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30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包括控制器、第一墙板组件和第二墙板组件,第一墙板组件内部设有倒V形框架,倒V形框架的顶部为铰连接形式,倒V形框架与第一墙板组件之间设有第一液压顶杆,倒V形框架的开口端与第一墙板组件的内壁底部相连,倒V形框架的两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若干第一承重板,第一承重板上设有锁紧机构,第一承重板顶部设有缓震机构,第二墙板组件设于第一墙板组件的顶部,控制器设于第一墙板组件的外壁上,控制器与第一液压顶杆信号连接,本装置在地震发生时或者危房在具有晃动甚至倒塌风险下能够提供有效的安全避难场所。

An assembled wall for shockpro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ssembled wall for shock proof, including a controller, a first wall panel component and a second wall panel component. The first wallboard assembly is equipped with an inverted V frame, the top of the inverted V frame is a hinge connection, the inverted V frame and the first wall board have a hydraulic top bar between the first wallboard and the open end of the V frame. A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wallboard component. The top of the V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load-bearing boards connected with it. The first load-bearing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mechanism, the top of the first load-bearing board is equipped with a slow shock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wall panel assembly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wallboard component. The controller is locat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wall board component.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rst wall board component, th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ydraulic top lever. This device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safe refuge at the time of earthquake or at the risk of shaking or even collap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震墙体,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鼓励,现在更加强调建造装配式的建筑,而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组装完成后的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实现传统墙体的功能,在地震高发区或者部分具有倒塌风险的危房中并不具有充分的抗风险能力,而地震发生的时间较为紧急,很多老人或小孩不容易在短时间内逃离楼房,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恶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地震发生时或者危房在具有晃动甚至倒塌风险下能够提供有效的安全避难场所的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包括控制器、第一墙板组件和第二墙板组件,所述第一墙板组件内部设有倒V形框架,所述倒V形框架的顶部为铰连接形式,所述倒V形框架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之间设有第一液压顶杆,所述倒V形框架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的内壁底部相连,所述倒V形框架的两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一承重板上设有锁紧机构,所述第一承重板顶部设有缓震机构,所述第二墙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的顶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的外壁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液压顶杆信号连接。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若干电动伸缩杆、若干限位块和若干限位板,所述限位块套于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两端,所述电动伸缩杆设于所述第一承重板两端的限位块之间,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第一墙板组件,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优选地,所述缓震机构包括减震器和第二承重板,所述减震器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承重板的底部相连,所述减震器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承重板的顶部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墙板组件和第二墙板组件的内壁均设有隔音层。优选地,所述第二墙板组件之间设有泡沫块。优选地,所述倒V形框架的底部设有一层气囊,所述隔音层的表面设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与所述气囊相连通,所述充气泵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墙板组件的内部设有第二液压顶杆,所述第二液压顶杆嵌套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第一墙板组件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第二液压顶杆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的外壁之间设有滚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通过所述控制器、第一墙板组件、倒V形框架和第一液压顶杆之间的配合,当地震产生晃动时,用户可通过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使所述第一液压顶杆将所述第一墙板组件撑开,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进入所述倒V形框架内,而所述倒V形框架、若