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组件及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2439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组件及车轮。轮毂组件,包括轮圈和轮毂本体;轮毂本体由热塑性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并在成型过程中与轮圈连接成一体;轮圈包括与轮毂本体贴附的壁面,壁面包括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第一台阶面相对于第三台阶面下沉设置,第二台阶面分别连接第一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以在壁面上形成台阶结构;轮毂本体在成型时分别贴附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从而与轮圈的壁面卡紧配合。由于台阶结构的存在,使得壁面能够在轮毂本体冷却收缩时钩住轮毂本体,进而能够防止轮毂本体产生变形,从而增加了轮毂组件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轮包括上述轮毂组件,从而具有结构强度高的优点。

A wheel hub assembly and wheel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hub assembly and wheels. The hub assembly consists of a wheel ring and a wheel hub; the hub body is molded into a thermoplastic plastic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ring during the forming process; the ring includes a wall attached to the hub of the wheel, and the wall includes the first step surface, the second step surface, and the third step surface; the first step is opposite to the third step face. The second step surfac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tep surface and the third step surface to form the step structure on the wall surface, and the hub body is attached to the first step surface, the second step surface and the third step surface respectively, so as to fit the wall of the wheel tightly.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step structure, the wall can hook the hub body during the cooling and contraction of the hub body, and then prevent the wheel hub from producing deformation, thus increasing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hub assembly. The wheel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the hub assembly, thereby having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ructural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组件及车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毂组件及车轮。
技术介绍
诸如自行车、三轮车等的轮式交通工具广泛使用在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轮式交通工具的车轮与其行驶品质息息相关。以自行车为例,现有技术中的车轮一般为橡胶空心胎体套设在金属轮毂上,金属轮毂包括金属花毂、金属轮圈和金属辐条,导致车轮的重量较重。如果车轮过于沉重,会降低骑行过程的舒适感。为降低车轮重量,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车轮,其由预成型金属轮圈和注塑成型的辐条组成。虽然这样的设计能够降低车轮的重量,但金属轮圈与注塑成型的辐条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却无法保证,导致车轮的结构强度不高。本领域需要一种结构强度高的轮毂组件及车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组件,其具有重量轻且结构强度高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轮,该车轮包括上述轮毂组件,从而具有重量轻且结构强度高的优点。为实现所述目的的轮毂组件,包括金属材质的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组件还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由注塑工艺成型并与所述轮圈连接成一体;所述轮圈包括与所述轮毂本体贴附的壁面,所述壁面包括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相对于所述第三台阶面下沉设置,所述第二台阶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第三台阶面,以在所述壁面上形成台阶结构;所述轮毂本体在成型时分别贴附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和所述第三台阶面,从而与所述轮圈的所述壁面卡紧配合。所述的轮毂组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和所述第三台阶面均为沿所述轮圈的周向延伸的连续的环形面,从而形成环状的所述台阶结构。所述的轮毂组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第一台阶面沿所述轮圈的径向延伸至与所述轮圈的外缘端面相接续,以使所述台阶结构形成在所述轮圈的外缘处。所述的轮毂组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所述的轮毂组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环形的所述第一台阶面与环形的所述第三台阶面共中心轴线。所述的轮毂组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轮毂本体包括外圈部、内圈部、连接部和辐条部;所述外圈部设置在所述轮圈在径向上的外侧,所述内圈部设置在所述轮圈在径向上的内侧,并与所述壁面贴附;所述轮圈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轮圈在径向上的内侧和外侧;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通孔并且分别连接所述外圈部和所述内圈部,以使所述外圈部和所述内圈部夹紧所述轮圈;所述辐条部位于所述轮圈在径向上的内侧,并与所述内圈部连接,从而支撑所述内圈部。所述的轮毂组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外圈部为连续的环状结构。所述的轮毂组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内圈部为连续的环状结构。所述的轮毂组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轮毂组件还包括花毂,所述花毂在所述轮毂本体成型的过程中与所述辐条部连接成一体,并被所述辐条部固定在所述轮圈的中心位置。