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钉辊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835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钉辊筒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传料装置、非金属杂质去除装置以及金属杂质去除装置,所述传料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位于传送带下方的聚料斗,所述传送带位于壳体底端且一端穿过壳体,所述聚料斗位于壳体底端,所述非金属杂质去除装置包括强电磁辊筒、出料口a以及弧形刮板a,所述金属杂质去除装置包括弱电磁辊筒、出料口b以及弧形刮板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通过分步去除铁钉中的非金属杂质和金属杂质,实现了高效除杂的目的,而且整个过程在相对密闭的壳体中完成,减少了噪音和粉尘污染。

A type of nail roll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ail roller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transfer device, a non metal impurity removal device, and a metal impurity removal device. The feeding device includes a conveyor belt and a poly hopper below the conveyor belt. The conveyor belt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shell and is worn at one end. The hopper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The non metal impurity removal device includes a strong electromagnetic roller, an outlet a and an arc scraper a. The metal impurity removal device includes a weak electromagnetic roller, an outlet B, and an arc scraper B.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easy operation, removes non-metallic impurities and metal impurities in the iron nails by step,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high efficiency removal of impurities, and the whole process is completed in a relatively closed shell, reducing noise and dust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钉辊筒装置
本技术涉及辊筒装置,尤其与一种制钉辊筒装置的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在现有制钉工艺中,钉子经过抛光处理后,抛光好的钉子和木屑、铁屑等杂质一起进行下一步的除杂包装,现有的多通过筛分除杂,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工作中粉尘及噪音大,而且同时将铁屑和木屑等杂质一起去除,无法实现铁屑的回收利用;第二、生产过程需要多步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可靠性强的制钉辊筒装置,以克服目前现有装置的缺陷,提高铁屑回收利用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制钉辊筒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传料装置、非金属杂质去除装置以及金属杂质去除装置,所述传料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位于传送带下方的聚料斗,所述传送带位于壳体底端且一端穿过壳体,所述聚料斗位于壳体底端,所述非金属杂质去除装置包括强电磁辊筒、出料口a以及弧形刮板a,所述强电磁辊筒固定于壳体内部且设于传送带上方,所述出料口a设于强电磁辊筒一端的下方且斜向下15°-20°穿过壳体,所述弧形刮板a长度与强电磁辊筒相同且通过连杆a固定于壳体,所述金属杂质去除装置包括弱电磁辊筒、出料口b以及弧形刮板b,所述弱电磁辊筒固定于壳体内部且设于出料口a上方,所述出料口b设于弱电磁辊筒一端的下方且斜向下15°-20°穿过壳体,所述弧形刮板b长度与弱电磁辊筒相同且通过连杆b固定于壳体;进一步,所述强电磁辊筒和弱电磁辊筒还分别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于壳体外表面,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强电磁辊筒和弱电磁辊筒电流大小,进而调节磁力;进一步,所述连杆a和连杆b与壳体的连接处还设有扭簧,使弧形刮板始终与强电磁辊筒和弱电磁辊筒外表面接触;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上还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位于聚料斗上方。