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庆金专利>正文

一种高安全性快速电气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47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安全性快速电气接头,包括导线Ⅰ连接电器,分线器设置于导线Ⅰ末端,公电器插接件分别设置于分线器外侧,防水套内嵌于滑套内部,金属触点Ⅰ设置于防水套内侧,公电器插接件外部,绝缘头设置于公电器插接件末端,导线Ⅱ与用电器相连,支撑套设置于导线末端,绝缘外壳Ⅱ内嵌于支撑套,装配组件嵌套于绝缘外壳Ⅱ外侧,密封圈设置于绝缘外壳Ⅱ外侧,金属触点Ⅱ内嵌于绝缘外壳Ⅱ内侧,开关Ⅱ设置于绝缘外壳Ⅱ内侧底端。其有益效果为:(1)具备防水效果;(2)可拆卸分线器上的接头替换为同规格接口的接头;(3)可进行快速连接。

A high safety and fast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igh safety and fast electrical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 wire I connection appliance, a wire divider set at the end of a conductor I, a public electrical connector set on the outside of a wire splitter, a waterproof sleeve embedded inside a sliding sleeve, and a metal contact I set on the inside of a waterproof sleeve, an exter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n insulating head set on the outside. The end of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al appliance. The support sleeve is set at the end of the wire. The insulating shell II is embedded in the support sleeve. The assembly assembly is nes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insulating shell II. The sealing ring is set to the outer part of the insulating shell II. The metal contact II is embedd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insulating shell II. The switch II is set in the insulating shell II. The side end of the sid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are as follows: (1) having waterproof effect; (2) the joint on the detachable distributor is replaced by a joint with the same specification; (3) a quick connection can be m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安全性快速电气接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接头,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快速电气接头,属于电气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中现存的电气接头主要存在作业环境单一、安全性低、安装困难等问题,随着电气插头的进一步普及,人们对于高安全性、快速装接、可更换插头、可水下作业、防水溅等功能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可快速装接、防水的一种高安全性快速电气