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冷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921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冷式冷凝器,包括左汇集管、右汇集管、扁管、散热带、隔板、堵盖、边板、储液罐、进口联接块和出口联接块;所述的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的外径均为16mm,壁厚1mm;扁管共有46排,连通在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之间;边板为上下各1个,两端分别连接在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上;散热带为47排,布置在扁管之间和扁管与边板之间;堵盖为4个,安装在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的两端;隔板共4个,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各安装两个;进口联接块、出口联接块安装在左汇集管上;储液罐安装在右汇集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符合当前汽车空调设计轻量化、节能减材、高效能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冷式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冷凝器
,特别是一种过冷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内汽车空调企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高性能、低耗能、轻量化的汽车空调系统已经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传统形式的冷凝器结构,体积大,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在整车上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布置、安装,而且散热效率低,不符合整车轻量化、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同时,近年来电动车的蓬勃发展对冷凝器的尺寸、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12mm冷凝器甚至厚度更薄的冷凝器应运而生,这种厚度较薄的冷凝器不但体积小,占用空间小,而且单位面积散热效率高,在当前空调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能否掌握该技术已经成为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过冷式冷凝器,可以满足实际需要的12mm,解决传统冷凝器体积大、占用空间大、散热效率低和制造成本高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过冷式冷凝器,包括左汇集管1、右汇集管2、扁管3、散热带4、隔板5、堵盖6、边板7、储液罐8、进口联接块9和出口联接块10;所述的左汇集管1和右汇集管2的外径均为16mm,壁厚1mm;扁管3共有46排,连通在左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汇集管、右汇集管、扁管、散热带、隔板、堵盖、边板、储液罐、进口联接块和出口联接块;所述的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的外径均为16mm,壁厚1mm;扁管共有46排,连通在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之间;边板为上下各1个,两端分别连接在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上;散热带为47排,布置在扁管之间和扁管与边板之间;堵盖为4个,安装在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的两端;隔板共4个,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各安装两个;进口联接块、出口联接块安装在左汇集管上;储液罐安装在右汇集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汇集管、右汇集管、扁管、散热带、隔板、堵盖、边板、储液罐、进口联接块和出口联接块;所述的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的外径均为16mm,壁厚1mm;扁管共有46排,连通在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之间;边板为上下各1个,两端分别连接在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上;散热带为47排,布置在扁管之间和扁管与边板之间;堵盖为4个,安装在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的两端;隔板共4个,左汇集管和右汇集管各安装两个;进口联接块、出口联接块安装在左汇集管上;储液罐安装在右汇集管上。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兵王立红陶晶程立惠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法雷奥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