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手夹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8648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力手夹子,其包括固定底座、侧板支座、固定夹持底座、活动夹持件、直线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夹持底座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侧板支座固定在固定底座的两侧,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直线轨道,所述直线轨道上设有与直线轨道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固定连接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第一锁定机构活动连接于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活动连接于侧板支座,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与所述活动夹持件固定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夹持稳固性强、效率高等优点。

Pull hand cli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nsion hand clamp,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base, a side plate bearing, a fixed pedestal base, an active clamp and a straight line driving device. The fixed pedestal is fixed on the fixed base, and the side plate support is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ed base, and the straight drive device is fixed to the solid. The fixed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traight track. The straight track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block in line with a straight line. The slide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locking mechanism. The first lock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near driving device, and the first lock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o a second lock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locking mechanism is movably connected to the side plate support, and the second locking mechanis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clamping part.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clamping st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力手夹子
本技术涉及柔性PCB设计及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力手夹子。
技术介绍
在柔性PCB制造中,通常需要使用夹紧机构将柔性PCB夹紧固定,然后进行后续的加工检测。现有的夹子存在以下缺点:1、夹持柔性PCB时的动作慢,效率低;2、夹持的力度不够,需要增大夹持的面积,不利于柔性PCB的加工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夹持力度好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拉力手夹子,其包括固定底座、侧板支座、固定夹持底座、活动夹持件、直线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夹持底座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侧板支座固定在固定底座的两侧,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直线轨道,所述直线轨道上设有与直线轨道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固定连接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第一锁定机构活动连接于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活动连接于侧板支座,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与所述活动夹持件固定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与所述侧板支座活动相连的轨道为半圆形轨道,所述半圆形轨道的两端设有微型卡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与所述侧板支座活动相连的轨道为弧形过渡轨道,所述弧形过渡轨道的两端设有微型卡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机构上设有倾斜孔槽,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可在倾斜孔槽内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持底座与所述活动夹持件的咬合部位采用模具钢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咬合部分为相互啮合的齿形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气缸驱动进行咬合,智能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第一锁定机构与第二锁定机构协同作用,第二锁定机构进入进入轨道的微型卡槽进行自锁;咬合部位采用模具钢制成的齿形结构,大幅度提高咬合力度,降低夹持所需要的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除侧面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锁定机构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锁定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侧板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拉力手夹子,其包括固定底座8、侧板支座7、固定夹持底座1、活动夹持件2、直线驱动装置5,所述直线驱动装置5为气缸,所述固定夹持底座1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8上,所述侧板支座7固定在固定底座8的两侧,所述直线驱动装置5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8上;所述固定底座8上设有直线轨道9,所述直线轨道9上设有与直线轨道9配合的滑块6,所述滑块6上固定连接第一锁定机构4,所述第一锁定机构4固定连接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5相连,所述第一锁定机构4活动连接于第二锁定机构3,所述第二锁定机构3活动连接于侧板支座7,所述第二锁定机构3与所述活动夹持件2固定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气缸5采用统一气路51进气,优先选择经过精密调压阀进行压力调整,以实现咬合的精密控制,防止柔性PCB受损。所述第二锁定机构3与所述侧板支座7活动相连的轨道为半圆形轨道,所述半圆形轨道的两端设有微型卡槽71。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与所述侧板支座活动相连的轨道也可以为弧形过渡轨道,所述弧形过渡轨道的两端设有微型卡槽。所述第一锁定机构4上设有倾斜孔槽41,所述第二锁定机构3可在倾斜孔槽41内运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锁定机构4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气缸伸出杆52配合的孔槽41,从而带动第一锁定机构在直线轨道9上运动。所述固定夹持底座1与所述活动夹持件2的咬合部位采用模具钢制成,所述咬合部分为相互啮合的齿形结构。本技术的运行原理:气缸推进时,首先推动第二锁定机构沿弧形过渡轨道或半圆形轨道运动,同时带动活动夹持件运动;当第二锁定机构运动到弧形过渡轨道或半圆形轨道的一端时,所述活动夹持件与所述固定夹持底座处于待咬合状态;继续推进气缸,第二锁定机构的后半端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上的倾斜孔槽滑动,滑动过程中产生杠杆原理使得活动夹持件与所述固定夹持底座紧密闭合;闭合后所述咬合部位处于锁闭状态,也就是说,闭合后即使气缸没有向前推进的气压,所述咬合部位也不会彼此分离;只要将气缸向后退,即第一锁定机构退出,倾斜孔槽恢复到原来位置,杠杆作用消失,失去自锁作用;继续将气缸后退,将打开咬合部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拉力手夹子采用气缸驱动进行咬合,智能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第一锁定机构与第二锁定机构协同作用,第二锁定机构进入进入轨道的微型卡槽进行自锁;咬合部位采用模具钢制成的齿形结构,大幅度提高咬合力度,降低夹持所需要的面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拉力手夹子

【技术保护点】
1.拉力手夹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底座、侧板支座、固定夹持底座、活动夹持件、直线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夹持底座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侧板支座固定在固定底座的两侧,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直线轨道,所述直线轨道上设有与直线轨道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锁定机构活动连接于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活动连接于侧板支座,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与所述活动夹持件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拉力手夹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底座、侧板支座、固定夹持底座、活动夹持件、直线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夹持底座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侧板支座固定在固定底座的两侧,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直线轨道,所述直线轨道上设有与直线轨道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锁定机构活动连接于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活动连接于侧板支座,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与所述活动夹持件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拉力手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德盛阳斌曾艳华曾令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