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散煤反向燃烧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4608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6:40
散煤反向燃烧供热装置,包括炉顶盖,炉腹,炉条,清灰通道,散煤床和点火煤块,炉顶盖侧壁进煤口和装煤通道出口满焊连接,炉腹内腔和清灰通道内腔相联通成静压区,清灰通道内腔顶面和炉条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装煤通道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夹角为30°~60°,装煤通道内径80mm~100mm,装煤通道中心轴线延长线和炉腹中心轴线相交于散煤床顶面中心,炉条上方堆置散煤床,点火煤块滑过装煤通道自然落入散煤床顶面中心。烟草调制密集烘烤和散叶烘烤供热场合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次性装煤清灰,装煤舒适,点火引燃简易,清灰简便;烟气CO排放降低75%,节约燃煤25%,能紧贴烘烤工艺曲线生成热风,助燃风机无烧损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煤反向燃烧供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用块状或粒状散煤,一次性装煤,燃烧面移动方向和助燃空气流动方向相反的散煤反向燃烧供热装置,适用于农业农村领域烟草行业烟叶调制密集烤烟和散叶烤烟燃烧洁净煤产生热风场所使用。
技术介绍
据测算,2012年全国烟叶种植面积约2100万亩,按15~20亩/座估算,全国建有密集烤烟房约120万座。以密集烤房装中部烟叶2.5吨为例,燃烧供热时间前后持续5~6天。烟草调制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要求密集烤烟热风炉炉温自控性良好、省工安全、装煤清灰舒适、节约燃料。我国烤烟热风炉以传统立式散煤炉为主,燃用块状或粒状散煤,燃煤无需预处理。散煤炉内腔被一体式金属壳体包裹,易于封火过夜及变黄期炉温控制。散煤炉炉膛容积小,散煤堆积在炉条上,正向燃烧供热,节煤操作要求“勤加煤、薄煤床和勤清渣”,一个烘烤周期需加煤多达20次,特别是定色干茎期达到2~4小时一次,烤房群常设2~3个技术员倒班进行2~4小时/次循环加煤。散煤炉频繁加煤清灰,严重影响到烟农夜间休息和第二天生产,再者炉门敞开次数多、时间长,炉门高温辐射热损失大,炉温波动幅度大,加上暗火正烧排放烟气CO浓度大,热效率低至45%。目前,各烟区用工难、成本高,传统散煤炉满足不了烟草调制工序节能减排需要。开发一次性装煤,燃烧供热调控性能良好,节能减排安全的密集烤烟房新型散煤热风炉,可以促进我国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散煤炉暗火正烧,炉门敞开辐射热损失大,热效率低,炉温调控性能差,需要勤加煤清灰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加煤用装煤通道中心轴线延长线和炉腹中心轴线相交于散煤床顶面中心”结构特征,“一次性装煤、明火反烧”技术特征,“燃煤无预处理,炉外一次性装煤;节煤,低CO排放;紧贴烘烤曲线供热;不烧助燃风机”等效果的散煤反向燃烧供热装置。