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雨水收集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传统城市建设模式,道路处处是硬化路面,城市变得很“硬”,不会呼吸,暴雨天气容易产生城市内涝。城市排水设施落后,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调查发现,以市中心状元路主干道为例,该道路因排水设施不完善产生了许多危害和不利影响,具体有:①通过路面表层渗入路基结构内部的水分,由于排水不畅,长期滞留在路基,严重影响路基强度,造成路基冲刷,严重时还会形成唧泥或断裂等;②路面是沥青路面,使得沥青从集料表面脱落造成各种病害;③夜间行车,由于城市路表面水分,路表水面将会对车灯光线造成反射现象,这种反射现象会引起驾驶员的错觉,进而会影响道路行车安全;④城市道路路表积水问题可能使堵车现象变得更为严重;⑤雨水主要通过排水设施排走,无法渗透到地下,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雨水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收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及方法,将路面雨水通过横向排水和竖向排水的方式,加快了道路排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框、生物滞留带、生态沟、蓄水池、汇水总管、吸附池、净水组件和提升泵,所述净水组件连接所述提升泵,所述汇水总管与所述净水组件均连通所述蓄水池,所述生态沟与所述汇水总管之间设有排水盲管,所述生态沟内设有溢水井,所述溢水井内设有过滤筛板,所述过滤筛板上均匀分布有筛孔,所述溢水井与所述吸附池之间设有导流管,所述生物滞留带设于所述挡土框内,所述挡土框由所述挡土板围合而成,所述挡土板的顶面上分别设有灌浆凹槽和锚固杆,所述灌浆凹槽内设有贯通孔,所述锚固杆的一端穿出所述贯通孔,所述挡土板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挡土板的另一侧设有嵌槽,所述嵌槽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框、生物滞留带、生态沟、蓄水池、汇水总管、吸附池、净水组件和提升泵,所述净水组件连接所述提升泵,所述汇水总管与所述净水组件均连通所述蓄水池,所述生态沟与所述汇水总管之间设有排水盲管,所述生态沟内设有溢水井,所述溢水井内设有过滤筛板,所述过滤筛板上均匀分布有筛孔,所述溢水井与所述吸附池之间设有导流管,所述生物滞留带设于所述挡土框内,所述挡土框由所述挡土板围合而成,所述挡土板的顶面上分别设有灌浆凹槽和锚固杆,所述灌浆凹槽内设有贯通孔,所述锚固杆的一端穿出所述贯通孔,所述挡土板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挡土板的另一侧设有嵌槽,所述嵌槽与所述凸块相对应,所述吸附池内纵向分布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吸附池与所述蓄水池之间设有引流管,所述生物滞留带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覆土层、砂滤层、级配碎石层和砾石层,所述砾石层内设有排水导管,所述排水导管连通所述汇水总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组件包括物理过滤器和旋流分离器,所述物理过滤器连接所述旋流分离器,所述物理过滤器连通所述吸附池,所述旋流分离器连接所述提升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井的内壁上对称分布有支撑柱,所述过滤筛板的底面上对称分布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一侧设有卡口,所述卡口与所述支撑柱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沟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土层、透水砂层和卵石层,所述排水盲管设于所述卵石层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贯通孔之间的间距为50~60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外壁上设有防渗土工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