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坐垫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8907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坐垫减震装置,包括顶板、底套、减震气囊、底板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顶板的底部安装有底套,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镶嵌在底套的内部,所述底板的中部位置安装有减震气囊,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环,所述减震气囊通过固定带固定在连接环上,所述底板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充气口,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顶板的内部,所述底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安装有减震弹簧,还配套安装有减震气囊,当振动过大时,导致振幅过大,则减震气囊会起到进一步减震效果,也避免了弹簧压缩量过大使弹簧损坏的情况发生,有效保护了减震弹簧。

An automobile cushion shock absor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cushion damp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roof, a bottom sleeve, a shock absorption air bag, a bottom plate and a first pressure sensor. The bottom of the top plate is installed with a bottom sleeve. The top of the floor is mounted with a telescopic rod, and the telescopic rod is inlaid inside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The top of the bottom plate is mounted with a connecting ring, and the shock absorption air bag is fixed to the connecting ring through a fixed belt. The outer wall of the floor is installed with an inflatable port. The first pressure sensor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roof, and the inside of the floor is installed with a second pressure sensor.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has a damping spring, but also is equipped with a shock absorption air bag. When the vibration is too large, the vibration amplitude is too large, then the shock absorption air bag will have a further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and the spring compression is avoided, and the damping spring is effectively prot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坐垫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减震设备
,具体为一种汽车坐垫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高,人们的工作、生活对汽车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作为汽车驾驶舱中的一个重要结构,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和舒适程度也越来越被关注。在汽车的整个驾驶过程中,驾驶员一直需要在座椅上进行驾驶操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路况影响,车轮颠簸将对车架产生震动,虽然震动被车体自身的减震结构抵消一部分,但仍有许多震动可影响到驾驶室中。因此则需要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坐垫减震装置,来解决汽车座椅的振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坐垫减震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坐垫减震装置,包括顶板、底套、减震气囊、底板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顶板的底部安装有底套,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镶嵌在底套的内部,所述底板的中部位置安装有减震气囊,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环,所述减震气囊通过固定带固定在连接环上,所述底板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充气口,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顶板的内部,所述底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外部安装有减震弹簧。优选的,所述顶板与底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材料层。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数据线。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均通过数据线连接。优选的,所述减震气囊的内部设置有内囊。优选的,所述充气口与内囊之间通过导气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减震装置不仅安装有减震弹簧,还配套安装有减震气囊,当振动过大时,导致振幅过大,则减震气囊会起到进一步减震效果,也避免了弹簧压缩量过大使弹簧损坏的情况发生,有效保护了减震弹簧,且该装置在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会检测座椅承受的压力,当压力过大时,压力传感器可检测到,从而提醒车内人员注意,进一步保护了该装置的减震弹簧,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满足了工作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板;2、底套;3、耐磨材料层;4、减震气囊;5、伸缩杆;6、减震弹簧;7、数据线;8、底板;9、充气口;10、固定带;11、连接环;12、连接螺栓;13、第一压力传感器;14、数据线;15、第二压力传感器;16、导气管;17、内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坐垫减震装置,包括顶板1、底套2、减震气囊4、底板8和第一压力传感器13,顶板1的底部安装有底套2,底板8的顶部安装有伸缩杆5,伸缩杆5镶嵌在底套2的内部,底板8的中部位置安装有减震气囊4,底板8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环11,减震气囊4通过固定带10固定在连接环11上,当振动过大时,导致振幅过大,则减震气囊4会起到进一步减震效果,也避免了弹簧压缩量过大使弹簧损坏的情况发生,底板8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充气口9,第一压力传感器13安装在顶板1的内部,底板8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5,伸缩杆5的外部安装有减震弹簧6,顶板1与底板8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材料层3,底板8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12,底板8的底部设置有数据线,7,第一压力传感器13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5之间均通过数据线14连接,压力传感器会检测座椅承受的压力,当压力过大时,压力传感器可检测到,从而提醒车内人员注意,进一步保护了该装置的减震弹簧6,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减震气囊4的内部设置有内囊17,充气口9与内囊17之间通过导气管16连接。工作原理:通过充气口9将减震气囊4内充满气,将该装置通过连接螺栓12安装在汽车座椅下方,将数据线7接入汽车中,工作中,人们坐在座椅上,此时顶板1内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3会检测压力,若压力过大,则会提醒车内人员注意减重,汽车在行驶途中,产生振动,伸缩杆5在底套2内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减震弹簧6可起到减震作用,减震后的压力会被第二压力传感器15检测到,若振动过大时,则顶板1会接触到减震气囊4,减震气囊4也会起到一定的建筑作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坐垫减震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坐垫减震装置,包括顶板(1)、底套(2)、减震气囊(4)、底板(8)和第一压力传感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底部安装有底套(2),所述底板(8)的顶部安装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镶嵌在底套(2)的内部,所述底板(8)的中部位置安装有减震气囊(4),所述底板(8)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环(11),所述减震气囊(4)通过固定带(10)固定在连接环(11)上,所述底板(8)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充气口(9),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3)安装在顶板(1)的内部,所述底板(8)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坐垫减震装置,包括顶板(1)、底套(2)、减震气囊(4)、底板(8)和第一压力传感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底部安装有底套(2),所述底板(8)的顶部安装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镶嵌在底套(2)的内部,所述底板(8)的中部位置安装有减震气囊(4),所述底板(8)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环(11),所述减震气囊(4)通过固定带(10)固定在连接环(11)上,所述底板(8)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充气口(9),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3)安装在顶板(1)的内部,所述底板(8)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坐垫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的外部安装有减震弹簧(6)。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利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士继达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