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一旭专利>正文

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00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氢化蓖麻油1‑2、环烷酸锌0.4‑1、改性尼龙40‑50、丙烯腈41‑50、过氧化二异丙苯1‑2、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0.7‑1、三聚氰胺1‑2、硼砂2‑4、马来酸二辛酯4‑5。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丙烯腈为单体,通过三聚氰胺改性,然后以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在聚合过程中引入硼砂,有效的提高了聚丙烯腈的力学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力学稳定性好,综合性能优越。

A nylon blend polyacrylonitrile materi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ylon blend polyacrylonitrile material, which is made up of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hydrogenated castor oil 1, 2, 0.4, 1, modified nylon 40, 50, 41, 1, 1, 1, 1, 1, 1, 1 and maleic acid. Two octyl, 4, 5. The invention uses acrylonitrile as a monomer, modifier by melamine, and then using two isopropyl peroxide as initiator, and introduces borax in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polyacrylonitrile. The composite material has good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国现阶段制造业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产品升级速度愈加频繁,对制品材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提升尼龙的性能以及拓展其使用范围势在必行;同时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加强,对尼龙的阻燃要求也日益严苛;目前为了提高尼龙的防火性能,往往会加入多种无机阻燃填料,这些填料容易在尼龙中形成团聚,造成成品的力学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氢化蓖麻油1-2、环烷酸锌0.4-1、改性尼龙40-50、丙烯腈41-50、过氧化二异丙苯1-2、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0.7-1、三聚氰胺1-2、硼砂2-4、马来酸二辛酯4-5。所述的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所述的改性尼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尼龙6100-110、二异丙基乙醇胺2-4、苯骈三氮唑0.8-1、乙酸酐1-2;所述的改性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二异丙基乙醇胺,加入到其重量6-9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得醇胺水溶液;(2)取苯骈三氮唑,加入到其重量2-3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升高温度为70-75℃,加入尼龙6,保温搅拌40-50分钟,得尼龙醇溶液;(3)取上述醇胺水溶液、尼龙醇溶液混合,超声10-20分钟,加入乙酸酐,升高温度为90-95℃,保温搅拌1-2小时,过滤,将沉淀水洗,常温干燥,得改性尼龙。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加入到其重量10-17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硼砂,搅拌均匀,得硼砂溶液;(2)取三聚氰胺,加入到上述硼砂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丙烯腈,升高温度为50-60℃,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氰胺化单体溶液;(3)取过氧化二异丙苯,加入到其重量10-15倍的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引发剂溶液;(4)取上述氰胺化单体溶液,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70-75℃,加入上述过氧化二异丙苯,保温搅拌4-5小时,出料,与异辛酸锰混合,搅拌均匀,过滤,将沉淀水洗,常温干燥,得改性聚丙烯腈;(5)取上述改性聚丙烯腈,与改性尼龙混合,在60-70℃下预热10-20分钟,加入剩余各原料,送入到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冷却,即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将尼龙经过改性处理后进一步提高了其塑性,从而改性了改性尼龙与聚丙烯腈的共混相容性,本专利技术以丙烯腈为单体,通过三聚氰胺改性,然后以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在聚合过程中引入硼砂,有效的提高了聚丙烯腈的力学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力学稳定性好,综合性能优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氢化蓖麻油1、环烷酸锌0.4、改性尼龙40、丙烯腈41、过氧化二异丙苯1、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0.7、三聚氰胺1、硼砂2、马来酸二辛酯4。所述的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所述的改性尼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尼龙6100、二异丙基乙醇胺2、苯骈三氮唑0.8、乙酸酐1;所述的改性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二异丙基乙醇胺,加入到其重量6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得醇胺水溶液;(2)取苯骈三氮唑,加入到其重量2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升高温度为70℃,加入尼龙6,保温搅拌40分钟,得尼龙醇溶液;(3)取上述醇胺水溶液、尼龙醇溶液混合,超声10分钟,加入乙酸酐,升高温度为90℃,保温搅拌1小时,过滤,将沉淀水洗,常温干燥,得改性尼龙。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加入到其重量1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硼砂,搅拌均匀,得硼砂溶液;(2)取三聚氰胺,加入到上述硼砂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丙烯腈,升高温度为50℃,保温搅拌20分钟,得氰胺化单体溶液;(3)取过氧化二异丙苯,加入到其重量10倍的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引发剂溶液;(4)取上述氰胺化单体溶液,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70℃,加入上述过氧化二异丙苯,保温搅拌4小时,出料,与异辛酸锰混合,搅拌均匀,过滤,将沉淀水洗,常温干燥,得改性聚丙烯腈;(5)取上述改性聚丙烯腈,与改性尼龙混合,在60℃下预热10分钟,加入剩余各原料,送入到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冷却,即得。实施例2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氢化蓖麻油2、环烷酸锌1、改性尼龙50、丙烯腈50、过氧化二异丙苯2、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1、三聚氰胺2、硼砂4、马来酸二辛酯5。所述的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所述的改性尼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尼龙6110、二异丙基乙醇胺4、苯骈三氮唑1、乙酸酐2;所述的改性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二异丙基乙醇胺,加入到其重量9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得醇胺水溶液;(2)取苯骈三氮唑,加入到其重量3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升高温度为75℃,加入尼龙6,保温搅拌50分钟,得尼龙醇溶液;(3)取上述醇胺水溶液、尼龙醇溶液混合,超声20分钟,加入乙酸酐,升高温度为95℃,保温搅拌2小时,过滤,将沉淀水洗,常温干燥,得改性尼龙。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加入到其重量17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硼砂,搅拌均匀,得硼砂溶液;(2)取三聚氰胺,加入到上述硼砂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丙烯腈,升高温度为60℃,保温搅拌30分钟,得氰胺化单体溶液;(3)取过氧化二异丙苯,加入到其重量15倍的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引发剂溶液;(4)取上述氰胺化单体溶液,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75℃,加入上述过氧化二异丙苯,保温搅拌5小时,出料,与异辛酸锰混合,搅拌均匀,过滤,将沉淀水洗,常温干燥,得改性聚丙烯腈;(5)取上述改性聚丙烯腈,与改性尼龙混合,在70℃下预热20分钟,加入剩余各原料,送入到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冷却,即得。性能测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的性能测试:拉伸强度:25.1MPa;氧指数:37;烟雾毒性:安全1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的性能测试:拉伸强度:26.5MPa;氧指数:37;烟雾毒性:安全1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氢化蓖麻油1‑2、环烷酸锌0.4‑1、改性尼龙40‑50、丙烯腈41‑50、过氧化二异丙苯1‑2、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0.7‑1、三聚氰胺1‑2、硼砂2‑4、马来酸二辛酯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氢化蓖麻油1-2、环烷酸锌0.4-1、改性尼龙40-50、丙烯腈41-50、过氧化二异丙苯1-2、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0.7-1、三聚氰胺1-2、硼砂2-4、马来酸二辛酯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尼龙共混聚丙烯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尼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尼龙6100-110、二异丙基乙醇胺2-4、苯骈三氮唑0.8-1、乙酸酐1-2;所述的改性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二异丙基乙醇胺,加入到其重量6-9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得醇胺水溶液;(2)取苯骈三氮唑,加入到其重量2-3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升高温度为70-75℃,加入尼龙6,保温搅拌40-50分钟,得尼龙醇溶液;(3)取上述醇胺水溶液、尼龙醇溶液混合,超声10-20分钟,加入乙酸酐,升高温度为90-95℃,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旭
申请(专利权)人:王一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