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40561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驱动系统,包括通电连接的电机、控制器和散热结构,电机为直流无刷电动机,散热结构包括一具有内部安装空间的散热壳体和若干散热铝块,电动车驱动系统的电机定子还包括定子安装架,定子安装架固定压入定子铁芯的内圆周内,定子安装架内周设有用于插装电机旋转轴的电机轴孔;MOS管的引脚折弯地固定设置在电路板上,使得MOS管与电路板呈平行状;散热铝块绝缘地固定设置在电路板上,其中,各个散热铝块一侧与MOS管的单相上下桥直接接触,其另一侧与散热壳体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效果好、散热均匀且加工、安装工序简便,非常适合批量生产应用,同时可以有效满足控制直流无刷电动机运行的控制器散热要求。

An electric vehicle driv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vehicle driving system, including electric motor, controller and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connected by electricity. The motor is a DC brushless motor. The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includes a heat dissipation shell with internal installation space and a number of heat dissipating aluminum blocks. The stator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drive system also includes the stator mounting frame and the stator. The mounting frame is fixed in the inner circle of the stator core, and the inner circle of the stator mounting frame is equipped with the motor shaft hole for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motor. The pin of the MOS pipe is fixed on the circuit board to make the MOS tube parallel to the circuit board; the heat dissipating aluminum block is fixed on the electric circuit board, among which, each heat dissipating aluminum block is one. The side is directly contact with the single phase and lower bridge of the MOS tube, and the other side is directly contact with the heat dissipation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uniform heat dissipation, easy processing and installation process. It is very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meet the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the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the running of DC brushless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驱动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动驱动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电动车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动车驱动系统通常包括电机以及控制电机运行的控制器,电机和控制器的性能优劣、加工制造的复杂性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动车驱动系统的性价比,因此,人们需要对电机和控制器进行不断改进。然而,现有电动车驱动系统的散热结构存在散热效果差、散热不均匀且加工、安装工序繁琐等问题。现有一些技术公开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60950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热基板的控制器MOS管散热结构,其包括中空结构的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一侧通过引脚连接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MOS管,所述散热壳体的内侧壁上有凸起的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上设置有导热基板,所述导热基板的一面贴附于安装平面上,所述MOS管贴附于所述导热基板的另一面上,所述散热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散热壳体、导热基板、MOS管三者进行紧贴的弹性片。又如公开号为CN103298285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器MOS管固定及散热构造,用于控制器内部的MOS管的安装固定及整体的散热。外壳在其与MOS管相邻部位具有腔体厚凸壁和弧形突台构成的楔形腔体,楔形腔体内置有横向限位凸台;MOS管置于楔形腔体内腔体厚凸壁上;在MOS管与弧形突台间嵌塞有软质楔形压条。这些改进技术均是采用MOS管垂直地固定在设置在电路板上,使得MOS管的散热面处于散热壳体的侧面,散热面积小,而且这些改进技术为了实现对MOS管的固定,分别在散热壳体内且位于MOS管周围设置了限位凸台和弧形突台,限位凸台和弧形突台的设置进一步限制MOS管的散热路径,导致这些改进技术的散热效果也非常有限,而且散热壳体的加工安装工序也较为繁琐。此外,现有中的电动车驱动系统的散热结构的拆装工序也繁琐,有些散热固定结构更是一次性结构,拆装后无法再次安装使用。因此,在此背景下,提出散热效果优异且加工安装工序简单的电动车驱动系统的散热结构是十分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驱动系统,散热效果好、散热均匀且加工、安装工序简便,非常适合批量生产应用,同时可以有效满足控制直流无刷电动机运行的控制器散热要求。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车驱动系统,包括通电连接的电机、控制器和散热结构;所述电机为直流无刷电动机,包括与电机轴连接为一体的定子组件,与电动车轮毂连接为一体、与所述定子组件磁耦合连接且同轴输出的外转子组件,通过安装轴承可相对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与所述外转子组件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结构包括一具有内部安装空间的散热壳体和若干散热铝块,所述控制器的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内部安装空间内,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MOS管;其中,所述MOS管的引脚折弯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使得所述MOS管与所述电路板呈平行状;所述散热铝块绝缘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其中,各个散热铝块一侧与MOS管的单相上下桥直接接触,其另一侧与所述散热壳体直接接触。优选地,所述散热铝块设有定位槽,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定位齿,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齿固定卡合连接。优选地,所述定位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外槽口和内槽口,所述外槽口的口径小于所述内槽口的口径。优选地,所述外槽口和内槽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形倒角。