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屋及其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46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屋及其墙体结构,其中,墙体结构包括:与树屋基架相装配的、沿树屋的预定轮廓一周向间隔布置的支承组件;装配在支承组件上的、整体外形为与预定轮廓相适配的圆弧形的承重组件;装配于承重组件的一侧的、与承重组件外形相适配的外墙板件;以及,装配于承重组件的另一侧的、与承重组件外形相适配的内墙板件。支承组件沿将要搭建的树屋的轮廓布设,承重组件装配在支承组件上且承重组件的外形与树屋的轮廓相适配,再将与承重组件的外形相适配的外墙板件和内墙板件装配在承重组件上,这样可以装配成与树屋的轮廓相适配的墙体,解决了现有的拼接墙体一般是平面型的,难以满足仿真树屋的墙体拼接需求的技术问题。

Tree house and its wal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ee house and its wall structure, in which the wall structure consists of a supporting assembly arranged in a circumfe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outline along a tree house, assembled on a tree house base, and a circular arc bearing assembly fitted to a supporting component that is fitted to a predetermined outline; assembled in a load-bearing assembly. One side of the outer wall panel fitted to the shape of the load-bearing component, and the inner wall panels fitted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load-bearing assembly and fit with the shape of the load-bearing component. The support assembly is arranged along the outline of the tree house to be built. The load-bearing assembly is assembled on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and the shape of the load-bearing component fits the contour of the tree house. The outer wall pieces and inner wall pieces fitted to the shape of the load-bearing components are assembled on the load-bearing assembly, so that the wall can be fitted into the wall of the tree house.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splicing wall is generally planar and difficult to meet the splicing requirements of the simulation tree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屋及其墙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树屋及其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树屋是搭建在树上的房子,这样的树屋难以制造,实用性不高,而仿真树屋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仿真树屋的墙体因为要模仿树干轮廓而呈曲面型,而现有的拼接墙体一般是平面型的,难以满足仿真树屋的墙体拼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树屋及其墙体结构,具有可拆卸式装配,拼装快速简单的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墙体结构,包括:与树屋基架相装配的、沿所述树屋的预定轮廓一周向间隔布置的支承组件;装配在所述支承组件上的、整体外形为与所述预定轮廓相适配的圆弧形的承重组件;装配于所述承重组件的一侧的、与所述承重组件外形相适配的外墙板件;以及,装配于所述承重组件的另一侧的、与所述承重组件外形相适配的内墙板件。实现上述方案的墙体结构,支承组件沿将要搭建的树屋的轮廓布设,承重组件装配在支承组件上且承重组件的外形与树屋的轮廓相适配,再将与承重组件的外形相适配的外墙板件和内墙板件装配在承重组件上,这样可以装配成与树屋的轮廓相适配的墙体,解决了现有的拼接墙体一般是平面型的,难以满足仿真树屋的墙体拼接需求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支承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可拆卸式装配于所述树屋基架上的支承柱,用于将所述支承柱与所述树屋基架相装配的第一装配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支承柱相固定的第二装配构件。实现上述方案的墙体结构,第一装配构件将支承柱可拆卸式装配在树屋基架上,第二装配构件将支承柱的顶部相固定,使支承柱稳固地装配在树屋基架上,保证了墙体结构的牢固。进一步地,所述树屋基架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承组件相适配的第一装配槽,所述支承柱的底端插接在所述第一装配槽上;所述第一装配构件包括固定装配在所述支承柱的靠近底端处的第一铰接部,固定装配在所述树屋基架的第二铰接部,以及,一端转动式装配在所述第一铰接部、另一端可拆卸式装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的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二装配构件包括两端分别可拆卸式装配于两相邻的所述支承柱上的斜固定杆以及两端分别可拆卸式装配于两相邻的所述支承柱的顶端的水平固定杆。实现上述方案的墙体结构,支承柱插接在第一装配槽上,支承柱的底部通过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部相装配的方式和树屋基架固定,使用斜固定杆和水平固定杆将相邻的支承柱顶部固定,将支承柱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提高了支承柱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柱使用方钢管或圆钢管。实现上述方案的墙体结构,使用方钢管或圆钢管作为支承柱的材料,保证了支承柱的强度且减轻了墙体的重量。进一步地,所述承重组件包括具有与所述预定轮廓相对应的弧度的、沿竖向间隔排列的若干承重梁,可拆卸式装配于所述承重梁的两端的、用于将所述承重梁装配于所述支承组件上的连接件,以及,装配于所述承重梁上的、用于将所述外墙板件和所述内墙板件进行固定的第三装配构件。实现上述方案的墙体结构,使用弧形的承重梁方便了树屋曲面墙体的拼接,连接件用于将承重梁装配在支承柱上,第三装配构件将外墙板件和内墙板件固定装配在承重梁上,从而形成外轮廓呈弧形的墙体。