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715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6 08:47
一种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包含有作为支撑体的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并且具有弧形凹槽的支座(2)、设置有弧形凹槽并且设置为与支座(2)相对应分布的上盖(3)、设置在上盖(3)与底座(1)之间并且用于上盖(3)与支座(2)合拢式联接的下压装置,当螺旋钻杆放到支座(2)和上盖(3)之间,通过下压装置对上盖(3)产生作用力,使支座(2)和上盖(3)对对螺旋钻杆进行夹持,不再通过人工进行拆卸,因此提高了对螺旋钻杆的安装拆卸效率。

Rapid loading and unloading mechanism for drilling rig in coal mines

A fast loading and unloading mechanism for a coal mine, comprising a base (1) as a support body (1), a support (2) with an arc groove, an arc groove and a upper cover (3) which is correspondingly distributed to the support (2), between the upper cover (3) and the base (1) and us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al mine and the upper part (3) and the base (1). Cover (3) a lower pressure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2), when the screw drill rod is placed between the support (2) and the upper cover (3), the upper cover (3) is forced by the lower pressure device, and the support (2) and the upper cover (3) are clamped to the screw drill rod, and the screw drill pipe is no longer dismantled, thus the spiral drill rod is improved. The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尤其是一种适应用于螺旋钻杆的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二、
技术介绍
煤矿用钻机是煤矿作业的重要工具,在进行作业时,需要对钻杆进行装卸安装,因此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是一种重要的煤矿装置,在现有的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中,还没有一种适应用于螺旋钻杆的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还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安装,由于煤矿采掘作业区狭小,从而影响了对螺旋钻杆的安装效率。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因此提高了对螺旋钻杆的安装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作为支撑体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并且具有弧形凹槽的支座、设置有弧形凹槽并且设置为与支座相对应分布的上盖、设置在上盖与底座之间并且用于上盖与支座合拢式联接的下压装置。由于设计了底座、支座、上盖和下压装置,当螺旋钻杆放到支座和上盖之间,通过下压装置对上盖产生作用力,使支座和上盖对对螺旋钻杆进行夹持,不再通过人工进行安装,因此提高了对螺旋钻杆的安装效率。本技术设计了,按照产生抱死作用力的方式把底座、支座、上盖和下压装置相互联接。本技术设计了,按照产生上下对挤力的方式把支座、上盖和下压装置与底座联接。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衬套和回转器,下压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转动轴、压叉和把手,在底座上分别设置有支座和回转器并且上盖设置为与支座开闭式联接,在支座和上盖之间设置有通孔腔体并且支座和上盖组成的通孔腔体设置为与回转器相对应分布,在支座和上盖上分别设置有衬套并且转动轴设置为与底座翻转式联接,压叉设置为与转动轴联接并且把手设置为与压叉联接,压叉设置为与上盖接触式联接。本技术设计了,底座设置为盘状体并且在底座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支腿,支座和回转器设置在底座的上端端面部。本技术设计了,支座设置为半管状体并且在支座的弧形壁面上设置有衬套,上盖设置在支座的弧形壁面上。本技术设计了,上盖设置为半管状体并且上盖设置为包含有左耳部、管部和右耳部,在管部的弧形壁面上设置有衬套并且管部设置为设置为与支座对接式联接,右耳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底座联接并且左耳部设置为与压叉接触式联接,在左耳部上设置有开口槽并且转动轴设置在左耳部的开口槽中。本技术设计了,衬套设置为管状体并且衬套分别设置为贴附在支座和上盖上。本技术设计了,转动轴设置为杆状体并且转动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底座联接,转动轴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压叉联接。本技术设计了,压叉设置为U字形框状体并且压叉的下端头设置为与上盖压紧式联接。本技术设计了,把手设置为杆状体并且把手设置为与压叉螺纹式联接。本技术设计了,回转器设置为具有回转支承的回转器。本技术设计了,底座与支座和上盖设置为按照形成夹持口的方式分布并且底座、支座和上盖与衬套和回转器设置为按照延长支撑面的方式分布,底座和上盖与转动轴、压叉和把手设置为按照形成闭合作用力的方式分布并且支座的中心线和上盖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在本技术方案中,产生抱死作用力的底座、支座、上盖和下压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的
