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 type-c公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475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SB type‑c公头。所述USB type‑c公头包括塑胶主体、第一EMI弹片和第二EMI弹片;所述塑胶主体与所述第一EMI弹片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末端贴合所述第一导向面;所述塑胶主体与所述第二EMI弹片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末端贴合所述第二导向面;当type‑c母头插入所述USB type‑c公头后;所述type‑c母头挤压所述第一弓部,所述第一导向末端沿所述第一导向面滑动;所述type‑c母头挤压所述第二弓部,所述第二导向末端沿所述第二导向面滑动;所述第一导向末端和第二导向末端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从而防止第一导向末端和第二导向末端将所述塑胶主体插溃,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A USB type-C male hea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SB type C male head. The USB type C male head consists of a plastic body, a first EMI shrapnel, and second EMI shrapnel; the plastic body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MI piece, the first guide end is fitted to the first guide face, the plastic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MI piece, and the second guide end is fitted to the second guide surface; when type is made. After inserting the C parent head into the USB type C male head, the type C parent head extruded the first bow section, the first guide end slid along the first guide surface, and the type C mother head extruded the second bow section, the second guide end slid along the second guide surface, and the first guide end and the second guide end. The end has enough space for movement, thereby preventing the first guide end and the second guide end from cracking the plastic main body,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reliabl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SBtype-c公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USBtype-c公头。
技术介绍
USBtype-c双面可插接口最大的特点是支持USB接口双面插入,正式解决了“USB永远插不准”的世界性难题,正反面随便插。同时与它配套使用的USB数据线也必须更细和更轻便。现有的USBtype-c公头,由于塑胶主体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EMI弹片的导向末端插溃塑胶主体的情况,影响USBtype-c公头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USBtype-c公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USBtype-c公头包括塑胶主体、第一EMI弹片和第二EMI弹片;所述塑胶主体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止抵部和第二止抵部,所述第一止抵部正对应所述第二止抵部;所述第一止抵部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止抵部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设置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EMI弹片包括第一弓部,所述第一弓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末端;所述第二EMI弹片包括第二弓部,所述第二弓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末端;所述塑胶主体与所述第一EMI弹片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末端贴合所述第一导向面;所述塑胶主体与所述第二EMI弹片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末端贴合所述第二导向面;当type-c母头插入所述USBtype-c公头后;所述type-c母头挤压所述第一弓部,所述第一导向末端沿所述第一导向面滑动;所述type-c母头挤压所述第二弓部,所述第二导向末端沿所述第二导向面滑动。进一步的,所述USBtype-c公头还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容纳于所述插孔,所述第二端部容纳于所述插孔;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塑胶主体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塑胶主体连接,所述第一端部正对应所述第二端部。进一步的,USBtype-c公头还包括卡勾;所述卡勾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进一步的,所述USBtype-c公头包括屏蔽壳;所述屏蔽壳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塑胶主体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塑胶主体与所述屏蔽壳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壳设置有第一固定凸耳和第二固定凸耳;所述第一固定凸耳与所述第二固定凸耳均匀分布在屏蔽壳连接端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塑胶主体外表面贴合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部包括塑胶部和金手指部,所述塑胶部与所述金手指部连接;所述金手指部用于所述USBtype-c公头传递电信号。