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701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玉米65~75份、豆粕14~17份、发酵豆粕2~5份、膨化大豆4~8份、石粉0.8~1.5份、磷酸氢钙0.5~1.0份、豆油0.8~1.5份、酸化剂0.3~0.7份、氯化钠0.30~0.50份、赖氨酸0.30~0.60份、苏氨酸0.12~0.25份、蛋氨酸0.09~0.20份、氯化胆碱0.04~0.10份、微矿元素2份和多元维生素2份。通过多种不同组分的混合,发酵后得到具有特殊发酵风味产物的微生态饲料,在猪的日粮中配制喂食可以提高相应猪肉的感官品质、加工品质和营养价值等,从而提高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Microecological feed to improve meat quality of por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ecological feed for improving pork meat quality,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weight ratio components: 65~75 parts of corn, 14~17 copies of soybean meal, 2~5 fermented soybean meal, 4~8 portions of expanded soybean, 0.8 to 1.5 parts of stone powder, 0.5 to 1 phr, 0.8 to 1.5 of soybean oil, 0.3 to 0.7 of acid agent, 0.30 to 0.50 share of sodium chloride. With lysine 0.30 to 0.60, threonine 0.12 to 0.25, methionine 0.09 to 0.20, choline chloride 0.04 to 0.10, micro mineral element 2 and multivitamin 2. Through the mixing of various components, the microecological feed with special fermented flavor products was obtained after fermentation. The feed in the pig's diet could improve the sensory quality, processing quality and nutritional value of the corresponding pork, thus improving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pig indu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动物饲料,尤其是涉及一种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注重膳食成分与其身体健康的关系,对食物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畜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作为人膳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猪肉,人们对其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是鲜肉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的综合体现,具体包括感官品质、加工品质、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等。而猪肉能否满足以上要求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猪肉品质的评定及其如何进行营养调控便成了当今畜牧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玉米65~75份、豆粕14~17份、发酵豆粕2~5份、膨化大豆4~8份、石粉0.8~1.5份、磷酸氢钙0.5~1.0份、豆油0.8~1.5份、酸化剂0.3~0.7份、氯化钠0.30~0.50份、赖氨酸0.30~0.60份、苏氨酸0.12~0.25份、蛋氨酸0.09~0.20份、氯化胆碱0.04~0.10份、微矿元素2份和多元维生素2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种不同组分的混合,发酵后得到具有特殊发酵风味产物的微生态饲料,在猪的日粮中配制喂食可以提高相应猪肉的感官品质、加工品质和营养价值等,从而提高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豆粕为43豆粕。由此,可以便于猪对豆粕的吸收,有效改善猪肉品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矿元素包括:钙、硒、镁、铁和铜元素。由此,可以补充猪肉中的微矿元素含量,满足食用要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元维生素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B2。由此,可以补充猪肉中的维生素含量,满足食用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玉米70份、豆粕16份、发酵豆粕3.27份、膨化大豆6份、石粉1份、磷酸氢钙0.7份、豆油1.2份、酸化剂0.5份、氯化钠0.45份、赖氨酸0.5份、苏氨酸0.2份、蛋氨酸0.12份、氯化胆碱0.06份、微矿元素2份和多元维生素2份。其中,豆粕为43豆粕;微矿元素包括:钙、硒、镁、铁和铜元素;多元维生素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B2;玉米为乳猪玉米,为该饲料中的主要成分。43豆粕:粗蛋白质含量≥43.0%,可以提高猪肉中瘦肉的蛋白质质量;石粉和磷酸氢钙能够提高该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的钙含量,且易于猪对钙的吸收;赖氨酸、苏氨酸及蛋氨酸可以完善猪在食用饲料时营养的全面性,从而有利于改善肉质。通过在日粮配制中增加了通过挑选具有特殊发酵风味产物的微生态饲料的使用,即增加对该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的食用,可以提高猪肉品质,提高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对猪肉品质的改善主要体现为猪肉颜色呈淡红或鲜红,满足《GB2707-2016鲜(冻)畜、禽产品》的国家标准;对猪肉加工品质的改善主要体现为肉质较软和肌纤维较细。分别满足该两个要求则表面猪肉品质优良和猪肉加工品质优良。为了验证本专利技术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对猪肉品质和加工品质的改善效果,进行了如下试验:将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猪在日粮中增加本专利技术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的食用,对照组按照常规喂食,不添加本专利技术的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现提供试验结果如下:项目实验组对照组猪头总数量5050感官品质优良数量4836加工品质优良数量4632综上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能够有效提高猪肉品质,从而提高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的成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各成分的重量配比不相同。本实施例中,玉米65份、豆粕14份、发酵豆粕2份、膨化大豆4份、石粉0.8份、磷酸氢钙0.5份、豆油0.8份、酸化剂0.3份、氯化钠0.30份、赖氨酸0.30份、苏氨酸0.12份、蛋氨酸0.09份、氯化胆碱0.04份、微矿元素2份和多元维生素2份。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的成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各成分的重量配比不相同。本实施例中玉米75份、豆粕17份、发酵豆粕5份、膨化大豆8份、石粉1.5份、磷酸氢钙1.0份、豆油1.5份、酸化剂0.7份、氯化钠0.50份、赖氨酸0.60份、苏氨酸0.25份、蛋氨酸0.20份、氯化胆碱0.10份、微矿元素2份和多元维生素2份。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其中,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玉米65~75份、豆粕14~17份、发酵豆粕2~5份、膨化大豆4~8份、石粉0.8~1.5份、磷酸氢钙0.5~1.0份、豆油0.8~1.5份、酸化剂0.3~0.7份、氯化钠0.30~0.50份、赖氨酸0.30~0.60份、苏氨酸0.12~0.25份、蛋氨酸0.09~0.20份、氯化胆碱0.04~0.10份、微矿元素2份和多元维生素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改善猪肉肉质的微生态饲料,其中,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玉米65~75份、豆粕14~17份、发酵豆粕2~5份、膨化大豆4~8份、石粉0.8~1.5份、磷酸氢钙0.5~1.0份、豆油0.8~1.5份、酸化剂0.3~0.7份、氯化钠0.30~0.50份、赖氨酸0.30~0.60份、苏氨酸0.12~0.25份、蛋氨酸0.09~0.20份、氯化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憧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