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半导体发光亮度的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55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半导体发光亮度的照明灯,包括底座、蛇型管和照明控制端;底座由第一咬合片和第二咬合片组成,第一咬合片和第二咬合片中端均设置有伸出端,且伸出端均设置有镶嵌孔,伸出端相互贴合,固定杆外套设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两端设置有直线型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蛇型管一端连接底座,另一端连接照明控制端,照明控住端内部设置有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由RMS电压控制器、半导体发热管、可控硅调光器和照明灯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相互咬合的底座和可以改变旋转方向的蛇型管,且设置有RMS电压控制器和可控硅调光器,从而改变照明灯的亮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科学合理,构造简单,适合现在都市人的需求,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半导体发光亮度的照明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灯,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半导体发光亮度的照明灯,涉及智能控制照明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人们在生活起居等更方面都要求有智能化的设备为生活提供更多的便捷性;床头灯是因它用于床头而得名,有固定式和可移动式两类。可满足躺靠在床头读书报用光的需要。可以说是现代家庭卧室中的一颗“夜明珠”。而床头照明的亮度调节一直是现在人们难以解决的问题;半导体的出现为这种情况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硅作为组常见的半导体,已经应用在了可控硅调光器的制造上,可控硅调光器的出现也为智能调光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先有照明灯难以智能控制发光亮度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半导体发光亮度的照明灯,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制半导体发光亮度的照明灯,包括底座、蛇型管和照明控制端;所述底座由第一咬合片和第二咬合片组成,所述第一咬合片和所述第二咬合片中端均设置有伸出端,且所述伸出端均设置有镶嵌孔,所述伸出端相互贴合,所述镶嵌孔由一个固定杆穿过,所述固定杆外套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两端设置有直线型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贴合所述第一咬合片和所述第二咬合片内侧;所述蛇型管一端连接底座,另一端连接照明控制端,所述照明控住端内部设置有照明控制系统,所述照明控制系统由RMS电压控制器、半导体发热管、可控硅调光器和照明灯组成;所述蓄电池、RMS电压控制器、半导体发热管、可控硅调光器和照明灯彼此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RMS电压控制器孔子通过改变电压可以改变半导体发热管电流大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控硅调光器由主回路、触发回路、控制回路和反馈系统等组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咬合片和所述第二咬合片由热塑性低的材料构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蛇型管内部电性连接蓄电池。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咬合片和所述第二咬合片内部呈中空状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可安装在所述第一咬合片或者所述第二咬合片中空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相互咬合的底座和可以改变旋转方向的蛇型管,且设置有RMS电压控制器和可控硅调光器,从而改变照明灯的亮度,本技术具有设计科学合理,构造简单,适合现在都市人的需求,适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智能控制半导体发光亮度的照明灯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照明控制系统工作图;图3为本技术可控硅调光器组成图;图4为可控硅调光器电压输入输出模型;图中:1、底座;2、蛇型管;3、伸出端;4、第一咬合片;5、第二咬合片;6、扭转弹簧;7、固定杆;8、镶嵌孔;10、照明控制系统;101、RMS电压控制器;102、半导体发热管;103、可控硅调光器;104、照明灯;105、蓄电池;61、第一端部;62、第二端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制半导体发光亮度的照明灯,包括底座1、蛇型管2和照明控制端;其特征在于:底座1由第一咬合片4和第二咬合片5组成,第一咬合片4和第二咬合片5中端均设置有伸出端3,且伸出端3均设置有镶嵌孔8,伸出端3相互贴合,镶嵌孔8由一个固定杆7穿过,固定杆7外套设有扭转弹簧6,扭转弹簧6两端设置有直线型的第一端部61和第二端部62,第一端部61和第二端部62贴合第一咬合片4和第二咬合片5内侧,上述结构给照明灯104提供了一个可以咬合固定的功能,且蛇型管2可以控制照明灯104的照明方向;蛇型管2一端连接底座1,另一端连接照明控制端,照明控住端内部设置有照明控制系统10,照明控制系统10由RMS电压控制器101、半导体发热管102、可控硅调光器103和照明灯104组成;蓄电池105为照明控制系统10提供能源、RMS电压控制器101控制经过电路的电压、半导体发热管102为可控硅调光器提供热能,热能的改变可以控制可控硅调光器103的电阻大小,电阻大小和电流大小成反比的关系,从而通过可控硅调光器103控制照明灯104的亮度,,可控硅调光器103和照明灯104彼此电性连接。