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勇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拔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538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拔锁器,包括夹持臂、连接轴和抓手,夹持臂和连接轴转动连接,夹持臂上端和抓手转动连接,夹持臂上部设置有凹槽和纵向的滑槽,凹槽内设置有齿轮,齿轮孔内固定安装转轴,转轴两端下方的凹槽内设置有支撑座,转轴与支撑座活动接触,夹持臂上端通过转轴安装有抓手,齿轮一侧设置有齿条,齿条安装在滑槽内,齿条远离齿轮的一侧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另一端安装有拉杆,夹持臂外壁相对齿条开设有槽口,槽口两侧相对设置有多个纵向等距离的固定板,拉杆放置在上下相邻的固定板之间,该快速拔锁器的抓手通过夹持臂转动和齿轮齿条相对移动的两段调节作用可牢固夹持住门锁,进行快速破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拔锁器
本技术属于破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拔锁器。
技术介绍
在紧急情况下,消防、警察等需要破门而入或破门而出时,门锁也就成为阻扰的关键因素,因此常常需要将门锁进行破坏性拆除;但是由于门锁的特殊结构,使得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十分稳固,在目前没有专门工具的情况下,一般是将门锁砸坏,此法不仅不能将门锁破坏甚至有时会使门锁卡于门和门框之间,反而影响了门锁的破坏,延误了时间,无法达到理想的破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拔锁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拔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臂、连接轴和抓手,夹持臂和连接轴转动连接,夹持臂上端和抓手转动连接,夹持臂上部设置有凹槽和纵向的滑槽,凹槽内设置有齿轮,齿轮孔内固定安装转轴,转轴两端下方的凹槽内设置有支撑座,转轴与支撑座活动接触,转轴上安装有抓手,齿轮一侧设置有齿条,齿条安装在滑槽内,齿条远离齿轮的一侧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另一端安装有拉杆,夹持臂外壁相对齿条开设有槽口,槽口两侧相对设置有多个纵向等距离的固定板,拉杆放置在上下相邻的固定板之间,所述的夹持臂分为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相对设置,所述的抓手分为左抓手和右抓手,左抓手和右抓手相对设置。既可通过夹持臂绕连接轴转动来控制抓手,又可通过拉杆拉动伸缩杆使齿条上下移动来控制抓手,针对不同形状的门锁可以很好的应对。优选地,所述的抓手包括连接段和夹持段,连接段下部固定连接转轴,连接段上部固定连接夹持段,连接段两侧为弧面,夹持段上端面为斜面。优选地,所述左抓手的夹持段上部内侧开设有弧形凹槽Ⅰ,所述右抓手的夹持段上部内侧开设有弧形凹槽Ⅱ,弧形凹槽Ⅰ和弧形凹槽Ⅱ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的弧形凹槽Ⅰ和弧形凹槽Ⅱ的凹面上均设置有防滑纹。优选地,所述的夹持臂下端设置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固定销,夹持臂下端通过固定销安装有护套,护套下端设置有拉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抓手和夹持臂间通过齿轮齿条结构设计转动连接,先操作夹持臂大致固定门锁面板,再通过操作拉杆改变抓手的角度进一步固定门锁面板或门锁锁芯,可牢固夹持住门锁,进行快速破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齿轮齿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轴;2-转轴;3-左夹持臂;4-右夹持臂;5-左抓手;6-右抓手;7-连接段;8-夹持段;9-弧形凹槽Ⅰ;10-拉杆10;11-固定销;12-护套;13-拉环;14-齿条;15-齿轮;16-伸缩杆;17-支撑座;18-固定板;19-弧形凹槽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如图1、2、4所示,本实施例1的一种快速拔锁器包括夹持臂、连接轴1和抓手,夹持臂和连接轴1转动连接,夹持臂上端和抓手转动连接,夹持臂分为左夹持臂3和右夹持臂4,左夹持臂3和右夹持臂4相对设置,抓手分为左抓手5和右抓手6,左抓手5和右抓手6相对设置。夹持臂上部设置有凹槽和纵向的滑槽,凹槽内设置有齿轮15,齿轮孔内固定安装有转轴2,转轴2两端下方的凹槽内设置有支撑座17,转轴2与支撑座17活动接触,转轴2上安装有抓手。齿轮15一侧设置有齿条14,齿条14安装在滑槽内,齿条14远离齿轮15的一侧安装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分为套管和活动杆,活动杆可在套管内来回移动以完成伸缩,伸缩杆16套管一端固定在齿条14上,伸缩杆16的活动杆远离套管的一端安装有拉杆10,通过拉杆10可使伸缩杆16在水平方向上拉伸,夹持臂外壁相对齿条14开设有槽口,槽口两侧相对设置有多个纵向等距离的固定板18,拉杆10放置在上下相邻的固定板18之间,上下相邻的固定板18的间距等于拉杆10的厚度,由于拉杆10被卡在上下相邻的固定板18之间,齿条14位置固定。