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930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内分别设置有固定灌浆套筒与伸缩灌浆套筒,伸缩灌浆套筒包括灌浆腔、顶出腔、滑动连接于灌浆腔与顶出腔内的活塞装置,顶出腔设置于灌浆腔远离固定灌浆套筒的一侧,灌浆腔远离顶出腔的一侧设置有与活塞装置配合的顶出孔,固定灌浆套筒包括固定腔,固定腔靠近伸缩灌浆套筒的一侧设置有与活塞装置配合的连接孔。当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进行拼接时,活塞装置从顶出孔中伸出并穿设进固定腔内,再利用灌浆料填充灌浆腔与固定腔,从而将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连接固定,操作方便简单,且活塞装置收缩在第二墙体内,不仅便于运输与装配,同时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

An assembly wall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ssembly wall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including a first wall and a second wall. The first wall and the second wal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xed grouting sleeve and a telescopic grouting sleeve, and a telescopic grouting sleeve includes a grouting cavity, a top out cavity, a piston device connected to a grouting cavity and a top out cavity, and a top out of the cavity. It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grouting cavity far away from the fixed grouting sleeve. One side of the filling cavity far away from the top out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top out hole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piston device, and the fixed grouting sleeve is composed of a fixed cavity. One side of the fixed cavity near the telescopic grouting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with the piston device. When the first wall and the second wall are spliced, the piston device is extended from the ejector hole and inserted into the fixed cavity, then filling the grouting cavity and the fixed cavity with the grouting material, so that the first wall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wall, and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simple, and the piston device is contracted in the second wall, which is not only convenient for transportation and assembly. At the same time, the security of the structure is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3114663B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及其生产、安装方法,该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为框架夹层复合结构,以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为龙骨,框架的框格内填充泡沫混凝土并留有一窗洞,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内、外侧固定安装水泥纤维面板,所述的水泥纤维面板上设有装饰层,所述的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为预制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左、右两侧均埋有拉结钢筋,顶部埋有起吊环,底部埋有预埋铁件,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吊放就位后,通过墙体底部的预埋铁件与楼板中梁上方的预埋件焊接,并架设可调型斜撑件进行临时固定;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左、右侧的拉结钢筋与后浇混凝土柱或部分后浇混凝土柱浇筑成整体,浇筑时,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左、右侧的外侧面板的外延部分作为外侧模板使用,并在后浇混凝土柱与外侧面板之间放置一层保温层。该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适用于装配整体式结构建筑或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与建筑主体结构拼接牢固,整体性好,安装过程中不必架设外手脚架,施工速度快。