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无胶封卷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276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式无胶封卷尾装置,包括有多组并排布置的封尾机构和一个驱动单元,每组所述封尾机构均包括封尾夹和连接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为转轴驱动,其中,多组所述封尾机构的连接单元均与驱动单元相传动配合,所述驱动单元往复转动以带动多个连接单元摆动,并且随各个所述连接单元相摆动以带动相应的封尾夹开合;通过驱动单元往复转动以带动多个连接单元摆动的方式,使得各封尾夹随相应的连接单元的摆动实现开合,进而实现对卷筒的夹合封尾,达到了一个驱动单元同时驱动多组封尾夹同时开合的效果。

A new type of non adhesive seal coi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ungapped seal coil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sealing mechanism and a driving unit with multiple sets of side arrangement, each of which consists of a tail clamp and a connecting unit. The driving unit is driven by a rotating shaft, in which the connecting units of a number of set tail mechanisms are all driven by the driving unit. In addition, the driving unit rotates and turns to drive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 units to swing, and as each of the connection units wobble to drive the corresponding sealing clamp to open, and the driving unit is rotated to drive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 units to swing, so that each tail clip is realized with the sw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nection unit. The clamping and closing of the reel can achieve a driving unit and drive the closure of multiple clips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无胶封卷尾装置
本技术涉及卷状材料的生产加工设备,更具体地是卫生纸卷的生产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式无胶封卷尾装置。
技术介绍
卷筒是将幅状材料进行收卷加工而形成的卷状材料,常见的有卫生纸卷筒、塑料卷等形式。以卫生纸卷筒为例,现有的此类卷筒为了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保持卷筒的稳定性,需要在卷筒的尾端进行封卷,使其不会散开。现有的卷筒在收卷后会在尾端使用胶水黏合进行封尾,以保持卷筒的稳定性,采用胶水粘合的封尾方式有以下三个缺点:第一,在使用前将卷尾撕开的过程中会破坏与尾端相黏合的卷筒外圈,使尾端的一部分不能正常使用;第二,由于胶水有一定的渗透性,一些情况下往往会黏住内层的纸,造成用户需要撕去多层才能使用,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操作不方便;第三,在现有的卷筒尾端封尾中要使用大量的胶水,不仅需要增加额外的材料成本,而且胶水是一种化学合成材料,具有一定的有害成分,而且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无论是在生产过程中或者使用时均会对工人或者用户的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并且大量胶水的使用不利于环保。基于上述原因,本申请人于2015.11.12提交了名称为“一种卷筒无胶环保封尾的方法及卷筒”的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号为CN105293196A,公开日为2016.02.03。具体地,利用机械压合的方式对卷筒尾端进行压合,其过程无需采用胶水。然而申请人在该专利中仅公开了其加工的方法,并未公开实现该方法的具体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调节简便快捷、稳定性好的特点的新式无胶封卷尾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式无胶封卷尾装置,包括有多组并排布置的封尾机构和一个驱动单元,每组所述封尾机构均包括封尾夹和连接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为转轴驱动,其中,多组所述封尾机构的连接单元均与驱动单元相传动配合,所述驱动单元往复转动以带动多个连接单元摆动,并且随各个所述连接单元相摆动以带动相应的封尾夹开合。进一步,所述连接单元为具有伸缩缓冲的连接单元。进一步,各个所述连接单元分别调节相对应的封尾夹闭合时的夹紧力度。进一步,每个所述封尾夹包括有机架、两相互铰接的钳臂、两相互铰接的连杆和两夹模,其中,所述两夹模分别设置于两钳臂的头部;两钳臂之间通过固定在机架上的销轴相互铰接,两钳臂的尾端分别与两连杆一一对应铰接,并且还在两连杆之间的铰接点处连接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通过安装于机架上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单元的两端分别与钳臂和驱动单元相铰接,其中,当往复转动所述驱动单元带动连接单元相摆动,以使连接单元与钳臂及连杆相传动,从而带动两夹模相向移动以实现两夹模相互开合。进一步,所述通过伸缩所述连接单元以增减两夹模之间的夹紧力度。进一步,还包括有沿封尾机构排列方向延伸的安装梁,其中,多组所述封尾机构的机架均并排固定于安装梁上。进一步,还包括有沿封尾机构排列方向延伸的支撑梁,其中,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多组并排布置的支撑组件,每组支撑组件均包括滚轮架以及多个安装于滚轮架上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位于驱动单元一侧且各支撑轮周面与驱动单元的轴面相抵触。进一步,还包括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第一拉杆,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拉杆分别与机架和支撑梁相配合连接。