干支撑板和第一承重板之间的配合,可以有效分散地震时所述第一承重板上方所掉落的石块的重力,使得结构更加稳定,而且通过所述缓震机构可有效缓冲石块落下来的冲击力,避免第一承重板在长时间受到冲击而造成变形,也可以有效降低重物冲击所造成的剧烈噪声,而所述锁紧机构可将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承重板的连接处进行锁紧,从而有效避免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承重板长时间受到重物的重力而导致变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为控制器,2为第一墙板组件,3为第二墙板组件,4为倒V形框架,5为第一液压顶杆,6为支撑板,7为第一承重板,8为电动伸缩杆,9为限位块,10为限位板,11为减震器,12为第二承重板,13为隔音层,14为泡沫块,15为气囊,16为充气泵,17为第二液压顶杆,18为支撑块,19为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包括控制器1、第一墙板组件2和第二墙板组件2,所述第一墙板组件2内部设有倒V形框架4,所述倒V形框架4的顶部为铰连接形式,所述倒V形框架4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2之间设有第一液压顶杆5,所述倒V形框架4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2的内壁底部相连,所述倒V形框架4的两侧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第一承重板7,所述第一承重板7上设有锁紧机构,所述第一承重板7顶部设有缓震机构,所述第二墙板组件2设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2的顶部,所述控制器1设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2的外壁上,所述控制器1与所述第一液压顶杆5信号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1、第一墙板组件2、倒V形框架4和第一液压顶杆5之间的配合,当地震产生晃动时,用户可通过所述控制器1的控制作用使所述第一液压顶杆5将所述第一墙板组件2撑开,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进入所述倒V形框架4内,而所述倒V形框架4、若干支撑板6和第一承重板7之间的配合,可以有效分散地震时所述第一承重板7上方所掉落的石块的重力,使得结构更加稳定,而且通过所述缓震机构可有效缓冲石块落下来的冲击力,避免第一承重板7在长时间受到冲击而造成变形,也可以有效降低重物冲击所造成的剧烈噪声,而所述锁紧机构可将支撑板6与所述第一承重板7的连接处进行锁紧,从而有效避免支撑板6与所述第一承重板7长时间受到重物的重力而导致变形。具体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若干电动伸缩杆8、若干限位块9和若干限位板10,所述限位块9套于所述第一承重板7的两端,所述电动伸缩杆8设于所述第一承重板7两端的限位块9之间,所述限位板10朝向所述第一墙板组件2,所述电动伸缩杆8与所述控制器1信号连接,通过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作用使所述限位块9朝向所述第一墙板组件2运动直至到达第一承重板7的两端,而通过所述限位块9和限位板10的配合作用,可将限位块9卡紧在第一承重板7的两侧的末端,从而增加锁紧机构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缓震机构包括减震器11和第二承重板12,所述减震器1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承重板12的底部相连,所述减震器1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承重板7的顶部相连,通过所述减震器11和第二承重板12的配合,可以有效减少重物在冲击所述第二承重板12时的冲击力,即可避免产生过大的噪声,而且也可以减少冲击力完全释放在所述第一承重板7上,避免所述第一承重板7产生严重的变形。具体的,所述第一墙板组件2和第二墙板组件2的内壁均设有隔音层13,通过所述隔音层13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巨大的噪声传入所述第一墙板组件2和第二墙板组件2内,避免造成人的听力受损。具体的,所述第二墙板组件2之间设有泡沫块14,通过所述泡沫块14既可以隔绝房间之间的声音,也可以在重物倒塌时起到一定的缓冲功效。具体的,所述倒V形框架4的底部设有一层气囊15,所述隔音层13的表面设有充气泵16,所述充气泵16与所述气囊15相连通,所述充气泵16与所述控制器1信号连接,所述气囊15可通过所述充气泵16不断充气至饱和状态,通过所述气囊15和所述充气泵16之间的配合,所述气囊15可以避免地面断裂而造成人的躯干卡在裂缝中,而且气囊15在一定程度也可以缓冲楼体倒塌而造成的冲击,避免人的内脏损伤过重。具体的,所述第一墙板组件2的内部设有第二液压顶杆17,所述第二液压顶杆17嵌套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第一墙板组件和第二墙板组件,所述第一墙板组件内部设有倒V形框架,所述倒V形框架的顶部为铰连接形式,所述倒V形框架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之间设有第一液压顶杆,所述倒V形框架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的内壁底部相连,所述倒V形框架的两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一承重板上设有锁紧机构,所述第一承重板顶部设有缓震机构,所述第二墙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的顶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的外壁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液压顶杆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第一墙板组件和第二墙板组件,所述第一墙板组件内部设有倒V形框架,所述倒V形框架的顶部为铰连接形式,所述倒V形框架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之间设有第一液压顶杆,所述倒V形框架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的内壁底部相连,所述倒V形框架的两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一承重板上设有锁紧机构,所述第一承重板顶部设有缓震机构,所述第二墙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的顶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第一墙板组件的外壁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液压顶杆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若干电动伸缩杆、若干限位块和若干限位板,所述限位块套于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两端,所述电动伸缩杆设于所述第一承重板两端的限位块之间,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第一墙板组件,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亦民师歌罗雪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鑫申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