为实现所述目的的车轮,包括轮胎和轮轴,所述车轮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轮毂组件。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组件,包括轮圈和轮毂本体;轮毂本体由热塑性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并在成型过程中与轮圈连接成一体;轮圈包括与轮毂本体贴附的壁面,壁面包括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第一台阶面相对于第三台阶面下沉设置,第二台阶面分别连接第一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以在壁面上形成台阶结构;轮毂本体在成型时分别贴附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从而与轮圈的壁面卡紧配合。由于台阶结构的存在,使得壁面能够在轮毂本体冷却收缩时钩住轮毂本体,进而能够防止轮毂本体产生变形,从而增加了轮毂组件的结构强度。此外,轮毂本体由热塑性塑料一体注塑成型,也显著降低了轮毂组件的重量。本技术提供的车轮包括上述轮毂组件,从而具有重量轻且结构强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为本技术中轮毂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轮圈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轮圈的截面图,显示了环状的台阶结构;图4为本技术中轮毂组件沿径向的截面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中轮毂组件剖面图,显示了通孔;图7为本技术中轮圈的截面图,显示了环状的台阶结构;图8为本技术中轮圈的示意图,显示了通孔为多个圆形孔;图9为图8中轮圈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中轮圈的示意图,显示了通孔为长条状孔;图11为图10中轮圈的俯视图;图12为本技术中轮圈的示意图,显示了通孔为单一的矩形孔;图13为图12中轮圈的俯视图;图14为本技术中轮圈的示意图,显示了通孔为多个三角形孔;图15为图14中轮圈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图1至图15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技术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诸如自行车、三轮车等的轮式交通工具的车轮可包括如图1所示的轮毂组件9,该车轮还可包括轮胎和轮轴。轮毂组件9包括轮圈93和轮毂本体91;轮毂本体91由热塑性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并在成型过程中与轮圈93连成一体。如图2、3所示,轮圈93为环形凹槽状的结构;轮胎可以是空心的橡胶胎,也可以是实心的橡胶胎,轮胎卡装在轮圈93径向上的外侧。如图5、6所示,轮圈93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状凸起9303,以增大轮胎在轮圈93内的摩擦力。车轮的安装过程,以自行车为例,可把车轮的轮轴安装在自行车的车叉的轴承上,即可完成车轮的安装。在车轮行进的过中,轮毂本体91保持旋转并起到支撑轮胎的作用。为了增大轮圈93与轮毂本体91结合的紧密程度,如图7所示并结合图4、5、6,轮圈93包括与轮毂本体91贴附的壁面931,壁面931包括第一台阶面931a、第二台阶面931b和第三台阶面931c;第一台阶面931a相对于第三台阶面931c下沉设置,第二台阶面931b分别连接第一台阶面931a和第三台阶面931c,以在壁面931上形成台阶结构9310;轮毂本体91在成型时分别贴附第一台阶面931a、第二台阶面931b和第三台阶面931c,从而与轮圈93的壁面931卡紧配合。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轮毂本体91填充由第一台阶面931a和第二台阶面931b限定的空间。由于台阶结构9310的存在,使得壁面931能够在轮毂本体91冷却收缩时钩住轮毂本体91,进而能够防止轮毂本体91产生变形,从而增加了轮毂组件9的结构强度。台阶结构9310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下沉式结构,还可以是凸起状结构(附图未示出),该凸起状结构的顶部平面为第三台阶面,底部平面为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位于第一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之间,并且分别过渡连接第一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继续参考图2、3,第一台阶面931a、第二台阶面931b和第三台阶面931c均为沿轮圈93的周向延伸的连续的环形面,从而形成环状的台阶结构9310。在该实施例中,环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轮毂组件及车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组件,包括金属材质的轮圈(9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组件(9)还包括轮毂本体(91);所述轮毂本体(91)由注塑工艺成型并与所述轮圈(93)连接成一体;所述轮圈(93)包括与所述轮毂本体(91)贴附的壁面(931),所述壁面(931)包括第一台阶面(931a)、第二台阶面(931b)和第三台阶面(931c);所述第一台阶面(931a)相对于所述第三台阶面(931c)下沉设置,所述第二台阶面(931b)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面(931a)和所述第三台阶面(931c),以在所述壁面(931)上形成台阶结构(9310);所述轮毂本体(91)在成型时分别贴附所述第一台阶面(931a)、所述第二台阶面(931b)和所述第三台阶面(931c),从而与所述轮圈(93)的所述壁面(931)卡紧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组件,包括金属材质的轮圈(9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组件(9)还包括轮毂本体(91);所述轮毂本体(91)由注塑工艺成型并与所述轮圈(93)连接成一体;所述轮圈(93)包括与所述轮毂本体(91)贴附的壁面(931),所述壁面(931)包括第一台阶面(931a)、第二台阶面(931b)和第三台阶面(931c);所述第一台阶面(931a)相对于所述第三台阶面(931c)下沉设置,所述第二台阶面(931b)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面(931a)和所述第三台阶面(931c),以在所述壁面(931)上形成台阶结构(9310);所述轮毂本体(91)在成型时分别贴附所述第一台阶面(931a)、所述第二台阶面(931b)和所述第三台阶面(931c),从而与所述轮圈(93)的所述壁面(931)卡紧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面(931a)、所述第二台阶面(931b)和所述第三台阶面(931c)均为沿所述轮圈(93)的周向延伸的连续的环形面,从而形成环状的所述台阶结构(93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面(931a)沿所述轮圈(93)的径向延伸至与所述轮圈(93)的外缘端面(932)相接续,以使所述台阶结构(9310)形成在所述轮圈(93)的外缘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面(931a)与所述第二台阶面(931b)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生乐俊孙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