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凤玲专利>正文

医疗用破碎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2224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破碎一体化装置,包括破碎室、固液分离室、研磨室、固气分离室以及回收水处理室。通过将破碎室、固液分离室、研磨室和固气分离室的具体设置方式进行详细设计,使得在药品破碎的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成品的量不会被损耗。通过对回收水处理室进行了具体设置,使得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得到了回收和再利用,使得生产过程真正实现了零污染。

Integrated device for medical breakag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dical crushing integrated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rushing chamber, a solid-liquid separation chamber, a grinding chamber, a solid gas separation chamber and a recycling water treatment chamber. The detailed design of the crushing chamber, the solid liquid separation chamber, the grinding chamber and the solid gas separation chamber is carried out in detail, which mak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mproved in the process of drug breakage and ensures that the quantity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will not be lost. Through the concrete setting of the recovery water treatment room, the waste water produc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recovered and reused, which mak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ruly zero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疗用破碎一体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和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用破碎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医疗行业和制药行业,破碎是比较常规的操作,但是目前采用的破碎设备仅仅能够起到破碎或破碎+研磨的作用。在破碎的过程中需要对破碎部件进行冷却,同时也为了使得待破碎的物料能够更加容易被破碎,一般的想法会添加水,但是添加了水之后,水会与物料混合,对水和物料的后期分离也是比较复杂的步骤,并且处理了之后的水还需要进行回收再利用处理,因此目前一般采用其他的冷却方式,但是其他的冷却方式成本较高,如何找到一种成本不是很高,但是效率还不受影响的处理方式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管是否参杂了水分,物料在处理过程中都会产生水分,而常规的烘干方式需要另外增加设备,并且烘干效果不是很好,从而容易在研磨过程中降低研磨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提出一种医疗用破碎一体化装置。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医疗用破碎一体化装置,包括破碎室、固液分离室、研磨室、固气分离室以及回收水处理室。所述破碎室包括破碎室外壳、破碎室入口、物料入口、破碎辊、破碎刀、高压水喷嘴、支撑架以及破碎室出口;所述破碎室外壳为中空立方体结构,在其顶部中央设置有破碎室入口,所述破碎室入口为漏斗形状,所述漏斗形状上半部设置在破碎室外壳外部,下半部设置在破碎室外壳内部,在破碎室入口正下方设置有破碎辊,在破碎辊上均匀布设有弧形破碎刀,所述破碎辊通过支撑架固设于破碎室外壳底部,并通过设置于支承架上的轴承和电机而旋转,在所述破碎室外壳内侧壁上部设置有高压水喷嘴,所述高压水喷嘴水平设置,均朝向物料入口的位置喷射高压水雾,在破碎室外壳底部一侧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破碎室出口。