进一步,还包括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第二拉杆,其中,所述第二拉杆分别与安装梁和支撑梁相配合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驱动单元往复转动以带动多个连接单元摆动的方式,使得各封尾夹随相应的连接单元的摆动实现开合,进而实现对卷筒的夹合封尾,达到了一个驱动单元同时驱动多组封尾夹同时开合的效果,另外,通过调节驱动单元的转动角度以实现对多组封尾夹的开合幅度进行调节;其次,通过连接单元对封尾夹闭合动作的伸缩缓冲的作用,从而大幅度降低多组封尾机构的闭合时对驱动单元的冲击,同时,操作人员可根据各组封尾机构的夹合情况进行对连接单元进行单独的伸缩调节,从而实现对封尾夹夹紧力度的调节,进而以保证封尾机构的稳定性以提升封尾夹夹合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封卷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A。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封卷尾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封尾机构和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封尾夹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封卷尾装置的剖视图。其中,1-封尾机构,11-封尾夹,111-机架,112-钳臂,113-连杆,114-夹模,115-升降滑块,12-连接单元,2-驱动单元,3-安装梁,4-支撑梁,41-滚轮架,42-支撑轮,5-第一拉杆,6-第二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式无胶封卷尾装置,包括有多组沿并排布置的封尾机构1和驱动单元2,其中,每组封尾机构1均包括封尾夹11和连接单元12。所述驱动单元2为转轴驱动,其中,多组所述封尾机构1的连接单元12均与驱动单元2相传动配合,所述驱动单元2往复转动以带动多个连接单元12摆动,并且随各个所述连接单元12相摆动以带动相应的封尾夹11开合;各个所述连接单元12分别调节相对应的封尾夹11闭合时的夹紧力度。参见附图3和附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封尾夹11包括有机架111、两相互铰接的钳臂112、两相互铰接的连杆113和两夹模114,其中,两夹模114分别设置于两钳臂112的头部,两钳臂112之间通过固定在机架111上的销轴相互铰接,两钳臂112的尾端分别与两连杆113一一对应铰接,并且还在两连杆113之间的铰接点处连接有升降滑块115,升降滑块115通过安装于机架111上的导轨滑动连接。参见附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夹模114与钳臂112连接关系,在两钳臂112的头部均成型有夹模安装座,其中,夹模安装座与两夹模114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并且夹模安装座在外侧面螺纹连接由多个调节螺栓,该多个调节螺栓沿夹模安装座的宽度方向布置并贯穿夹模安装座对两夹模114顶压以调节两夹模114之间的平行度。具体地,当两夹模114闭合时,若两夹模114之间出现局部的缝隙时,旋转对应分析位置处的调节螺栓,从而调节夹模114之间的平行度以消除两者之间的缝隙。其次,在两夹模114的内侧面顶端均成形有凸出的夹嘴,并且两夹模114上的夹嘴均成型有相互啮合的细齿,从而提高封尾夹11夹合的压强是卷尾压合的更紧密可靠。参见附图3和附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2为转轴驱动(由伺服电机驱动其往复转动),连接单元12为气缸或液压缸等伸缩元件;连接单元12的两端分别与钳臂112和驱动单元2相铰接(为了便于理解,每组封尾机构1的连接单元12的伸缩端与钳臂112相铰接且连接单元12另一端与驱动单元2的轴面上预设有连接块相铰接),从而在驱动单元2的往复转动的驱动下使多组封尾机构1的连接单元12进行同步摆动,其中,当往复转动驱动单元2带动连接单元12相摆动,以使连接单元12与钳臂112及连接相传动,从而带动两夹模114相向移动,进而实现了两夹模114相互开合以起到对卷筒夹合封尾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当驱动单元2沿逆时针转动时,两夹模114相闭合以对输送至封尾机构1处的卷筒进行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式无胶封卷尾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无胶封卷尾装置,包括有多组并排布置的封尾机构(1)和一个驱动单元(2),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封尾机构(1)均包括封尾夹(11)和连接单元(12);所述驱动单元(2)为转轴驱动,其中,多组所述封尾机构(1)的连接单元(12)均与驱动单元(2)相传动配合,所述驱动单元(2)往复转动以带动多个连接单元(12)摆动,并且随各个所述连接单元(12)相摆动以带动相应的封尾夹(11)开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无胶封卷尾装置,包括有多组并排布置的封尾机构(1)和一个驱动单元(2),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封尾机构(1)均包括封尾夹(11)和连接单元(12);所述驱动单元(2)为转轴驱动,其中,多组所述封尾机构(1)的连接单元(12)均与驱动单元(2)相传动配合,所述驱动单元(2)往复转动以带动多个连接单元(12)摆动,并且随各个所述连接单元(12)相摆动以带动相应的封尾夹(11)开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无胶封卷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12)为具有伸缩缓冲的连接单元(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式无胶封卷尾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连接单元(12)分别调节相对应的封尾夹(11)闭合时的夹紧力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式无胶封卷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封尾夹(11)包括有机架(111)、两相互铰接的钳臂(112)、两相互铰接的连杆(113)和两夹模(114),其中,所述两夹模(114)分别设置于两钳臂(112)的头部;两钳臂(112)之间通过固定在机架(111)上的销轴相互铰接,两钳臂(112)的尾端分别与两连杆(113)一一对应铰接,并且还在两连杆(113)之间的铰接点处连接有升降滑块(115),所述升降滑块(115)通过安装于机架(111)上的导轨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德昌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