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结构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末端和第二导向末端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从而防止第一导向末端和第二导向末端将所述塑胶主体插溃,结构简单,使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USBtype-c公头示意图;图2为USBtype-c公头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USBtype-c公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塑胶主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EMI弹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USBtype-c公头100包括塑胶主体40、第一EMI弹片31和第二EMI弹片32;所述塑胶主体40设置有插孔401;所述插孔40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止抵部41和第二止抵部43,所述第一止抵部41正对应所述第二止抵部43;所述第一止抵部41设置有第一导向部42,所述第一导向部42设置有第一导向面421;所述第二止抵部43设置有第二导向部44,所述第二导向部44设置有第二导向面441;所述第一EMI弹片31包括第一弓部311,所述第一弓部311设置有第一导向末端312;所述第二EMI弹片32包括第二弓部,所述第二弓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末端;所述塑胶主体40与所述第一EMI弹片31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末端312贴合所述第一导向面421;所述塑胶主体40与所述第二EMI弹片32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末端贴合所述第二导向面441;当type-c母头通过插孔401插入所述USBtype-c公头100后;所述type-c母头挤压所述第一弓部311,所述第一导向末端312沿所述第一导向面421滑动;所述type-c母头挤压所述第二弓部,所述第二导向末端沿所述第二导向面441滑动;所述第一导向末端312和第二导向末端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从而防止第一导向末端312和第二导向末端将所述塑胶主体40插溃,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USBtype-c公头100还包括第一端部51和第二端部52;所述第一端部51容纳于所述插孔401,所述第二端部52容纳于所述插孔401;所述第一端部51与所述塑胶主体40连接,所述第二端部52与所述塑胶主体40连接,所述第一端部51正对应所述第二端部52;满足所述USBtype-c公头100正反面插接使用要求。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USBtype-c公头100还包括卡勾60;所述卡勾60位于所述第一端部51和第二端部52之间;保证所述卡勾60在第一端部51和第二端部52之间的中间位置止抵于type-c母头。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USBtype-c公头100包括屏蔽壳20;所述屏蔽壳20设置有容纳腔21,所述塑胶主体40位于所述容纳腔21中,所述塑胶主体40与所述屏蔽壳20固定;所述屏蔽壳20用于减少外界的电磁干扰影响所述USBtype-c公头100的正常使用。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屏蔽壳20设置有第一固定凸耳221和第二固定凸耳222;所述第一固定凸耳221与所述第二固定凸耳222均匀分布在屏蔽壳20连接端201两侧;所述连接端201用于USBtype-c公头100固定在电子设备上,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凸耳221和第二固定凸耳222连接,满足所述USBtype-c公头100常规的粘接或焊接需求。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塑胶主体40外表面贴合所述容纳腔21的内壁;保证塑胶主体40与屏蔽壳20连接稳定可靠且美观。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端部51包括塑胶部511和金手指部512,所述塑胶部511与所述金手指部512连接;所述金手指部512用于所述USBtype-c公头100传递电信号;所述塑胶部511用于所述第一端部51的安装固定。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端部52与所述第一端部51结构相同;即所述第二端部52和第一端部51为尺寸结构相同的零部件,便于减小所述USBtype-c公头100的生产成本,同时满足所述USBtype-c公头100正反面插接的使用要求。以上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认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理解了本技术技术方案后所作的非创造性改变和变形,应当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SB type‑c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SB type‑c公头包括塑胶主体、第一EMI弹片和第二EMI弹片;所述塑胶主体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止抵部和第二止抵部,所述第一止抵部正对应所述第二止抵部;所述第一止抵部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止抵部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设置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EMI弹片包括第一弓部,所述第一弓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末端;所述第二EMI弹片包括第二弓部,所述第二弓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末端;所述塑胶主体与所述第一EMI弹片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末端贴合所述第一导向面;所述塑胶主体与所述第二EMI弹片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末端贴合所述第二导向面;当type‑c母头插入所述USB type‑c公头后;所述type‑c母头挤压所述第一弓部,所述第一导向末端沿所述第一导向面滑动;所述type‑c母头挤压所述第二弓部,所述第二导向末端沿所述第二导向面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SBtype-c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SBtype-c公头包括塑胶主体、第一EMI弹片和第二EMI弹片;所述塑胶主体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止抵部和第二止抵部,所述第一止抵部正对应所述第二止抵部;所述第一止抵部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止抵部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设置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EMI弹片包括第一弓部,所述第一弓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末端;所述第二EMI弹片包括第二弓部,所述第二弓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末端;所述塑胶主体与所述第一EMI弹片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末端贴合所述第一导向面;所述塑胶主体与所述第二EMI弹片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末端贴合所述第二导向面;当type-c母头插入所述USBtype-c公头后;所述type-c母头挤压所述第一弓部,所述第一导向末端沿所述第一导向面滑动;所述type-c母头挤压所述第二弓部,所述第二导向末端沿所述第二导向面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type-c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SBtype-c公头还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容纳于所述插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明邓远仁刘超华袁延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益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