散煤反向燃烧供热装置,主要包括炉顶盖,炉腹,炉条,清灰通道,底炉门,散煤床,点火煤块,顶炉门和装煤通道,炉顶盖包括呈正立圆台筒状侧壁,炉顶盖侧壁开设进煤口,进煤口边缘和呈圆筒状装煤通道出口边缘满焊连接,装煤通道进口用顶炉门密封,炉顶盖底端面圆周和炉腹顶端面圆周满焊连接,炉腹内腔呈正立圆桶状,距离炉腹内腔底面200mm~250mm高度水平布置炉条,炉腹侧壁底部开设助燃空气进口,助燃空气进口边缘和清灰通道出口边缘满焊连接,清灰通道中心轴线为水平线,清灰通道中心轴线延长线和炉腹中心轴线垂直相交,清灰通道竖直截面呈矩形状,清灰通道宽度为炉腹内径0.5~0.6倍,清灰通道内腔与炉条以下炉腹内腔连通成为静压区,清灰通道进口用底炉门密封,底炉门中心设置助燃空气通入口,清灰通道进口端面和装煤通道(进口)端面都在热风室前墙外壁面上,装煤通道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夹角为30°~60°,装煤通道内径80mm~100mm,装煤通道中心轴线延长线和炉腹中心轴线相交于散煤床顶面中心,炉条上方堆置散煤床,穿过装煤通道点火煤块自然落入散煤床顶面中心位置。农业农村城镇领域各烟区烟草调制烘烤供热场合可使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操作更舒适,节能环保效益显著,安全性能高。本专利技术一次性装煤清灰,点火引燃清灰操作简便;和传统隧道炉相比,本专利技术烟气CO排放降低75%,节约燃煤25%;能紧贴烘烤工艺曲线生成热风;助燃风机温度始终低于38℃,无烧损问题。附图说明图1、图2分别为散煤反向燃烧供热装置左视图、俯视图。图1~图2中,1为炉顶盖,2为炉腹,3为炉条,4为清灰通道,5为底炉门,6为散煤床,7为点火煤块,8为顶炉门,9为装煤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附图2所示,散煤反向燃烧供热装置,包括炉顶盖1,炉腹2,炉条3,清灰通道4,底炉门5,散煤床6,点火煤块7,顶炉门8和装煤通道9。炉顶盖1包括呈正立圆台筒状侧壁,炉顶盖1侧壁开设进煤口,进煤口边缘和呈圆筒状装煤通道9出口边缘满焊连接,装煤通道9进口用顶炉门8密封。炉顶盖1底端面圆周和炉腹2顶端面圆周满焊连接。炉腹2内腔呈正立圆桶状,距离炉腹2内腔底面200mm~250mm高度水平布置炉条3。炉腹2侧壁底部开设助燃空气进口,助燃空气进口边缘和清灰通道4出口边缘满焊连接。清灰通道4中心轴线为水平线,清灰通道4中心轴线延长线和炉腹2中心轴线垂直相交,清灰通道4竖直截面呈矩形状,清灰通道4宽度为炉腹2内径0.5~0.6倍,清灰通道4内腔与炉条3以下炉腹2内腔相连通成为静压区。清灰通道4进口用底炉门5密封,底炉门5中心设置助燃空气通入口。清灰通道4进口端面和装煤通道9端面都在热风室前墙外壁面上。清灰通道4内腔顶面和炉条3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装煤通道9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夹角为30°~60°,装煤通道9内径80mm~100mm,装煤通道9中心轴线延长线和炉腹2中心轴线相交于散煤床6顶面中心。炉条3上方堆置散煤床6。穿过装煤通道9点火煤块7自然落入散煤床6顶面中心引燃煤燃烧反应。炉顶盖1呈正立圆台筒状、高度100mm~150mm,炉顶盖1底端面圆周和炉腹2顶端面圆周满焊连接,顶端面圆孔为离炉烟气排出口。炉顶盖1内壁面为热反射面,有助于维持散煤床6顶面燃烧温度。装煤通道9和炉腹2中心轴线延长线交点和炉条3顶面距离为0.7m~0.9m,炉腹2内腔呈正立圆桶状,炉腹2内腔高度1.2m~1.5m、内径0.9m~1.1m。炉腹2内腔高度1.2m~1.5m是在现有热风室顶墙高2.5m限制下,扣除混合室和换热单管所占空间高度后能利用的最大高度,同时考虑能装尽可能多燃煤的平衡结果,这样就能既保证一次性装煤,又满足当今农村劳动力市场需要。炉腹2内腔内径0.9m~1.1m,考虑了热风室可利用空间宽度1.4m,三者将固定床大横截面导致的温度场不均匀效应、壁面效应和漏斗效应等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炉条3上方的炉腹2内壁贴敷耐火砖层,耐火砖层高300mm~500mm,厚30mm~50mm。