但是为了确保结构的整体性、连续性,在预制板外需要拉出较长的拉结钢筋,运输不便还易损坏,且缝内钢筋绑扎困难、工序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具有使墙体接缝内的钢筋不易损坏且连接方便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包括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内设置有预埋连接装置,所述预埋连接装置分别包括水平设置于第一墙体内的固定灌浆套筒、水平设置于第二墙体内与固定灌浆套筒对应的伸缩灌浆套筒,所述伸缩灌浆套筒包括灌浆腔、与灌浆腔连通的顶出腔、滑动连接于灌浆腔与顶出腔内的活塞装置,所述顶出腔设置于灌浆腔远离固定灌浆套筒的一侧,所述灌浆腔远离顶出腔的一侧设置有与活塞装置配合的顶出孔,所述固定灌浆套筒包括固定腔,所述固定腔靠近伸缩灌浆套筒的一侧设置有与活塞装置配合的连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进行拼接时,使伸缩灌浆套筒内的活塞装置沿顶出腔与灌浆腔移动,接着从顶出孔中伸出并通过连接孔穿设进固定灌浆套筒的固定腔内,再利用灌浆料填充灌浆腔与固定腔,使活塞装置的两端分别被固定在固定灌浆套筒与伸缩灌浆套筒内,从而将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相互连接固定,操作方便简单,且第二墙体在进行装配之前,活塞装置收缩在第二墙体内,不仅便于运输与装配,且在运输与安装过程中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顶出腔内的隔离推板与设置在隔离推板上并朝灌浆腔方向延伸的顶出钢筋,所述隔离推板外圈套接有密封垫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往隔离推板背向顶出钢筋的一侧灌入灌浆料,推动隔离推板在顶出腔内滑动,带动顶出钢筋从顶出孔中穿出并穿设进固定腔内,利用密封垫圈保证隔离推板的密封性,防止灌浆料从隔离推板与顶出腔内壁之间的缝隙进入到隔离推板另一侧对隔离推板的运动造成阻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出腔远离灌浆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灌浆口、靠近灌浆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浆口,所述顶出腔内壁上于第一灌浆口和第一排浆口之间设置有限制隔离推板朝远离灌浆腔方向位移的第一限位挡板,所述第一灌浆口与第一排浆口均朝向一侧贯穿第二墙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限位挡板限制隔离推板的位移,使隔离推板无法越过第一灌浆口移动到顶出腔的端部,从而使第一灌浆口内灌入的灌浆料能够推动隔离推板朝远离顶出腔端部的方向运动,当隔离推板运动到第一排浆口时,灌浆料从第一排浆口中流出,提示施工人员隔离推板此时位置,并表明隔离推板与顶出腔端部之间的空气均已排出,此时停止灌浆并对第一灌浆口与第一排浆口进行封堵,而第一灌浆口与第一排浆口均朝向一侧贯穿墙体,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浆腔靠近顶出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排浆口、远离顶出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灌浆口,所述第二排浆口与第一排浆口之间设置有限制隔离推板朝靠近灌浆腔方向位移的第二限位挡板,所述第二灌浆口与第二排浆口均朝与第一灌浆口相同的方向贯穿第二墙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较于从顶出腔直接穿出进入固定腔内,利用灌浆腔增长了顶出钢筋留在第二墙体内的长度,增强了顶出钢筋与第二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利用灌浆腔减少了顶出钢筋在穿出第二墙体时与第二墙体之间的磨损,再从第二灌浆口往灌浆腔内灌入灌浆料对顶出钢筋进行固定即可,而第二限位挡板能够限制隔离挡板的位移,使隔离挡板无法越过第二排浆口,防止从第二灌浆口灌入的灌浆料无法从第二排浆口中流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腔上分别于靠近连接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灌浆口、于远离连接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排浆口,所述第三灌浆口与第三排浆口均朝与第一灌浆口相同的方向贯穿第一墙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出钢筋进入到固定灌浆套筒的固定腔内后,从第三灌浆口往固定腔内灌入灌浆料对顶出钢筋进行固定,从而使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连接牢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嵌合槽以及与嵌合槽配合的凸边,所述凸边上与嵌合槽内沿顶出钢筋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连通顶出孔的顶出通道与连通连接孔的连接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凸边嵌入嵌合槽内,增强了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拼接处在垂直于墙面方向的承受能力。