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高安全性、快速装接、可更换插头、可水下作业、防水溅的新型一种高安全性快速电气接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安全性快速电气接头,包括导线Ⅰ、公电器插接件、分线器、绝缘外壳Ⅰ、支撑板、滑套、弹簧杆、防水套、金属触点Ⅰ、绝缘头、导线Ⅱ、支撑套、绝缘外壳Ⅱ、装配组件、锁套、转轴、锁杆、开关Ⅰ、滑轨、抵板、密封圈、金属触点Ⅱ、开关Ⅱ;所述导线Ⅰ连接电器,分线器设置于导线Ⅰ末端,公电器插接件分别设置于分线器外侧,绝缘外壳Ⅰ设置于公电器插接件根部,滑套嵌套于绝缘外壳Ⅰ外侧,支撑板内嵌于绝缘外壳Ⅰ后侧,弹簧杆下部与支撑板连接,上部与滑套连接,防水套内嵌于滑套内部,金属触点Ⅰ设置于防水套内侧,公电器插接件外部,绝缘头设置于公电器插接件末端,导线Ⅱ与用电器相连,支撑套设置于导线末端,绝缘外壳Ⅱ内嵌于支撑套,装配组件嵌套于绝缘外壳Ⅱ外侧,锁套嵌套于绝缘外壳Ⅱ外侧,转轴分别设置于锁套两侧,锁杆与转轴相连,开关Ⅰ设置于锁杆内侧,滑轨内嵌于锁杆内侧,抵板镶嵌在滑轨外侧,密封圈设置于绝缘外壳Ⅱ外侧,金属触点Ⅱ内嵌于绝缘外壳Ⅱ内侧,开关Ⅱ设置于绝缘外壳Ⅱ内侧底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分线器外侧包覆有绝缘材料同时与公电器插接件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并附有密封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弹簧杆内部设置有软性弹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防水套两侧均设有橡胶密封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支撑套与绝缘外壳Ⅱ之间为螺纹结构并设置有密封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滑轨内部设置有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一种高安全性快速电气接头连接后具备防水效果,可保证在浅水作业同时保证日常使用中进水短路引起火灾的威胁。(2)本技术一种高安全性快速电气接头可拆卸分线器上的接头替换为同规格接口的接头增加实用拓展性。(3)本技术一种高安全性快速电气接头具备快速装配功能可简单通过内部机械结构进行快速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公电器插接件及相关部件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母电器插接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母电器插接件及相关部件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装配组件及相关部件局部放大图;其中,包括导线Ⅰ1、公电器插接件2、分线器3、绝缘外壳Ⅰ4、支撑板5、滑套6、弹簧杆7、防水套8、金属触点Ⅰ9、绝缘头10、导线Ⅱ11、支撑套12、绝缘外壳Ⅱ13、装配组件14、锁套1401、转轴1402、锁杆1403、开关Ⅰ1404、滑轨1405、抵板1406、密封圈15、金属触点Ⅱ16、开关Ⅱ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的一种高安全性快速电气接头,包括导线Ⅰ1、公电器插接件2、分线器3、绝缘外壳Ⅰ4、支撑板5、滑套6、弹簧杆7、防水套8、金属触点Ⅰ9、绝缘头10、导线Ⅱ11、支撑套12、绝缘外壳Ⅱ13、装配组件14、锁套1401、转轴1402、锁杆1403、开关Ⅰ1404、滑轨1405、抵板1406、密封圈15、金属触点Ⅱ16、开关Ⅱ17;所述导线Ⅰ1连接电器,分线器3设置于导线Ⅰ1末端,公电器插接件2分别设置于分线器3外侧,绝缘外壳Ⅰ4设置于公电器插接件2根部,滑套6嵌套于绝缘外壳Ⅰ4外侧,支撑板5内嵌于绝缘外壳Ⅰ4后侧,弹簧杆7下部与支撑板5连接,上部与滑套6连接,防水套8内嵌于滑套6内部,金属触点Ⅰ9设置于防水套8内侧,公电器插接件2外部,绝缘头10设置于公电器插接件2末端,导线Ⅱ11与用电器相连,支撑套12设置于导线末端,绝缘外壳Ⅱ13内嵌于支撑套12,装配组件14嵌套于绝缘外壳Ⅱ13外侧,锁套1401嵌套于绝缘外壳Ⅱ13外侧,转轴1402分别设置于锁套1401两侧,锁杆1403与转轴1402相连,开关Ⅰ1404设置于锁杆1403内侧,滑轨1405内嵌于锁杆1403内侧,抵板1406镶嵌在滑轨1405外侧,密封圈15设置于绝缘外壳Ⅱ13外侧,金属触点Ⅱ16内嵌于绝缘外壳Ⅱ13内侧,开关Ⅱ17设置于绝缘外壳Ⅱ13内侧底端。