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梁使用弧形角钢;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装配在所述支承组件上的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的与所述承重梁装配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口形状与所述承重梁的两端相适配。实现上述方案的墙体结构,承重梁使用角钢保证了承重梁的强度,将承重梁的端部与第一限位槽相装配可以使承重梁稳定地承载在支承组件上,从而保证了承重梁的稳固性。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梁的承重侧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外墙板件相装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装配构件包括与所述承重侧板相装配的、用于防止所述外墙板件晃动的第一支脚,与所述承重梁的非承重侧板相装配的、用于挂接所述内墙板件的第二支脚,以及,与所述非承重侧板相装配的、用于防止所述内墙板件晃动的第三支脚;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所述第三支脚的末端均朝远离地面侧或靠近地面侧弯曲成一定角度。实现上述方案的墙体结构,第二限位槽和第一支脚用于对外墙板件进行装配,从而保证外墙板件与承重梁的装配稳定性,第二支脚和第三支脚用于将内墙板件和承重梁稳定地装配,保证了墙体结构的内外墙的稳固。进一步地,所述外墙板件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装配的凸起,所述外墙板件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支脚相适配的第三限位槽。实现上述方案的墙体结构,外墙板件的凸起与第二限位槽相装配,从而使外墙板件承载于承重梁上,第三限位槽与第一支脚相装配,将外墙板件的底部和顶部均限制,可以保证外墙板件与承重梁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内墙板件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支脚相适配以承载所述内墙板件的第二装配槽;所述内墙板件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三支脚相适配的第四限位槽。实现上述方案的墙体结构,第二装配槽与第二支脚相装配从而使内墙板件承载在承重梁上,第四限位槽和第三支脚相装配,内墙板件通过第二支脚和第三支脚的承载和限位,可以稳定地装配在承重梁上。进一步地,提供一种树屋,树屋使用上述方案中任意一种墙体结构。实现上述方案的树屋,使用的墙体结构可以拼接成树屋的曲面型的墙体,使树屋的墙体更为协调。有益效果:1.通过沿树屋预定轮廓周向布置支承组件,再将与树屋预定轮廓相适配的承重组件、外墙板件和内墙板件进行装配,可以装配出与树屋轮廓相适配的曲面型墙体,解决了现有的拼接墙体一般是平面型的,难以满足仿真树屋的墙体拼接需求的技术问题。2.支承组件与树屋基架之间、承重组件与支承组件之间、以及外墙板件和内墙板件与承重组件之间均采用可拆卸式装配方式连接,方便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装配和拆卸,从而方便了树屋的转移。3.使用方钢管、角钢、钢板等材料搭建树屋墙体的支承组件和承重组件,既保证了墙体的稳定性,又减轻了墙体的重量,提高了树屋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树屋及其墙体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树屋及其墙体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图2中细节A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树屋及其墙体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附图标记:1、支承组件;11、支承柱组;12、第一装配构件;13、第二装配构件;111、支承柱;121、第一铰接部;122、第二铰接部;123、第一铰接杆;131、斜固定杆;132、水平固定杆;2、承重组件;21、承重梁;22、连接件;23、第三装配构件;211、第二限位槽;221、第一限位槽;231、第一支脚;232、第二支脚;233、第三支脚;3、外墙板件;4、内墙板件;5、树屋基架;51、第一装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要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树屋及其墙体结构,树屋设置有树屋基架5,墙体结构设置在树屋基架5上,其中,墙体结构包括:与树屋基架5相装配的、沿树屋的预定轮廓一周向间隔布置的支承组件1;装配在相邻支承组件1之间的、整体外形为与预定轮廓相适配的承重组件2;装配于承重组件2的一侧的、与承重组件2外形相适配的外墙板件3;以及,装配于承重组件2的另一侧的、与承重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树屋基架(5)相装配的、沿所述树屋的预定轮廓布置以形成墙体骨架的支承组件(1);装配在所述支承组件(1)上的、整体外形为与所述预定轮廓相适配的承重组件(2);装配于所述承重组件(2)的一侧的、与所述承重组件(2)外形相适配的外墙板件(3);以及,装配于所述承重组件(2)的另一侧的、与所述承重组件(2)外形相适配的内墙板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树屋基架(5)相装配的、沿所述树屋的预定轮廓布置以形成墙体骨架的支承组件(1);装配在所述支承组件(1)上的、整体外形为与所述预定轮廓相适配的承重组件(2);装配于所述承重组件(2)的一侧的、与所述承重组件(2)外形相适配的外墙板件(3);以及,装配于所述承重组件(2)的另一侧的、与所述承重组件(2)外形相适配的内墙板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件(1)包括:竖向设置的、可拆卸式装配于所述树屋基架(5)上的支承柱(111),用于将所述支承柱(111)与所述树屋基架(5)相装配的第一装配构件(12);以及,用于将相邻所述支承柱(111)相固定的第二装配构件(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屋基架(5)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承组件(1)相适配的第一装配槽(51),所述支承柱(111)的底端插接在所述第一装配槽(51)上;所述第一装配构件(12)包括固定装配在所述支承柱(111)的靠近底端处的第一铰接部(121),固定装配在所述树屋基架(5)的第二铰接部(122),以及,一端转动式装配在所述第一铰接部(121)、另一端可拆卸式装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122)的第一铰接杆(123);所述第二装配构件(13)包括两端分别可拆卸式装配于两相邻的所述支承柱(111)上的斜固定杆(131)以及两端分别可拆卸式装配于两相邻的所述支承柱(111)的水平固定杆(1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柱(111)使用方钢管或圆钢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组件(2)包括具有与所述预定轮廓相对应的弧度的、沿垂直于树屋基架(5)承载面方向间隔排列的若干承重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克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