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550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2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包括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该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包括:与电网连接的火线和零线;分别与所述火线、零线以及地线连接、用于在遭遇雷击时将雷击产生的共模信号泄放至大地的第一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火线和零线连接、用于在遭遇雷击时对雷击产生的差模信号进行钳位吸收的第二保护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简单易制作、调试方便、体积小,安装和更换方便;在户外使用不但可以有效抑制雷击浪涌保护驱动电源和负载,同时还可以防潮、防水。在室内使用也可以有效抑制感应雷和瞬间的电网脉冲波动,最终有效的保护了室内的家用电器、电表等仪器设备,实用性非常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雷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道路照明能耗十分严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照明系统设计超标、照明控制方式落后、照明节能理念有误、照明节能措施单一,更重要的是雷击浪涌问题。大家都知道户外照明是不管天气晴朗天还是雷雨都要能正常工作,但如果电源没有防雷击、浪涌电路或防雷击、浪涌电路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整灯不能正常工作,最终定会遭到客户的投诉、抱怨,轻者退货返修、流失客户,重者赔款甚至赔到无法让企业正常运转,直至面临倒闭的局势。最后还得要花人力、物力、财力去进行检修整改。这明显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打造绿色照明”给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理念相悖。于是在一些重大工程项目上非常重视,并通常采用行业竞标的方式来选择好的照明电源。这样就对电源的制造企业是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是应用领域在户外照明电源更为突出,除了电源基本的电气性能要达到要求外,还必须符合各国的电网电压要求、安规要求、EMC要求,更重要的防雷击防浪涌,一定要符合IEC61000-4-5或GB/T17626.52008标准要求。很多电源制造厂商对防雷击防浪涌不够重视,对应用在户外场合的照明电源连6KV的8/20US组合波也达不到,结果宣称可以应用在路灯、隧道灯、景观灯、工矿灯、埋地灯等场合,甚至销往雷雨季节比较频繁的地区或偏远区域,经过一段时间后灯就陆续出现不亮了。尤其是在高速路、机场、码头等交通要道出现此种现象时,检修拆装的工艺繁锁。应用在户外灯,雷击、浪涌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轻则导致电源和灯损坏,重则引起火灾或人员伤亡,产生巨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雷保护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包括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所述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包括:与电网连接的火线和零线;分别与所述火线、零线以及地线连接、用于在遭遇雷击时将雷击产生的共模信号泄放至大地的第一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火线和零线连接、用于在遭遇雷击时对雷击产生的差模信号进行钳位吸收的第二保护电路。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钳位电路、第二钳位电路以及第一放电电路;所述第一钳位电路一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第一钳位电路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放电电路与所述地线连接;所述第二钳位电路一端与所述零线连接,所述第二钳位电路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放电电路与所述地线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钳位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管MOV1,所述第二钳位电路包括第二压敏管MOV2,所述第一放电电路包括第一放电管DR1;所述第一压敏管MOV1一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第一压敏管MOV1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放电管DR1与所述地线连接;所述第二压敏管MOV2一端与所述零线连接,所述第二压敏管MOV2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放电管DR1与所述地线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保护电路包括第三钳位电路和第二放电电路;所述第三钳位电路一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第三钳位电路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放电电路与所述零线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钳位电路包括第三压敏管MOV3和第四压敏管MOV4,所述第二放电电路包括第二放电管DR2;所述第三压敏管MOV3一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第三压敏管MOV3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放电管DR2与所述零线连接,所述第四压敏管MOV4一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第四压敏管MOV4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压敏管MOV3和所述第二放电管DR2的串联连接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温度保险管TH1和第三温度保险管TH3;所述第一温度保险管TH1一端与所述火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保险管TH1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温度保险管TH3连接至所述火线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温度保险管TH1与所述第三温度保险管TH3的串联连接端还与所述第一保护电路连接,所述第三温度保险管TH3与所述火线的输出端的串联连接端还与所述第二保护电路连接。