炉条3上燃烧后形成的灰渣团块先用倒T形钩子捣碎后沿炉条3缝隙自然下落到清灰通道4。由于散煤床6灰分含量低,燃烧后灰渣质地疏松,在清空炉条3上方灰渣团块后,散煤床6灰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炉条3缝隙自然落至炉腹2底部,用铁铲即可顺利铲出。清灰通道4可进行清灰操作和供应助燃空气,清灰通道4宽度为炉腹2内径0.5~0.6倍,清灰通道4内腔顶面和炉条3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清灰通道4中心轴线为水平线,清灰通道4中心轴线延长线和炉腹2中心轴线垂直相交,清灰通道4竖直截面呈矩形状。炉顶盖1内腔顶端面为离炉烟气排出口。炉顶盖1内腔侧面连接有装煤通道9,装煤通道9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夹角为30°~60°,装煤通道9内径80mm~100mm,加煤时操作工就无需进入到炉内,减少了操作工的工作量,降低了用工成本。炉顶盖1底端面和炉腹2内腔顶端面重合,炉腹2内腔下部开有清灰通道4,清灰通道4进口用底炉门5密封,底炉门5中心设置助燃空气通入口,同时方便清灰。燃烧装置加工装配顺序是:卷板冷加工出炉顶盖1、炉腹2两个部件的金属壳体;在炉顶盖1侧面加工出进煤口,再在炉腹2侧底面加工出助燃空气进口;加工出炉条3,炉条3材质为铸铁材料,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不变形,再将炉条3放入在炉腹2内腔。炉条3上方炉腹2内壁贴敷300mm~500mm高、30mm~50mm厚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散煤反向燃烧供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1.散煤反向燃烧供热装置,主要包括炉顶盖,炉腹,炉条,清灰通道,底炉门,散煤床,点火煤块,顶炉门和装煤通道,炉顶盖包括呈正立圆台筒状侧壁,炉顶盖侧壁开设进煤口,进煤口边缘和呈圆筒状装煤通道出口边缘满焊连接,装煤通道进口用顶炉门密封,炉顶盖底端面圆周和炉腹顶端面圆周满焊连接,炉腹内腔呈正立圆桶状,距离炉腹内腔底面200mm~250mm高度水平布置炉条,炉腹侧壁底部开设助燃空气进口,助燃空气进口边缘和清灰通道出口边缘满焊连接,清灰通道中心轴线为水平线,清灰通道中心轴线延长线和炉腹中心轴线垂直相交,清灰通道竖直截面呈矩形状,清灰通道宽度为炉腹内径0.5~0.6倍,清灰通道内腔与炉条以下炉腹内腔相连通成为静压区,清灰通道进口用底炉门密封,底炉门中心设置助燃空气通入口,清灰通道进口端面和装煤通道端面都在热风室前墙外壁面上,其特征在于:装煤通道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夹角为30°~60°,装煤通道内径80mm~100mm,装煤通道中心轴线延长线和炉腹中心轴线相交于散煤床顶面中心,炉条上方堆置散煤床,穿过装煤通道点火煤块自然落入散煤床顶面中心位置引燃煤燃烧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散煤反向燃烧供热装置,主要包括炉顶盖,炉腹,炉条,清灰通道,底炉门,散煤床,点火煤块,顶炉门和装煤通道,炉顶盖包括呈正立圆台筒状侧壁,炉顶盖侧壁开设进煤口,进煤口边缘和呈圆筒状装煤通道出口边缘满焊连接,装煤通道进口用顶炉门密封,炉顶盖底端面圆周和炉腹顶端面圆周满焊连接,炉腹内腔呈正立圆桶状,距离炉腹内腔底面200mm~250mm高度水平布置炉条,炉腹侧壁底部开设助燃空气进口,助燃空气进口边缘和清灰通道出口边缘满焊连接,清灰通道中心轴线为水平线,清灰通道中心轴线延长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元方胡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