抓手包括连接段7和夹持段8,连接段7下部固定连接转轴2,连接段7上部固定连接夹持段8,连接段7两侧为弧面,夹持段8上端面为斜面,夹持段8斜面的设置可以对门锁进行限位。左抓手5的夹持段8上部内侧开设有弧形凹槽Ⅰ9,所述右抓手6的夹持段8上部内侧开设有弧形凹槽Ⅱ19,弧形凹槽Ⅰ9和弧形凹槽Ⅱ19相对设置,弧形凹槽9和弧形凹槽Ⅱ19在左抓手5和右抓手6相互配合下可形成圆孔,圆孔可夹持门锁锁芯。实施例2如图1、3、4所示,本实施例2的一种快速拔锁器包括夹持臂、连接轴1和抓手,夹持臂和连接轴1转动连接,夹持臂上端和抓手转动连接,夹持臂分为左夹持臂3和右夹持臂4,左夹持臂3和右夹持臂4相对设置,抓手分为左抓手5和右抓手6,左抓手5和右抓手6相对设置。夹持臂上部设置有凹槽和纵向的滑槽,凹槽内设置有齿轮15,齿轮孔内固定安装有转轴2,转轴2两端下方的凹槽内设置有支撑座17,转轴2与支撑座17活动接触,转轴2上安装有抓手。齿轮15一侧设置有齿条14,齿条14安装在滑槽内,齿条14远离齿轮15的一侧安装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分为套管和活动杆,活动杆可在套管内来回移动以完成伸缩,伸缩杆16套管一端固定在齿条14上,伸缩杆16的活动杆远离套管的一端安装有拉杆10,通过拉杆10可使伸缩杆16在水平方向上拉伸,夹持臂外壁相对齿条14开设有槽口,槽口两侧相对设置有多个纵向等距离的固定板18,拉杆10放置在上下相邻的固定板18之间,上下相邻的固定板18的间距等于拉杆10的厚度,由于拉杆10被卡在上下相邻的固定板18之间,齿条14位置固定。抓手包括连接段7和夹持段8,连接段7下部固定连接转轴2,连接段7上部固定连接夹持段8,连接段7两侧为弧面,夹持段8上端面为斜面,夹持段8斜面的设置可以对门锁进行限位。左抓手5的夹持段8上部内侧开设有弧形凹槽Ⅰ9,所述右抓手6的夹持段8上部内侧开设有弧形凹槽Ⅱ19,弧形凹槽Ⅰ9和弧形凹槽Ⅱ19相对设置,弧形凹槽9和弧形凹槽Ⅱ19在左抓手5和右抓手6相互配合下可形成圆孔,圆孔可夹持门锁锁芯。门锁面板和门锁锁芯金属表面光滑,在夹持过程中容易打滑,在弧形凹槽9和弧形凹槽Ⅱ19的凹面上均设置防滑纹,防滑纹的设置可增大摩擦力,使得夹持更加稳固。使用者在握住夹持臂往后拔时不易用力,在夹持臂下端设置圆孔,圆孔内安装固定销11,夹持臂下端通过固定销11安装护套12,护套12下端设置有拉环13,护套12和拉环13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握持夹持臂用力拔锁。本技术的快速拔锁器的使用方法;使用者先调节夹持臂使得抓手对门锁进行限位,再拉动夹持臂两侧的拉杆10对伸缩杆16进行拉动,拉杆10脱离固定板18的限位后带动伸缩杆16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齿条14上下移动,使得齿轮15转动来调节左抓手5和右抓手6的角度,调节到合适角度后伸缩杆16缩回将拉杆10放置在上下相邻的固定板18之间以固定齿条14,使左抓手5和右抓手6相互配合固定住门锁面板或门锁锁芯,最后用力往后拉动夹持臂来进行破锁。使用该快速拔锁器可快速拔外装锁锁芯、拔天地锁面板和拔天地锁锁芯,非常方便快捷。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拔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臂、连接轴(1)和抓手,夹持臂和连接轴(1)转动连接,夹持臂上端和抓手转动连接,夹持臂上部设置有凹槽和纵向的滑槽,凹槽内设置有齿轮(15),齿轮孔内固定安装有转轴(2),转轴(2)两端下方的凹槽内设置有支撑座(17),转轴(2)与支撑座(17)活动接触,转轴(2)上安装有抓手,齿轮(15)一侧设置有齿条(14),齿条(14)安装在滑槽内,齿条(14)远离齿轮(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另一端安装有拉杆(10),夹持臂外壁相对齿条(14)开设有槽口,槽口两侧相对设置有多个纵向等距离的固定板(18),拉杆(10)放置在上下相邻的固定板(18)之间,所述的夹持臂分为左夹持臂(3)和右夹持臂(4),左夹持臂(3)和右夹持臂(4)相对设置,所述的抓手分为左抓手(5)和右抓手(6),左抓手(5)和右抓手(6)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拔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臂、连接轴(1)和抓手,夹持臂和连接轴(1)转动连接,夹持臂上端和抓手转动连接,夹持臂上部设置有凹槽和纵向的滑槽,凹槽内设置有齿轮(15),齿轮孔内固定安装有转轴(2),转轴(2)两端下方的凹槽内设置有支撑座(17),转轴(2)与支撑座(17)活动接触,转轴(2)上安装有抓手,齿轮(15)一侧设置有齿条(14),齿条(14)安装在滑槽内,齿条(14)远离齿轮(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另一端安装有拉杆(10),夹持臂外壁相对齿条(14)开设有槽口,槽口两侧相对设置有多个纵向等距离的固定板(18),拉杆(10)放置在上下相邻的固定板(18)之间,所述的夹持臂分为左夹持臂(3)和右夹持臂(4),左夹持臂(3)和右夹持臂(4)相对设置,所述的抓手分为左抓手(5)和右抓手(6),左抓手(5)和右抓手(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陈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