时间。这样使集体落纱所消耗时间能满足纺纱工艺要求,尤其是纺 粗支纱时。权利要求1.细纱机的集体落纱走管装置,包括细纱机左右两侧的推拉气缸(7),与气缸活塞杆(14)固定连接并穿套在支承孔中的平行杆(11),与平行杆(11)固定连接的管纱托盘推拉杆(5),推拉杆(5)的支撑滚轮,装在推拉杆(5)上并推动管纱托盘(2)移动的翘翘板式撑头(3),置于输送管道上的管纱托盘(2),以及管纱提升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活塞杆(14)的动程为3倍或4倍的锭距,气缸活塞杆(14)每往复运动一次推动3只或4只管纱托盘。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的集体落纱走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缸活塞 杆(14)的头部固定一个上部带凹孔的铰支(12),平行杆(ll)上用销子固定 一个下部带凸缘的接头(6),所述接头(6)的凸缘嵌入所述铰支(12)上部的 凹孔中,活塞杆在通过铰支(12)和接头(6)推动平行杆(11)前移 时只承受轴向负荷,使活塞杆(14)和平行杆(11)保持平直。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的集体落纱走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缸(7) 设首尾2个或首中尾3个支承(13),平行杆(11)穿套入气缸支承(13 ) 的孔中。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的集体落纱走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推拉 杆(5)的滚轮采用双滚动轴承(10)支承的钢滑轮或铜滑轮。全文摘要纺织生产中细纱机的集体落纱走管装置,包括两侧的气缸,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的平行杆,与平行杆连接的推拉杆,推拉杆的支承滚轮,推动管纱托盘的翘翘板式撑头,管纱托盘以及管纱提升机构。特征在于气缸活塞杆的动程为3或4倍的锭距,活塞杆和平行杆通过上部带凹孔的铰支和下部带凸缘的接头连接,气缸上设2或3个支承,平行杆穿入支承的孔中,推拉杆的支撑滚轮采用双滚动轴承支承的钢滑轮或铜滑轮。优点是气缸活塞杆往复一次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能推动3或4只管纱托盘,效率提高,走管稳定,使超长细纱机的落纱时间缩短。文档编号D01H9/02GK101148795SQ20071004778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艳 陈, 高镇洪 申请人: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细纱机的集体落纱走管装置,包括细纱机左右两侧的推拉气缸(7),与气缸活塞杆(14)固定连接并穿套在支承孔中的平行杆(11),与平行杆(11)固定连接的管纱托盘推拉杆(5),推拉杆(5)的支撑滚轮,装在推拉杆(5)上并推动管纱托盘(2)移动的翘翘板式撑头(3),置于输送管道上的管纱托盘(2),以及管纱提升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活塞杆(14)的动程为3倍或4倍的锭距,气缸活塞杆(14)每往复运动一次推动3只或4只管纱托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镇洪陈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