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通过分步去除铁钉中的非金属杂质和金属杂质,实现了高效除杂的目的,而且整个过程在相对密闭的壳体中完成,减少了噪音和粉尘污染;2、通过将铁屑单独分离去除的方式,还实现了铁屑的回收利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钉辊筒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内设有传料装置2、非金属杂质去除装置3以及金属杂质去除装置4,传料装置2包括传送带21以及位于传送带21下方的聚料斗22,传送带21位于壳体1底端且一端穿过壳体1,聚料斗22位于壳体1底端,非金属杂质去除装置3包括强电磁辊筒31、出料口a32以及弧形刮板a33,强电磁辊筒31固定于壳体1内部且设于传送带21上方,出料口a32设于强电磁辊筒31一端的下方且斜向下15°-20°穿过壳体1,弧形刮板a33长度与强电磁辊筒31相同且通过连杆a34固定于壳体1,金属杂质去除装置4包括弱电磁辊筒41、出料口b42以及弧形刮板b43,弱电磁辊筒41固定于壳体1内部且设于出料口a32上方,出料口b42设于弱电磁辊筒41一端的下方且斜向下15°-20°穿过壳体1,弧形刮板b43长度与弱电磁辊筒41相同且通过连杆b44固定于壳体1;进一步的,强电磁辊筒31和弱电磁辊筒41还分别设有PLC控制器5,PLC控制器5设于壳体1外表面;进一步的,连杆a34和连杆b44与壳体1的连接处还分别设有扭簧6;进一步的,传送带21上还设有刮板23,刮板23位于聚料斗22上方。采用本技术工作时,首先打开电动装置,使得传送带21、强电磁辊筒31以及弱电磁辊筒41开始工作,然后将铁钉和杂质的混合物通过传送带21连续输送入壳体1,物料经过强电磁辊筒31的同时,铁屑和铁钉由于强磁力的作用,被吸附到强电磁辊筒31上,而木屑等非金属杂质留在传送带21上,通过传送带21的进一步运转配合刮板23,将非金属杂质通过聚料斗22排到壳体1外,实现除杂工作中非金属杂质的去除;被吸附在强电磁辊筒31上的铁屑和铁钉通过强电磁辊筒31转动与弧形刮板a33内侧面接触,弧形刮板a33将铁屑及铁钉刮下来,落入出料口a32,由于出料口a32的斜向下方设计,使得铁屑及铁钉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壳体1外移动并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弱电磁辊筒41,通过弱磁力作用,铁屑以及折断的钉帽、钉尖等金属杂质被吸附在弱电磁辊筒41上,去杂完毕的铁钉通过出料口a32顺利排出进入下一步包装阶段;被吸附在弱电磁辊筒41上的金属杂质,通过弱电磁辊筒41转动与弧形刮板b43内侧面接触,弧形刮板b43将金属杂质刮下来,通过出料口b42收集。由于壳体1的相对密闭设计,这样可使整个除杂过程中处于密闭状态,确保粉尘不扩散,并且通过电磁除杂,整个过程噪音污染很小。强电磁辊筒31和弱电磁辊筒41还分别设有PLC控制器5,通过PLC控制器5控制强电磁辊筒31和弱电磁辊筒41电流大小,进而调节磁力,使得本技术装置可根据生产中铁钉重量设定不同的磁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制钉辊筒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钉辊筒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传料装置(2)、非金属杂质去除装置(3)以及金属杂质去除装置(4),所述传料装置(2)包括传送带(21)以及位于传送带(21)下方的聚料斗(22),所述传送带(21)位于壳体(1)底端且一端穿过壳体(1),所述聚料斗(22)位于壳体(1)底端,所述非金属杂质去除装置(3)包括强电磁辊筒(31)、出料口a(32)以及弧形刮板a(33),所述强电磁辊筒(31)固定于壳体(1)内部且设于传送带(21)上方,所述出料口a(32)设于强电磁辊筒(31)一端的下方且斜向下15°‑20°穿过壳体(1),所述弧形刮板a(33)长度与强电磁辊筒(31)相同且通过连杆a(34)固定于壳体(1),所述金属杂质去除装置(4)包括弱电磁辊筒(41)、出料口b(42)以及弧形刮板b(43),所述弱电磁辊筒(41)固定于壳体(1)内部且设于出料口a(32)上方,所述出料口b(42)设于弱电磁辊筒(41)一端的下方且斜向下15°‑20°穿过壳体(1),所述弧形刮板b(43)长度与弱电磁辊筒(41)相同且通过连杆b(44)固定于壳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钉辊筒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传料装置(2)、非金属杂质去除装置(3)以及金属杂质去除装置(4),所述传料装置(2)包括传送带(21)以及位于传送带(21)下方的聚料斗(22),所述传送带(21)位于壳体(1)底端且一端穿过壳体(1),所述聚料斗(22)位于壳体(1)底端,所述非金属杂质去除装置(3)包括强电磁辊筒(31)、出料口a(32)以及弧形刮板a(33),所述强电磁辊筒(31)固定于壳体(1)内部且设于传送带(21)上方,所述出料口a(32)设于强电磁辊筒(31)一端的下方且斜向下15°-20°穿过壳体(1),所述弧形刮板a(33)长度与强电磁辊筒(31)相同且通过连杆a(34)固定于壳体(1),所述金属杂质去除装置(4)包括弱电磁辊筒(41)、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市帆航制钉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