所述固液分离室包括分离外室、分离内室、旋转轴、分离室入口、锥形块、内室出料口、外室出水口以及出口挡板;所述分离外室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分离内室为中空圆台体结构,所述分离内室侧壁为密布通孔结构设置,所述分离室入口为上部竖直管状下部倒置漏斗形,上部与所述破碎室出口相连通,下部设置于所述分离内室中央,在所述分离室入口正下方设置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设置为锥顶向上的圆锥体结构,在所述锥形块正下方固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底端与所述分离内室底部中央固接,所述分离内室、旋转轴以及锥形块均以旋转轴为轴进行旋转;在分离内室底部外侧设置有内室出料口(所述内室出料口为圆环形),在所述内室出料口底部设置有倒置漏斗形的通道,在通道底部设置有出口挡板,用于控制通道开口的开闭;在所述分离外室侧壁的最底端设置有外室出水口。所述研磨室包括研磨柱、研磨外腔、成品收集箱、内研磨杆、外研磨杆、热风入口、出风口以及热风机;所述研磨柱为实心圆台体结构,所述研磨外腔为中空圆台体结构,所述成品收集箱为倒置中空圆台体结构,所述研磨外腔设置在研磨柱外部,所述成品收集箱设置在研磨外腔底部,所述研磨柱与所述研磨外腔为同轴,所述成品收集箱与所述研磨外腔为同底,所述研磨柱外壁设置有内研磨杆,所述研磨外腔内壁设置有外研磨杆,所述内研磨杆和外研磨杆交替水平设置,在所述研磨外腔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研磨外腔侧壁的中下部设置有热风入口,所述热风入口与热风机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固气分离室包括分离室外壳、主管道、布袋、螺旋桨叶片、旋转杆、旋转支杆、主管道入口、尘体收集箱以及烟气出口;所述分离室外壳为下部中空圆柱体上部中空圆台体结构,在分离室外壳内横向设置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为扁平中空圆柱体结构,在所述主管道上竖直向上设置有多个布袋,在布袋内部竖直设置有贯穿布袋和主管道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贯穿主管道部分设置有螺旋桨叶片,所述旋转杆贯穿布袋部分设置有多个旋转支杆,所述旋转杆、旋转支杆以及螺旋桨叶片均能够以旋转杆为轴旋转,在所述主管道底部中央设置有主管道入口,所述主管道入口通过管道与研磨室的所述出风口相连通,在主管道底部设置有尘体收集箱,用于收集从布袋中收集到的尘体,所述分离室外壳顶部中央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回收水处理室包括初级过滤管、二级过滤室、混合腔、絮凝室以及回收水储存箱;所述初级过滤管包括入水口、竖直管体、一级过滤板、二级过滤板、初级杂泥收集箱以及收缩管,所述入水口设置在竖直管体顶端,通过管道与固液分离室的所述外室出水口连通,所述一级过滤板和二级过滤板均倾斜设置在竖直管体内,且在二者倾斜向下端的竖直管体外侧壁上设置有初级杂泥收集箱,所述收缩管设置在所述竖直管体下部,为倒置漏斗形;所述二级过滤室包括过滤室外壳、过滤室入口、一级倾斜过滤网、二级倾斜过滤网、一级杂泥收集箱、二级杂泥收集箱以及二级过滤室出水口;所述一级倾斜过滤网以左高右低的形式倾斜设置,在其上方左侧的过滤室外壳顶面设置有过滤室入口,所述过滤室入口与所述收缩管底部连通,在所述一级倾斜过滤网的右侧终端的过滤室外壳外部设置有一级杂泥收集箱,所述二级倾斜过滤网设置在一级倾斜过滤网的下方且以右高左低的形式倾斜设置,在所述二级倾斜过滤网的左侧终端的过滤室外壳外部设置有二级杂泥收集箱,在二级倾斜过滤网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向下凹陷的二级过滤室出水口;所述混合腔包括混合腔外壳、混合腔入水口、絮凝剂加入口、中心管和负压腔;所述混合腔入水口设置在混合腔外壳的顶部,与所述二级过滤室出水口连通,所述絮凝剂加入口设置在絮凝腔外壳侧壁上部,用于加入絮凝剂,所述中心管设置在混合腔外壳底部,且在中心管顶部和侧部设置有密布的通孔,所述负压腔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外壳底部,为扁平的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絮凝室包括絮凝室外壳、转管、上转分管、下转分管、转管出水口以及絮凝室出水口;所述转管竖直向上贯穿于所述中心管和负压腔,所述转管在所述负压腔的位置固接有负压叶片,所述转管顶部开口底部封闭,所述上转分管和所述下转分管分别设置于所述转管的中部和下部,所述上转分管一端与所述转管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下转分管一端与所述转管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转管、负压叶片、上转分管以及下转分管均能够以所述转管为轴旋转,在所述絮凝室外壳外侧壁的中下部设置有絮凝室出水口,所述回收水储存箱可拆卸的与所述絮凝室出水口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分离内室与所述分离外室同轴设置,其共同的轴心即为所述旋转轴。作为优选,所述一级过滤板的过滤孔径大于所述二级过滤板的过滤孔径。作为优选,所述一级倾斜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二级倾斜过滤网的孔径。作为优选,在所述转管上部设置有转管开口部件,用于转管顶部开口的封闭和开放。作为优选,所述转管底部距离絮凝室外壳底部的距离为所述絮凝室外壳整体高度的30~52%。