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模块以及检测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88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模块包括外壳组件以及检测模组。外壳组件由多个外壁围成,外壳组件上具有外壳进风口以及外壳出风口,外壳进风口以及外壳出风口设置在同一外壁上。检测模组包括风扇、激光发生装置、电路板,且风扇、激光发生装置、电路板组装在一起,且所述风扇与所述激光发生装置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激光发生装置包括激光头,检测模块内部具有检测点,激光头对准检测点,且激光头发射激光光线照射流经检测点的被检测气流。外壳进风口以及外壳出风口设置在同一外壁上,提高检测仪器组装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模块以及检测仪器
本技术涉及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模块以及检测仪器。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工业化产业迅猛发展,不断地促进着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业污染,严重影响自然环境以及人体健康。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质量情况,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粒子的各种检测仪器也不断被开发。检测仪器中通常包括检测各种污染物颗粒的各种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包括外壳,外壳上具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被检测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检测模块,并从出风口排出。检测模块是通过被检测气流中污染物颗粒的散射光线,根据光线的强度判断污染物颗粒浓度值。相关技术中,检测模块的外壳通常具有多个外壁,进风口与出风口一般设置在外壳的两个外壁上。由于进风口与出风口都需与外界连通,因此,检测仪器组装时,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的两个外壁必须同时贴近检测仪器的壳体组装,这就使得检测模块在检测仪器中的位置安置受限,导致检测仪器组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模块,减少检测模块在检测仪器中的位置安置限制,提高检测仪器组装便利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检测仪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外壳组件以及检测模组,所述外壳组件由多个外壁围成,所述外壳组件上具有外壳进风口以及外壳出风口,所述外壳进风口以及所述外壳出风口设置在同一所述外壁上,所述检测模组包括风扇、激光发生装置、电路板,且所述风扇、激光发生装置、电路板组装在一起,且所述风扇与所述激光发生装置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激光发生装置包括激光头,所述检测模块内部具有检测点,所述激光头对准所述检测点,且所述激光头发射激光光线照射流经所述检测点的被检测气流。进一步地,所述外壁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的若干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任意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外壳进风口以及外壳出风口设置在同一所述侧壁上。进一步地,若干所述侧壁在垂直于由所述顶壁指向所述底壁的方向的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不完全相同,所述外壳进风口以及所述外壳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投影的长度最长的所述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侧壁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围成矩形。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进风口和/或所述外壳出风口包括若干子风口。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子风口沿其所在侧壁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主壳,所述检测模组位于所述主壳内,所述主壳上具有主壳进风口以及主壳出风口,所述主壳进风口与所述外壳进风口相对,所述主壳出风口与所述外壳出风口相对。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对准所述主壳出风口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共同包覆所述主壳,且所述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为金属外壳,且二者电性连接。一种检测仪器,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模块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检测模块,外壳进风口以及外壳出风口设置在同一外壁上。进而使得检测模块组装入检测仪器时,只需要将设有外壳进风口以及外壳出风口的外壁靠近检测仪器壳体组装即可,减少了检测模块在检测仪器中的位置安置限制,提高检测仪器组装便利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检测模块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检测模块分解图。附图标记:1:外壳组件;1a:第一外壳;1b:第二外壳;11:外壳进风口;12:外壳出风口;13:顶壁;14:底壁;15:侧壁;2:主壳;21:主壳进风口;22:主壳出风口;23:中间板;24:侧壁;25:风道壁;26:第一收容空间;27:第二收容空间;28:第三收容空间;3:检测模组;31:风扇;32:激光发生装置;321:激光头;322:固定件;3221:检测空间;33:电路板;34:衬板;4:第一密封件;5:第二密封件;6:导电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仪器,包括壳体(未图示)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检测模块。参考图1以及图2,检测模块包括外壳组件1。外壳组件1由多个外壁围成,外壳组件1上具有外壳进风口11以及外壳出风口12。外壳进风口11与主壳进风口21相对,外壳出风口12与主壳出风口22相对。外壳进风口11以及外壳出风口12设置在同一外壁上。进而使得检测模块组装入检测仪器时,只需要将设有外壳进风口11以及外壳出风口12的外壁靠近检测仪器壳体组装即可,减少了检测模块在检测仪器中的位置安置限制,提高检测仪器组装便利性。外壳组件1的外壁包括顶壁13、与顶壁13相对的底壁14以及连接顶壁13与底壁14的若干侧壁15。当顶壁13与底壁14之间的距离小于任意相对的两个侧壁15之间的距离时,由于顶壁13与底壁14之间的距离较小,不利于风道的设置,因此优选将外壳进风口11以及外壳出风口12设置在同一侧壁15上。具体地,本实施例外壳组件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壳1a与第二外壳1b。第一外壳1a与第二外壳1b共同包覆主壳2。顶壁13即为第一外壳1a的顶壁,底壁14即为第二外壳1b的底壁。侧壁15由第一外壳1a与第二外壳1b的侧壁共同形成。外壳进风口11以及外壳出风口12具体设置在第一外壳1a的侧壁上。风道长度会影响气流的稳定性,为了使得气流足够稳定,风道需要具有一定的长度,对应的外壳进风口11与外壳出风口12也要保持一定长度的距离。因此,在若干侧壁15在垂直于由顶壁13指向底壁14的方向的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不完全相同时,优选,外壳进风口11以及外壳出风口12设置在投影的长度最长的侧壁15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为了使得检测模块更加便于组装,将其设计成立方体形状。因此,侧壁1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侧壁15在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围成矩形。外壳进风口11以及外壳出风口12位于矩形的长边所对应的侧壁15。检测模块进行检测时,需要达到一定通风量,才能够测量准确。因此,外壳进风口11以及外壳出风口12的尺寸越大越有利于测量。但是若外壳进风口11以及外壳出风口12尺寸过大会使得外壳组件1强度降低。因此为了尽量扩大通风量,同时又保障外壳组件1具有适当的强度,推荐外壳进风口11和/或外壳出风口12包括若干子风口。若各子风口排布过于密集,也会影响强度,而各侧壁15沿着其在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方向的空间足够充分。因此,更进一步地,为了更加有效地保障外壳组件1的强度,若干子风口沿其所在侧壁15在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具体地,本实施例外壳进风口11以及外壳出风口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检测模块以及检测仪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外壳组件以及检测模组,所述外壳组件由多个外壁围成,所述外壳组件上具有外壳进风口以及外壳出风口,所述外壳进风口以及所述外壳出风口设置在同一所述外壁上,所述检测模组包括风扇、激光发生装置、电路板,且所述风扇、激光发生装置、电路板组装在一起,且所述风扇与所述激光发生装置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激光发生装置包括激光头,所述检测模块内部具有检测点,所述激光头对准所述检测点,且所述激光头发射激光光线照射流经所述检测点的被检测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外壳组件以及检测模组,所述外壳组件由多个外壁围成,所述外壳组件上具有外壳进风口以及外壳出风口,所述外壳进风口以及所述外壳出风口设置在同一所述外壁上,所述检测模组包括风扇、激光发生装置、电路板,且所述风扇、激光发生装置、电路板组装在一起,且所述风扇与所述激光发生装置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激光发生装置包括激光头,所述检测模块内部具有检测点,所述激光头对准所述检测点,且所述激光头发射激光光线照射流经所述检测点的被检测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的若干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任意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外壳进风口以及外壳出风口设置在同一所述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侧壁在垂直于由所述顶壁指向所述底壁的方向的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不完全相同,所述外壳进风口以及所述外壳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投影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理郝斐刘朝张俊季常珊任明琪张喆付鹏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联络互动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