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边的宽度小于嵌合槽两侧壁之间的间距,所述凸边朝嵌合槽方向的长度小于嵌合槽的深度,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大于顶出钢筋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相互拼接时,由于国内预制构件的尺寸精度问题,经常产生凸边与嵌合槽拼接后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内外表面不平整的现象,同时由于现场施工放线时的人为误差,会出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缝隙过大的现象,而通过改变凸边在嵌合槽内的位置,能够对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进行调整,使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表面保持平齐,再往凸边与嵌合槽之间的缝隙中浇筑混凝土进行固定即可,而连接孔的孔径大于顶出钢筋的直径,当凸边于嵌合槽内的位置发生改变后,使顶出钢筋依然能够通过连接孔进入到固定腔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灌浆套筒远离顶出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朝远离顶出孔方向延伸的第一预制端钢筋,所述固定灌浆套筒远离连接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朝远离连接孔方向延伸的第二预制端钢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预制端钢筋与第二预制端钢筋,分别增强预埋连接装置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且增强了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制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在第一墙体内预埋入四个固定灌浆套筒以及与固定灌浆套筒螺纹连接的第二预制端钢筋,并于第一墙体靠近固定灌浆套筒的一侧成型嵌合槽与连通连接孔的连接通道,在第二墙体内预埋入四个与固定灌浆套筒对应的伸缩灌浆套筒以及与伸缩固定套筒螺纹连接的第一预制端钢筋,并于第二墙体靠近伸缩灌浆套筒的一侧成型凸边与连通顶出孔的顶出通道;步骤二,放线定位好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预安装位置,并将第一墙体安装固定;步骤三,吊起第二墙体,使第二墙体横向移动或沿竖直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墙体,包括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内设置有预埋连接装置(7),所述预埋连接装置(7)分别包括水平设置于第一墙体(1)内的固定灌浆套筒(9)、水平设置于第二墙体(2)内与固定灌浆套筒(9)对应的伸缩灌浆套筒(8),所述伸缩灌浆套筒(8)包括灌浆腔(10)、与灌浆腔(10)连通的顶出腔(11)、滑动连接于灌浆腔(10)与顶出腔(11)内的活塞装置,所述顶出腔(11)设置于灌浆腔(10)远离固定灌浆套筒(9)的一侧,所述灌浆腔(10)远离顶出腔(11)的一侧设置有与活塞装置配合的顶出孔(14),所述固定灌浆套筒(9)包括固定腔(23),所述固定腔(23)靠近伸缩灌浆套筒(8)的一侧设置有与活塞装置配合的连接孔(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体,包括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内设置有预埋连接装置(7),所述预埋连接装置(7)分别包括水平设置于第一墙体(1)内的固定灌浆套筒(9)、水平设置于第二墙体(2)内与固定灌浆套筒(9)对应的伸缩灌浆套筒(8),所述伸缩灌浆套筒(8)包括灌浆腔(10)、与灌浆腔(10)连通的顶出腔(11)、滑动连接于灌浆腔(10)与顶出腔(11)内的活塞装置,所述顶出腔(11)设置于灌浆腔(10)远离固定灌浆套筒(9)的一侧,所述灌浆腔(10)远离顶出腔(11)的一侧设置有与活塞装置配合的顶出孔(14),所述固定灌浆套筒(9)包括固定腔(23),所述固定腔(23)靠近伸缩灌浆套筒(8)的一侧设置有与活塞装置配合的连接孔(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顶出腔(11)内的隔离推板(12)与设置在隔离推板(12)上并朝灌浆腔(10)方向延伸的顶出钢筋(13),所述隔离推板(12)外圈套接有密封垫圈(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腔(11)远离灌浆腔(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灌浆口(16)、靠近灌浆腔(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浆口(17),所述顶出腔(11)内壁上于第一灌浆口(16)和第一排浆口(17)之间设置有限制隔离推板(12)朝远离灌浆腔(10)方向位移的第一限位挡板(20),所述第一灌浆口(16)与第一排浆口(17)均朝向一侧贯穿第二墙体(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腔(10)靠近顶出腔(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排浆口(18)、远离顶出腔(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灌浆口(19),所述第二排浆口(18)与第一排浆口(17)之间设置有限制隔离推板(12)朝靠近灌浆腔(10)方向位移的第二限位挡板(21),所述第二灌浆口(19)与第二排浆口(18)均朝与第一灌浆口(16)相同的方向贯穿第二墙体(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腔(23)上分别于靠近连接孔(2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灌浆口(26)、于远离连接孔(2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排浆口(27),所述第三灌浆口(26)与第三排浆口(27)均朝与第一灌浆口(16)相同的方向贯穿第一墙体(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嵌合槽(5)以及与嵌合槽(5)配合的凸边(6),所述凸边(6)上与嵌合槽(5)内沿顶出钢筋(13)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连通顶出孔(14)的顶出通道(15)与连通连接孔(24)的连接通道(2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洁晓李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立鹏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