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505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抗水解性及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及制备方法,它是在聚乳酸(PLA)中加入聚碳化二亚胺成分和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EBS)成分。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乳酸切片经真空干燥、将干燥后的聚乳酸切片与聚碳化二亚胺成分、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EBS)成分混合,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制得母粒切片、将聚乳酸和母粒切片混合进一步进行熔融纺丝,得预牵伸丝,对预牵伸丝进行延伸,得延伸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抗水解性及高耐摩擦性纤维由于具有很高的抗水解性和高耐摩擦性,可以提高聚乳酸纤维在高温、加压下染色性能以及织物的摩擦坚牢度,并且本身聚乳酸就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提高聚乳酸纤维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高抗水解性及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及制备 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天 然可生物降解纤维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新的绿 色环保纤维,其中于九十年代末刚刚实现工业化开发的聚乳酸纤维(PLA纤维)最引人注目,聚乳酸(PLA)是一类可完全降解、对环境友好的 脂肪族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体内经酶分 解,在体外可在微生物、水、酸、碱等作用下完全分解,最终产物是二 氧化碳和水,而且燃烧时不会散发毒气,不会造成污染。但是,正是由于聚乳酸纤维的天然性,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点。 聚乳酸纤维具有优越的可降解性,导致其抗水解性能较差,在织物的染 色过程中,经加压高温处理,其织物的强度会下降,同时聚乳酸纤维具 有表面摩擦系数高、耐磨性差的缺点,例如根据JIS L 0849规定的摩 擦牢度,服装面料一般要求为3级以上,但现在的聚乳酸纤维却只有1 级的低水平,影响了聚乳酸纤维的广泛应用。在PLA纤维中同时添加抗水解剂和润滑剂的例子极少,例如日本东 丽株式会社在中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03820140. 2)中报道,该技术是在聚乳酸纤维中添加相对于纤维整体0. 1-5%重量的脂肪酸二酰胺和/ 或垸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加入后可以提高聚乳酸的耐摩擦性,但是 对聚乳酸的耐加水性不能提高。再例如日本日清纺织株式会社申请的曰本特开平1卜80522号中报道,该技术是在聚乳酸纤维中添加了聚碳化 二亚胺基团,加入后提高了聚乳酸的耐加水性能,但是没有对耐摩擦性 进行提高。本专利技术同时加入的抗水解剂和润滑剂成分,既可以提高聚乳 酸的耐加水性能,又可以提高聚乳酸的耐摩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水解性能、耐摩擦性能好的高抗水解 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包括聚乳酸成分,其特 征是在聚乳酸成分中,混合有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 单酰胺成分以及聚碳化二亚胺成分。聚碳化二亚胺含有-N二C二N-基团,特征结构式如下图所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R1、 R2为C1 C10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基团、C3 C20的直链或带有 支链或环状的烷基基团及C6-C20芳香族基团中的一种或几种 聚碳化二亚胺平均分子量为3000 50000。 聚碳化二亚胺成分为聚乳酸重量的O. 5 10%。 高抗水解性及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中,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的熔点为8(TC以上。高抗水解性及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中,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 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为聚乳酸重量的0. 1 10%。末端羧基含量为1 20ecj/ton,平均分子量为50000 300000,经 高温高压热水处理后,其强度保持率为60 95%。高抗水解性及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表面具有至少一种选自脂肪 酸酯、多元醇酯、醚酯、硅氧烷、矿物油的润滑剂。一种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包括下列步骤(1) 将聚乳酸切片经真空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0 500ppm;(2) 将干燥后的聚乳酸切片与聚碳化二亚胺成分及脂肪酸二酰胺 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混合,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 挤出,制得母粒切片;(3) 将母粒切片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0 400卯m;(4) 将经步骤(3)干燥后的母粒切片和经步骤(1)干燥后的聚 乳酸切片进行混合,使聚碳化二亚胺成分占聚乳酸重量的0. 5 10%及脂 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占聚乳酸重量的0. l 10%,通过单成分纺丝机熔融纺丝,得预牵伸丝;(5) 对预牵伸丝进行延伸,得延伸丝。步骤(2)中挤出温度为170 240°C,螺杆转速为200 400rpm; 步骤(4)中纺丝温度为200 250°C,巻绕速度为2500 5000m/min; 步骤(5)中延伸倍率为1.3 2.0。一种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包括下列步骤(1) 将聚乳酸切片经真空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0 500ppm;(2) 将干燥后的聚乳酸切片与相当于聚乳酸重量的0.5 10%的聚 碳化二亚胺成分及相当于聚乳酸重量的0. 1 10%脂肪酸二酰胺和/或 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混合,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 造粒;(3) 将得到的切片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0 400ppm;(4) 将经步骤(3)干燥后的切片进行熔融纺丝,得预牵伸丝;(5) 对预牵伸丝进行延伸,得延伸丝。步骤(2)中挤出温度为170 240°C,螺杆转速为200 400rpm; 步骤(4)中纺丝温度为200 25(TC,巻绕速度为2500 5000m/min;步 骤(5)中延伸倍率为1.3 2.0。本专利技术高抗水解性及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在聚乳酸成分中添加 了高效抗水解剂聚碳化二亚胺成分及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 肪酸单酰胺成分,抗水解基团成分为-N二C二N-。抗水解剂聚碳化二亚胺 占聚乳酸重量的O. 5% 10%,可以使聚乳酸纤维的羧基含量达到1 20eq/ton,经120。C的热水处理30分钟,其强度保持率为60 95%。脂肪 酸二酰胺和/或垸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占聚乳酸重量的0. 1% 10%,可以聚乳酸纤维的耐摩擦性得到提高,在织物的评价中,染色后 通过摩擦染色坚牢度的评价,织物的摩擦坚牢度达到4-5级。上述的织 物的摩擦坚牢度评价方法,采用JIS L 0849 (摩擦染色坚牢度试验方法)中A- I法。本专利技术的高抗水解性及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由于具有很高的抗 水解性和很好的耐磨擦性,可以提高聚乳酸纤维在织物加工中的耐摩擦 性以及在高温、加压下染色的性能,并且本身聚乳酸就具有生物可降解 性,可提高聚乳酸纤维的广泛应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聚乳酸切片经真空干燥,至水分含量为lOO卯m,将干燥后的聚乳 酸切片与相当于聚乳酸重量的10%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Stabaxol P200(德国莱茵公司产品)及相当于聚乳酸重量的7.5X EBS (乙撑双硬 脂酰胺,其熔点为144°0混合均匀,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 造粒,挤出温度为20(TC,螺杆转速为250rpm,制得母粒切片。然后对 母粒切片进行干燥,使母粒切片水分达到120ppm,再将干燥后的聚乳酸 切片60%重量和40%重量的母粒切片经熔融纺丝制备,通过上油导丝器 将浓度为15%的纺丝油剂乳液涂布到纤维上,纺丝油剂乳液是由含有40% 重量脂肪酸酯系润滑剂(20%重量的硬脂酸异十三烷基酯+20%重量的 棕榈酸辛酯)的纺丝油剂与水混合而成,使得纤维的最终含油率为1%。 紡丝温度为210°C,巻绕速度为2800m/min,最后进行延伸,延伸倍率 为1.5,得产品。其纤维的羧基含量为7eq/ton,经12(TC热水处理30 分钟强度保持率为75%。做成织物经染色后,摩擦坚牢度达到4级。实施例2:将聚乳酸切片经真空干燥,至水分含量为80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包括聚乳酸成分,其特征是:在聚乳酸成分中,混合有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以及聚碳化二亚胺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泽顺戴家欣佐藤正幸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