优选地,所述散热壳体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卡合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电路板另一侧的MOS管与所述散热壳体紧固连接。优选地,所述后端盖外侧固定连接防护盖板,所述防护盖板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所述电机轴外周,其中,所述防护盖板截面呈沿轴向外侧延伸的伞型形状。优选地,所述防护盖板内侧一体延伸若干呈周向间隔分布的凸叶边,所述凸叶边固定压入所述后端盖内壁上,该固定连接方式简单可靠,且凸叶边的设计使得后端盖与防护盖板之间具有利于空气流动的空间,这样使得在直流无刷电动机旋转工作时,该空间可以及时将直流无刷电动机产生的热量向外传送;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护盖板端面一体延伸若干呈周向间隔分布的防护凸边,所述防护凸边位于所述后端盖外周,本技术防护凸边的设计不仅可以进一步起到防水以及包括防尘、防外力撞击等防护性能,更重要的是,使得在直流无刷电动机旋转工作时,起到对直流无刷电动机良好的散热效果。优选地,所述防护盖板的板面上设有加强凸台。优选地,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位于定子槽内的定子绕组,以及用于与电动车控制器电连接的霍尔组件,其中,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圆周均布有45或48个定子齿,每两两相邻的定子齿之间形成所述定子槽;所述定子铁芯通过定子架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可以有效提高直流无刷电动机的效率,以及获得更宽的调速范围。本技术提出了针对采用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电动车驱动系统散热结构,具体采用控制器MOS管的引脚折弯地固定设置在电路板上,使得MOS管与电路板呈平行状,散热面积大,散热路径顺畅,利于有效散热;同时,本技术提出若干散热铝块,将各个散热铝块一侧分别与MOS管的单相上下桥直接接触,其另一侧与散热壳体直接接触,不仅确保散热快速,进一步确保本技术的散热效果,而且MOS管的三相中的各相上下桥实现了在同一时间内的独立散热,确保本技术散热均匀;而且本技术加工、安装工序简便,非常适合批量生产应用,重要的是可同时有效满足控制直流无刷电动机运行的控制器散热要求。本技术还进一步提出在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后端盖设置呈伞型形状的防护盖板,申请人经实施验证,呈伞型形状的防护盖板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动机的防水以及包括防尘、防外力撞击等防护性能,同时利于空气对流散热,有效延长了本技术电动车驱动系统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还进一步提出凸叶边和防护凸边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有效确保对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充分散热。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电动车驱动系统的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电动机的剖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定子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图3的剖视图;附图5是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外转子组件40的剖视图;附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电动车驱动系统的散热结构的截面图;附图8是图7中散热铝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驱动系统,包括通电连接的电机、控制器和散热结构;电机为直流无刷电动机,包括与电机轴连接为一体的定子组件,与电动车轮毂连接为一体、与定子组件磁耦合连接且同轴输出的外转子组件,通过安装轴承可相对旋转地安装在电机轴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与外转子组件两侧固定连接;散热结构包括一具有内部安装空间的散热壳体和若干散热铝块,控制器的电路板安装在内部安装空间内,电路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MOS管;其中,MOS管的引脚折弯地固定设置在电路板上,使得MOS管与电路板呈平行状;散热铝块绝缘地固定设置在电路板上,其中,各个散热铝块一侧与MOS管的单相上下桥直接接触,其另一侧与散热壳体直接接触。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针对采用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电动车驱动系统散热结构,具体采用控制器MOS管的引脚折弯地固定设置在电路板上,使得MOS管与电路板呈平行状,散热面积大,散热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驱动系统,包括通电连接的电机、控制器和散热结构;所述电机为直流无刷电动机,包括与电机轴连接为一体的定子组件,与电动车轮毂连接为一体、与所述定子组件磁耦合连接且同轴输出的外转子组件,通过安装轴承可相对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与所述外转子组件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结构包括一具有内部安装空间的散热壳体和若干散热铝块,所述控制器的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内部安装空间内,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MOS管;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的引脚折弯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使得所述MOS管与所述电路板呈平行状;所述散热铝块绝缘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其中,各个散热铝块一侧与MOS管的单相上下桥直接接触,其另一侧与所述散热壳体直接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驱动系统,包括通电连接的电机、控制器和散热结构;所述电机为直流无刷电动机,包括与电机轴连接为一体的定子组件,与电动车轮毂连接为一体、与所述定子组件磁耦合连接且同轴输出的外转子组件,通过安装轴承可相对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与所述外转子组件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结构包括一具有内部安装空间的散热壳体和若干散热铝块,所述控制器的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内部安装空间内,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MOS管;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的引脚折弯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使得所述MOS管与所述电路板呈平行状;所述散热铝块绝缘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其中,各个散热铝块一侧与MOS管的单相上下桥直接接触,其另一侧与所述散热壳体直接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铝块设有定位槽,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定位齿,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齿固定卡合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动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外槽口和内槽口,所述外槽口的口径小于所述内槽口的口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动车驱动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生徐祥韩广卫赵勇伟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赛盈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