作为优选,所述下转分管的高度为所述絮凝室外壳整体高度的50~56%。作为优选,所述上转分管为6个,所述下转分管为2个。作为优选,所述一级过滤板和二级过滤板倾斜方向一致(均将杂泥排放到初级杂技收集箱中)。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一体化的固液分离装置、回收水处理室,从而使得可以在破碎过程中喷水冷却破碎部件。通过利用离心力的固液分离装置来进行固液的分离,通过对该特定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具体部件进行设置,分离效率高,并且分离不彻底的部分还可以通过后续回收水处理室和研磨过程的除水而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在不影响生产效率的情况下,使用简单的分离设备即实现了对物料软化和破碎部件的冷却的目的,从而在整体上在不降低生产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医疗用破碎一体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破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室、固液分离室、研磨室、固气分离室以及回收水处理室;所述破碎室包括破碎室外壳、破碎室入口、物料入口、破碎辊、破碎刀、高压水喷嘴、支撑架以及破碎室出口;所述破碎室外壳为中空立方体结构,在其顶部中央设置有破碎室入口,所述破碎室入口为漏斗形状,所述漏斗形状上半部设置在破碎室外壳外部,下半部设置在破碎室外壳内部,在破碎室入口正下方设置有破碎辊,在破碎辊上均匀布设有弧形破碎刀,所述破碎辊通过支撑架固设于破碎室外壳底部,并通过设置于支承架上的轴承和电机而旋转,在所述破碎室外壳内侧壁上部设置有高压水喷嘴,所述高压水喷嘴水平设置,均朝向物料入口的位置喷射高压水雾,在破碎室外壳底部一侧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破碎室出口;所述固液分离室包括分离外室、分离内室、旋转轴、分离室入口、锥形块、内室出料口、外室出水口以及出口挡板;所述分离外室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分离内室为中空圆台体结构,所述分离内室侧壁为密布通孔结构设置,所述分离室入口为上部竖直管状下部倒置漏斗形,上部与所述破碎室出口相连通,下部设置于所述分离内室中央,在所述分离室入口正下方设置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设置为锥顶向上的圆锥体结构,在所述锥形块正下方固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底端与所述分离内室底部中央固接, 所述分离内室、旋转轴以及锥形块均以旋转轴为轴进行旋转;在分离内室底部外侧设置有内室出料口(所述内室出料口为圆环形),在所述内室出料口底部设置有倒置漏斗形的通道,在通道底部设置有出口挡板,用于控制通道开口的开闭;在所述分离外室侧壁的最底端设置有外室出水口;所述研磨室包括研磨柱、研磨外腔、成品收集箱、内研磨杆、外研磨杆、热风入口、出风口以及热风机;所述研磨柱为实心圆台体结构,所述研磨外腔为中空圆台体结构,所述成品收集箱为倒置中空圆台体结构,所述研磨外腔设置在研磨柱外部,所述成品收集箱设置在研磨外腔底部,所述研磨柱与所述研磨外腔为同轴,所述成品收集箱与所述研磨外腔为同底,所述研磨柱外壁设置有内研磨杆,所述研磨外腔内壁设置有外研磨杆,所述内研磨杆和外研磨杆交替水平设置,在所述研磨外腔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研磨外腔侧壁的中下部设置有热风入口,所述热风入口与热风机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固气分离室包括分离室外壳、主管道、布袋、螺旋桨叶片、旋转杆、旋转支杆、主管道入口、尘体收集箱以及烟气出口;所述分离室外壳为下部中空圆柱体上部中空圆台体结构,在分离室外壳内横向设置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为扁平中空圆柱体结构,在所述主管道上竖直向上设置有多个布袋,在布袋内部竖直设置有贯穿布袋和主管道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贯穿主管道部分设置有螺旋桨叶片,所述旋转杆贯穿布袋部分设置有多个旋转支杆,所述旋转杆、旋转支杆以及螺旋桨叶片均能够以旋转杆为轴旋转,在所述主管道底部中央设置有主管道入口,所述主管道入口通过管道与研磨室的所述出风口相连通,在主管道底部设置有尘体收集箱,用于收集从布袋中收集到的尘体,所述分离室外壳顶部中央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回收水处理室包括初级过滤管、二级过滤室、混合腔、絮凝室以及回收水储存箱;所述初级过滤管包括入水口、竖直管体、一级过滤板、二级过滤板、初级杂泥收集箱以及收缩管,所述入水口设置在竖直管体顶端,通过管道与固液分离室的所述外室出水口连通,所述一级过滤板和二级过滤板均倾斜设置在竖直管体内,且在二者倾斜向下端的竖直管体外侧壁上设置有初级杂泥收集箱,所述收缩管设置在所述竖直管体下部,为倒置漏斗形;所述二级过滤室包括过滤室外壳、过滤室入口、一级倾斜过滤网、二级倾斜过滤网、一级杂泥收集箱、二级杂泥收集箱以及二级过滤室出水