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
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审查指南,对本技术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底座1、支座2、上盖3、衬套4、转动轴5、压叉6、把手7和回转器8,在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支座2和回转器8并且上盖3设置为与支座2开闭式联接,在支座2和上盖3之间设置有通孔腔体并且支座2和上盖3组成的通孔腔体设置为与回转器8相对应分布,在支座2和上盖3上分别设置有衬套4并且转动轴5设置为与底座1翻转式联接,压叉6设置为与转动轴5联接并且把手7设置为与压叉6联接,压叉6设置为与上盖3接触式联接。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设置为盘状体并且在底座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支腿,支座2和回转器8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端面部。通过底座1,形成对支座2和回转器8的支撑连接点,由底座1,实现了对支座2的支撑连接,实现了对回转器8的支撑连接,由底座1的支腿,实现了对支座2的水平安装调节。在本实施例中,支座2设置为半管状体并且在支座2的弧形壁面上设置有衬套4,上盖3设置在支座2的弧形壁面上。通过支座2,形成对上盖3和衬套4的支撑连接点,由支座2,实现了对衬套4的支撑连接,实现了与上盖3形成通孔腔体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盖3设置为半管状体并且上盖3设置为包含有左耳部31、管部32和右耳部33,在管部32的弧形壁面上设置有衬套4并且管部32设置为设置为与支座2对接式联接,右耳部33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底座1联接并且左耳部31设置为与压叉6接触式联接,在左耳部31上设置有开口槽并且转动轴5设置在左耳部31的开口槽中。通过上盖3,形成对支座2和衬套4的支撑连接点,由管部32,实现了对衬套4的支撑连接,实现了与支座2形成通孔腔体的连接,由右耳部33,实现了上盖3与底座1的翻转连接,由左耳部31,实现了上盖3与压叉6的卡接。在本实施例中,衬套4设置为管状体并且衬套4分别设置为贴附在支座2和上盖3上。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其特征是:包含有作为支撑体的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并且具有弧形凹槽的支座(2)、设置有弧形凹槽并且设置为与支座(2)相对应分布的上盖(3)、设置在上盖(3)与底座(1)之间并且用于上盖(3)与支座(2)合拢式联接的下压装置,还包含有衬套(4)和回转器(8),下压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转动轴(5)、压叉(6)和把手(7),在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支座(2)和回转器(8)并且上盖(3)设置为与支座(2)开闭式联接,在支座(2)和上盖(3)之间设置有通孔腔体并且支座(2)和上盖(3)组成的通孔腔体设置为与回转器(8)相对应分布,在支座(2)和上盖(3)上分别设置有衬套(4)并且转动轴(5)设置为与底座(1)翻转式联接,压叉(6)设置为与转动轴(5)联接并且把手(7)设置为与压叉(6)联接,压叉(6)设置为与上盖(3)接触式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其特征是:包含有作为支撑体的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并且具有弧形凹槽的支座(2)、设置有弧形凹槽并且设置为与支座(2)相对应分布的上盖(3)、设置在上盖(3)与底座(1)之间并且用于上盖(3)与支座(2)合拢式联接的下压装置,还包含有衬套(4)和回转器(8),下压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转动轴(5)、压叉(6)和把手(7),在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支座(2)和回转器(8)并且上盖(3)设置为与支座(2)开闭式联接,在支座(2)和上盖(3)之间设置有通孔腔体并且支座(2)和上盖(3)组成的通孔腔体设置为与回转器(8)相对应分布,在支座(2)和上盖(3)上分别设置有衬套(4)并且转动轴(5)设置为与底座(1)翻转式联接,压叉(6)设置为与转动轴(5)联接并且把手(7)设置为与压叉(6)联接,压叉(6)设置为与上盖(3)接触式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其特征是:按照产生抱死作用力的方式把底座(1)、支座(2)、上盖(3)和下压装置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其特征是:按照产生上下对挤力的方式把支座(2)、上盖(3)和下压装置与底座(1)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其特征是:底座(1)设置为盘状体并且在底座(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支腿,支座(2)和回转器(8)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端面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钻机快速装卸机构,其特征是:支座(2)设置为半管状体并且在支座(2)的弧形壁面上设置有衬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伦庆忠王东京郑晓晨李宗凯赵猛马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山古城煤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