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
本技术属于电池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
技术介绍
目前数码产品多使用锂离子电池,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技术集成,其对提供电源能量的电池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长的待机和使用时间。虽然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镍氢等二次电池已经高出不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还是存在容量不足的问题。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多使用钴酸锂,三元材料或者尖晶石锰酸锂材料,在3.0~4.2V的电压区间内,钴酸锂的比容量大概在142mAh/g左右,压实密度3.9左右;三元材料的比容量大概在152mAh/g左右,压实密度3.6左右;尖晶石锰酸锂的比容量大概在110mAh/g左右,压实密度3.0左右;以上材料随着粒度的增加,压实密度能够提升,但是相应的会降低材料的比容量发挥;单纯的从材料的能量密度看,钴酸锂材料的能量密度相对最高。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负极材料多为石墨材料,目前能量密度较高的是改性天然石墨和高压实的人造石墨。改性天然石墨具有很好的加工性能及很高的比容量,但压实密度较低;高压实的人造石墨具有高压实性能和很高的比容量,但加工性能较差。因此,现有技术有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极片和外层极片以及铝箔基带,所述内层极片附着在所述铝箔基带上,所述外层极片附着在内层极片上,所述内层极片包括内层活性材料层,所述外层极片包括外层活性材料层,所述内层活性材料层的稳定性优于所述外层活性材料层的稳定性;其中,所述内层活性材料层包括磷酸铁锂、镍钴铝高镍材料和钛酸锂中的一种,所述外层活性材料层包括钴酸锂和镍钴锰三元材料中的一种,所述内层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20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极片和外层极片以及铝箔基带,所述内层极片附着在所述铝箔基带上,所述外层极片附着在内层极片上,所述内层极片包括内层活性材料层,所述外层极片包括外层活性材料层,所述内层活性材料层的稳定性优于所述外层活性材料层的稳定性;其中,所述内层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裴晶,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国科工信北京新能源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