所述的分线器3外侧包覆有绝缘材料同时与公电器插接件2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并附有密封圈。所述的弹簧杆7内部设置有软性弹簧。所述的防水套8两侧均设有橡胶密封圈。所述的支撑套12与绝缘外壳Ⅱ13之间为螺纹结构并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滑轨1405内部设置有弹簧。本技术在工作时:导线Ⅰ1接通电器,分线器3分别连接多个公电器插接件2,未对接时,防水套8通过弹簧杆7的松弛状态抵在绝缘头10内侧,防止金属触点Ⅰ9接触液体,另一连接端母端装配组件14中的转轴1402处于张开状态,该端此时不可接触液体,一般不为供电端,开关Ⅰ1404与开关Ⅱ17均处于关闭状态,当公母两端进行连接时,密封圈15将防水套8向后抵出,露出金属触点Ⅰ9,弹簧杆7处于收缩状态,运动到末端后绝缘头10抵在开关Ⅱ17上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内部结构带动转轴向内运动,运动至支撑板5后,支撑板5压下开关Ⅰ1404,抵板1406通过弹簧向内运动将两插接件紧密联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安全性快速电气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Ⅰ(1)、公电器插接件(2)、分线器(3)、绝缘外壳Ⅰ(4)、支撑板(5)、滑套(6)、弹簧杆(7)、防水套(8)、金属触点Ⅰ(9)、绝缘头(10)、导线Ⅱ(11)、支撑套(12)、绝缘外壳Ⅱ(13)、装配组件(14)、锁套(1401)、转轴(1402)、锁杆(1403)、开关Ⅰ(1404)、滑轨(1405)、抵板(1406)、密封圈(15)、金属触点Ⅱ(16)、开关Ⅱ(17);所述导线Ⅰ(1)连接电器,分线器(3)设置于导线Ⅰ(1)末端,公电器插接件(2)分别设置于分线器(3)外侧,绝缘外壳Ⅰ(4)设置于公电器插接件(2)根部,滑套(6)嵌套于绝缘外壳Ⅰ(4)外侧,支撑板(5)内嵌于绝缘外壳Ⅰ(4)后侧,弹簧杆(7)下部与支撑板(5)连接,上部与滑套(6)连接,防水套(8)内嵌于滑套(6)内部,金属触点Ⅰ(9)设置于防水套(8)内侧,公电器插接件(2)外部,绝缘头(10)设置于公电器插接件(2)末端,导线Ⅱ(11)与用电器相连,支撑套(12)设置于导线末端,绝缘外壳Ⅱ(13)内嵌于支撑套(12),装配组件(14)嵌套于绝缘外壳Ⅱ(13)外侧,锁套(1401)嵌套于绝缘外壳Ⅱ(13)外侧,转轴(1402)分别设置于锁套(1401)两侧,锁杆(1403)与转轴(1402)相连,开关Ⅰ(1404)设置于锁杆(1403)内侧,滑轨(1405)内嵌于锁杆(1403)内侧,抵板(1406)镶嵌在滑轨(1405)外侧,密封圈(15)设置于绝缘外壳Ⅱ(13)外侧,金属触点Ⅱ(16)内嵌于绝缘外壳Ⅱ(13)内侧,开关Ⅱ(17)设置于绝缘外壳Ⅱ(13)内侧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性快速电气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Ⅰ(1)、公电器插接件(2)、分线器(3)、绝缘外壳Ⅰ(4)、支撑板(5)、滑套(6)、弹簧杆(7)、防水套(8)、金属触点Ⅰ(9)、绝缘头(10)、导线Ⅱ(11)、支撑套(12)、绝缘外壳Ⅱ(13)、装配组件(14)、锁套(1401)、转轴(1402)、锁杆(1403)、开关Ⅰ(1404)、滑轨(1405)、抵板(1406)、密封圈(15)、金属触点Ⅱ(16)、开关Ⅱ(17);所述导线Ⅰ(1)连接电器,分线器(3)设置于导线Ⅰ(1)末端,公电器插接件(2)分别设置于分线器(3)外侧,绝缘外壳Ⅰ(4)设置于公电器插接件(2)根部,滑套(6)嵌套于绝缘外壳Ⅰ(4)外侧,支撑板(5)内嵌于绝缘外壳Ⅰ(4)后侧,弹簧杆(7)下部与支撑板(5)连接,上部与滑套(6)连接,防水套(8)内嵌于滑套(6)内部,金属触点Ⅰ(9)设置于防水套(8)内侧,公电器插接件(2)外部,绝缘头(10)设置于公电器插接件(2)末端,导线Ⅱ(11)与用电器相连,支撑套(12)设置于导线末端,绝缘外壳Ⅱ(13)内嵌于支撑套(12),装配组件(14)嵌套于绝缘外壳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金
申请(专利权)人:杨庆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