优选地,所述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二温度保险管TH2,所述第二温度保险管TH2一端与所述零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保险管TH2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零线的输出端,且还与所述第一保护电路连接。优选地,还包括并联在所述火线的输出端与所述零线的输出端之间、用于指示所述防雷保护装置工作状态的指示电路。优选地,还包括壳体,所述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优选地,所述壳体两端还分别设有用于包覆所述模块化的防雷保护装置中的火线的输入线、零线的输入线、火线的输出线、零线的输出线的护线套;所述护线套与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实施本专利技术的防雷保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电路简单易制作、调试方便、体积小,安装和更换方便;在户外使用不但可以有效抑制雷击浪涌保护驱动电源和负载,同时还可以防潮、防水。在室内使用也可以有效抑制感应雷和瞬间的电网脉冲波动,最终有效的保护了室内的家用电器、电表等仪器设备,实用性非常广泛。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雷保护装置中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的逻辑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雷保护装置的外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照明类电源、仪器/仪表等产品的防雷击、浪涌问题,本专利技术将防雷击电路模块化,在具体应用时只需要将此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接在电源的输入端,即可。该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既可以方便安装,也有利于电源在体积上实现小型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的需要进行选择。本专利技术的防雷保护装置可实现差模可达到6KV(2欧姆),共模可达到12KV(12欧姆)的防雷击、防浪涌能力,既可以在户外应用领域防雷击、防浪涌的缺陷,也可以解决现有电源已成型而无法增加防雷击、防浪涌电路的问题。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1、以及设置在该壳体11内的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如图1所示,L表示火线,N表示零线,L-IN为火线输入端、L-OUT为火线输出端、N-IN为零线输入端、N-OUT为零线输出端,FG为地线。该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可包括:与电网连接的火线和零线;分别与火线、零线以及地线连接、用于在遭遇雷击时将雷击产生的共模信号泄放至大地的第一保护电路10;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用于在遭遇雷击时对雷击产生的差模信号进行钳位吸收的第二保护电路20。其中,火线的L-IN和零线的N-IN作为该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电网,火线的L-OUT和零线的N-OUT作为该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接入驱动电源的输入端。可以理解地,在正常工作时,即没有雷击浪涌信号输入或者瞬间信号弱时,第一保护电路10和第二保护电路20均处于截止状态、不导通,电网电压经火线、零线输出给驱动电源。当该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的输入端遭受雷击浪涌信号或者瞬间的浪涌电压波动信号而导致高电压和大电流时,若浪涌信号为共模信号(即线对地的干扰),第一保护电路10瞬间导通,抑制输入端的共模信号并将共模信号进行钳位吸收,同时将共模信号迅速泄放到大地,进而使剩下的残压输入到所接驱动电源时,不足以使电源损坏,最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雷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所述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包括:与电网连接的火线和零线;分别与所述火线、零线以及地线连接、用于在遭遇雷击时将雷击产生的共模信号泄放至大地的第一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火线和零线连接、用于在遭遇雷击时对雷击产生的差模信号进行钳位吸收的第二保护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所述模块化的防雷保护电路包括:与电网连接的火线和零线;分别与所述火线、零线以及地线连接、用于在遭遇雷击时将雷击产生的共模信号泄放至大地的第一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火线和零线连接、用于在遭遇雷击时对雷击产生的差模信号进行钳位吸收的第二保护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钳位电路、第二钳位电路以及第一放电电路;所述第一钳位电路一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第一钳位电路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放电电路与所述地线连接;所述第二钳位电路一端与所述零线连接,所述第二钳位电路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放电电路与所述地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位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管MOV1,所述第二钳位电路包括第二压敏管MOV2,所述第一放电电路包括第一放电管DR1;所述第一压敏管MOV1一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第一压敏管MOV1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放电管DR1与所述地线连接;所述第二压敏管MOV2一端与所述零线连接,所述第二压敏管MOV2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放电管DR1与所述地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电路包括第三钳位电路和第二放电电路;所述第三钳位电路一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第三钳位电路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放电电路与所述零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钳位电路包括第三压敏管MOV3和第四压敏管MOV4,所述第二放电电路包括第二放电管DR2;所述第三压敏管MOV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友邹超洋罗根水汤波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崧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