口;所述一级倾斜过滤网以左高右低的形式倾斜设置,在其上方左侧的过滤室外壳顶面设置有过滤室入口,所述过滤室入口与所述收缩管底部连通,在所述一级倾斜过滤网的右侧终端的过滤室外壳外部设置有一级杂泥收集箱,所述二级倾斜过滤网设置在一级倾斜过滤网的下方且以右高左低的形式倾斜设置,在所述二级倾斜过滤网的左侧终端的过滤室外壳外部设置有二级杂泥收集箱,在二级倾斜过滤网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向下凹陷的二级过滤室出水口;所述混合腔包括混合腔外壳、混合腔入水口、絮凝剂加入口、中心管和负压腔;所述混合腔入水口设置在混合腔外壳的顶部,与所述二级过滤室出水口连通,所述絮凝剂加入口设置在絮凝腔外壳侧壁上部,用于加入絮凝剂,所述中心管设置在混合腔外壳底部,且在中心管顶部和侧部设置有密布的通孔,所述负压腔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外壳底部,为扁平的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絮凝室包括絮凝室外壳、转管、上转分管、下转分管、转管出水口以及絮凝室出水口;所述转管竖直向上贯穿于所述中心管和负压腔,所述转管在所述负压腔的位置固接有负压叶片,所述转管顶部开口底部封闭,所述上转分管和所述下转分管分别设置于所述转管的中部和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破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室、固液分离室、研磨室、固气分离室以及回收水处理室;所述破碎室包括破碎室外壳、破碎室入口、物料入口、破碎辊、破碎刀、高压水喷嘴、支撑架以及破碎室出口;所述破碎室外壳为中空立方体结构,在其顶部中央设置有破碎室入口,所述破碎室入口为漏斗形状,所述漏斗形状上半部设置在破碎室外壳外部,下半部设置在破碎室外壳内部,在破碎室入口正下方设置有破碎辊,在破碎辊上均匀布设有弧形破碎刀,所述破碎辊通过支撑架固设于破碎室外壳底部,并通过设置于支承架上的轴承和电机而旋转,在所述破碎室外壳内侧壁上部设置有高压水喷嘴,所述高压水喷嘴水平设置,均朝向物料入口的位置喷射高压水雾,在破碎室外壳底部一侧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破碎室出口;所述固液分离室包括分离外室、分离内室、旋转轴、分离室入口、锥形块、内室出料口、外室出水口以及出口挡板;所述分离外室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分离内室为中空圆台体结构,所述分离内室侧壁为密布通孔结构设置,所述分离室入口为上部竖直管状下部倒置漏斗形,上部与所述破碎室出口相连通,下部设置于所述分离内室中央,在所述分离室入口正下方设置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设置为锥顶向上的圆锥体结构,在所述锥形块正下方固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底端与所述分离内室底部中央固接,所述分离内室、旋转轴以及锥形块均以旋转轴为轴进行旋转;在分离内室底部外侧设置有内室出料口(所述内室出料口为圆环形),在所述内室出料口底部设置有倒置漏斗形的通道,在通道底部设置有出口挡板,用于控制通道开口的开闭;在所述分离外室侧壁的最底端设置有外室出水口;所述研磨室包括研磨柱、研磨外腔、成品收集箱、内研磨杆、外研磨杆、热风入口、出风口以及热风机;所述研磨柱为实心圆台体结构,所述研磨外腔为中空圆台体结构,所述成品收集箱为倒置中空圆台体结构,所述研磨外腔设置在研磨柱外部,所述成品收集箱设置在研磨外腔底部,所述研磨柱与所述研磨外腔为同轴,所述成品收集箱与所述研磨外腔为同底,所述研磨柱外壁设置有内研磨杆,所述研磨外腔内壁设置有外研磨杆,所述内研磨杆和外研磨杆交替水平设置,在所述研磨外腔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研磨外腔侧壁的中下部设置有热风入口,所述热风入口与热风机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固气分离室包括分离室外壳、主管道、布袋、螺旋桨叶片、旋转杆、旋转支杆、主管道入口、尘体收集箱以及烟气出口;所述分离室外壳为下部中空圆柱体上部中空圆台体结构,在分离室外壳内横向设置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为扁平中空圆柱体结构,在所述主管道上竖直向上设置有多个布袋,在布袋内部竖直设置有贯穿布袋和主管道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贯穿主管道部分设置有螺旋桨叶片,所述旋转杆贯穿布袋部分设置有多个旋转支杆,所述旋转杆、旋转支杆以及螺旋桨叶片均能够以旋转杆为轴旋转,在所述主管道底部中央设置有主管道入口,所述主管道入口通过管道与研磨室的所述出风口相连通,在主管道底部设置有尘体收集箱,用于收集从布袋中收集到的尘体,所述分离室外壳顶部中央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回收水处理室包括初级过滤管、二级过滤室、混合腔、絮凝室以及回收水储存箱;所述初级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聂凤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