进一步的,RMS电压控制器101孔子通过改变电压可以改变半导体发热管102电流大小。进一步的,可控硅调光器103由主回路、触发回路、控制回路和反馈系统等组成,主回路:由双向或单向反并联的可控硅串接在光源回路中组成。输入后是交流正弦波,通过可控硅输出的是缺角移相的正弦波。由图4可见,该波形中必然含有高次谐波,会产生无线电干扰;其次,它的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与导通角呈非线性关系;触发回路:有半导体分立元件组成的弛张振荡器和触发二极管组成的单片集成触发器等多种。它必须产生与输入电压在每个周期中的移相导通角同步需要的触发脉冲,具有一定的触发功率,达到触发可靠的目的;控制回路:除常用的手控外,还有光电控制、音控、程序控制和反馈控制等多种控制触发回路;反馈系统:为了达到恒压、恒流、短路保护等目的,采用闭环保护措施,形成反馈系统,以满足不同的质量要求。进一步的,第一咬合片和第二咬合片5由热塑性低的材料构成。进一步的,蛇型管2内部电性连接蓄电池105。进一步的,第一咬合片4和第二咬合片5内部呈中空状态。进一步的,蓄电池105可安装在第一咬合片4或者第二咬合片5中空内部。具体原理:本技术,通过设置相互咬合的底座,且在第一咬合片和第二咬合片之间设置扭转弹簧,可以将此种照明灯放置在床头柜或者床头角等边缘处,通过设置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由RMS电压控制器、半导体发热管、可控硅调光器和照明灯组成,RMS电压控制器可以控制增加或者降低本身的电压,由此从蓄电池通往在半导体发热管的电流大小也将随之改变,电流大小的改变从而控制可控硅调光器电压大小,可控硅调光器由主回路、触发回路、控制回路和反馈系统等组成。主回路:由双向或单向反并联的可控硅串接在光源回路中组成。输入后是交流正弦波,通过可控硅输出的是缺角移相的正弦波。由图4可见,该波形中必然含有高次谐波,会产生无线电干扰;其次,它的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与导通角呈非线性关系;触发回路:有半导体分立元件组成的弛张振荡器和触发二极管组成的单片集成触发器等多种。它必须产生与输入电压在每个周期中的移相导通角同步需要的触发脉冲,具有一定的触发功率,达到触发可靠的目的;控制回路:除常用的手控外,还有光电控制、音控、程序控制和反馈控制等多种控制触发回路;反馈系统:为了达到恒压、恒流、短路保护等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控制半导体发光亮度的照明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制半导体发光亮度的照明灯,包括底座(1)、蛇型管(2)和照明控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由第一咬合片(4)和第二咬合片(5)组成,所述第一咬合片(4)和所述第二咬合片(5)中端均设置有伸出端(3),且所述伸出端(3)均设置有镶嵌孔(8),所述伸出端(3)相互贴合,所述镶嵌孔(8)由一个固定杆(7)穿过,所述固定杆(7)外套设有扭转弹簧(6),所述扭转弹簧(6)两端设置有直线型的第一端部(61)和第二端部(62),所述第一端部(61)和所述第二端部(62)贴合所述第一咬合片(4)和所述第二咬合片(5)内侧;所述蛇型管(2)一端连接底座(1),另一端连接照明控制端,所述照明控住端内部设置有照明控制系统(10),所述照明控制系统(10)由RMS电压控制器(101)、半导体发热管(102)、可控硅调光器(103)和照明灯(104)组成;蓄电池(105)为照明控制系统(10)提供能源,所述蓄电池(105)、RMS电压控制器(101)、半导体发热管(102)、可控硅调光器(103)和照明灯(104)彼此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半导体发光亮度的照明灯,包括底座(1)、蛇型管(2)和照明控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由第一咬合片(4)和第二咬合片(5)组成,所述第一咬合片(4)和所述第二咬合片(5)中端均设置有伸出端(3),且所述伸出端(3)均设置有镶嵌孔(8),所述伸出端(3)相互贴合,所述镶嵌孔(8)由一个固定杆(7)穿过,所述固定杆(7)外套设有扭转弹簧(6),所述扭转弹簧(6)两端设置有直线型的第一端部(61)和第二端部(62),所述第一端部(61)和所述第二端部(62)贴合所述第一咬合片(4)和所述第二咬合片(5)内侧;所述蛇型管(2)一端连接底座(1),另一端连接照明控制端,所述照明控住端内部设置有照明控制系统(10),所述照明控制系统(10)由RMS电压控制器(101)、半导体发热管(102)、可控硅调光器(103)和照明灯(104)组成;蓄电池(105)为照明控制系统(10)提供能源,所述蓄电池(105)、RMS电压控制器(101)、半导体发热管(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峰
申请(专利权)人:善研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