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201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3:1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该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包括:冷凝设备;真空缓冲组件,与冷凝设备的顶部连通;汽水分离设备,一端与冷凝设备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真空缓冲组件连通。在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中增设汽水分离设备,并将其与冷凝设备的底部液体出口以及真空缓冲组件连通,这样使得真空泵能同时对冷凝设备的顶部及底部产生抽吸作用,实现在保证冷凝器效率的前提下,利用气体的流动干扰,促使冷凝设备的底部排液,实现高负荷连续生产,缓解或者消除了设备的安全隐患。

Condensing vacuum maintenance system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condensing vacuum maintenance system. The condensing vacuum maintenance system includes the condensing equipment; the vacuum buffer component is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condensing equipment; the steam water separa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ondensing devic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cuum buffer assembly. In the condensing vacuum maintenance system, the steam water separation equipment is added, and 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liquid exit and the vacuum buffer component of the condensing equipment so that the vacuum pump can simultaneously draw the suction effect on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condensing equipment, and the flow interference of the gas is realized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denser. The bottom of the condensing equipment is discharged to achieve high load continuous production, and the safety hidden danger of the equipment is relieved or elimin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
本申请涉及真空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今各领域,多有真空状态下的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及热能回收装置,常用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蒸发分离室1'、蒸发加热器3'、冷凝器4'、真空缓冲罐5'、冷凝液罐6'、循环泵2'以及真空泵7'。具体的连接关系见图1所示。该装置通过对低浓度液体介质采取循环加热,并保持装置特定真空的双重作用,使加工介质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促使部分介质发生相变,实现气液分离,低浓度介质也因此而不断浓缩,甚至结晶,最终产生合格的产品。通过对介质补充及产品输出装置的调节,实现装置连续生产。该装置在低负荷或工艺稳定时可实现装置正常运行,真空度以及蒸发分离室温度都能达到运行要求。但是,在实际运行生产中,常常由于工艺波动,被加热蒸发介质性质不稳定,冷凝液表面张力的变化等因素,导致冷凝器内冷凝液无法及时排出,冷凝器积液,大大降低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装置的真空度下降,最终被迫采取减负荷运行等无奈之举,严重时甚至无法运行。主要表现为:装置真空无法保障,生产装置必须降负荷运行或者定时停车处理,导致装置无法长期连续运行,影响正常生产;出现冷凝器上下部温差大,蒸发分离室温度高,真空泵气蚀等等不正常工况,冷凝器换热面利用率低,换热效果差,造成能源浪费等问题。因此,上述装置中的冷凝液的不及时排出不但严重影响生产运行连续行,而且带来了巨大的设备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中的冷凝液无法及时排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该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包括:冷凝设备;真空缓冲组件,与上述冷凝设备的顶部连通;汽水分离设备,一端与上述冷凝设备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上述真空缓冲组件连通。进一步地,上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还包括:真空管路,用于连通上述汽水分离设备与上述真空缓冲组件。进一步地,上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还包括:第一调节阀,设置在上述真空管路上。进一步地,上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还包括:第二调节阀,设置在上述冷凝设备与上述真空缓冲组件之间的管路上。进一步地,上述真空缓冲组件包括:真空缓冲设备,与上述冷凝设备以及上述汽水分离设备分别连通;真空泵,与上述真空缓冲设备连通。进一步地,上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还包括:蒸发分离设备,包括气体出口,上述气体出口与上述冷凝设备的入口连通。进一步地,上述蒸发分离设备还包括热媒入口与冷媒出口,上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还包括:蒸发加热设备,包括热媒出口与冷媒入口,上述热媒出口与上述热媒入口连通,上述冷媒入口与上述冷媒出口连通。上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还包括:循环泵,设置在上述冷媒入口与上述冷媒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进一步地,上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还包括:冷凝液存储设备,与上述冷凝设备的冷凝液出口、上述蒸发加热设备的冷凝液出口以及上述真空缓冲组件的冷凝液出口连通。进一步地,上述冷凝设备、蒸发加热设备为列管式换热器。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中增设汽水分离设备,并将其与冷凝设备的底部液体出口以及真空缓冲组件连通,这样使得真空泵能同时对冷凝设备的顶部及底部产生抽吸作用,实现在保证冷凝器效率的前提下,利用气体的流动(干扰),促使冷凝设备的底部排液,实现高负荷连续生产,缓解或者消除了设备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蒸发分离室;2'、循环泵;3'、蒸发加热器;4'、冷凝器;5'、真空缓冲罐;6'、冷凝液罐;7'、真空泵;1、蒸发分离设备;2、循环泵;3、蒸发加热设备;4、冷凝设备;5、汽水分离设备;6、真空缓冲设备;7、冷凝液存储设备;8、真空泵;10、介质管线;20、蒸汽管线;30、产品管线;50、真空管路;01、第一调节阀;02、第二调节阀;100、第一控制阀;200、第二控制阀;300、第三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的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中关键设备“冷凝设备”壳程的冷凝液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冷凝设备的换热面积减少,换热效率下降,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出了一种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如图2所示,该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包括冷凝设备4、真空缓冲组件与汽水分离设备5,真空缓冲组件与上述冷凝设备4的顶部连通,真空缓冲设备使得整个系统处于真空状态,从而降低了饱和温度,加快了浓缩的过程;汽水分离设备5的一端与上述冷凝设备4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上述真空缓冲组件连通。本申请的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中,增设汽水分离设备,并将其与冷凝设备的底部液体出口以及真空缓冲组件连通,这样使得真空泵能同时对冷凝设备的顶部及底部产生抽吸作用,在保证冷凝器效率的前提下,利用气体的流动(干扰),促使冷凝设备的底部排液,实现高负荷连续生产,缓解或者消除了设备的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保证使得从冷凝设备的顶部与底部同时抽真空的效果较好,进一步使得冷凝设备中的冷凝液排出,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还包括真空管路50,用于连通上述汽水分离设备5与上述真空缓冲组件。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还包括第一调节阀01,第一调节阀01设置在上述真空管路50上。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调节冷凝设备的底部的气流分布,更好地实现冷凝设备的底部扰动,进一步促进冷凝设备中的冷凝液排出,保证了装置的连续示生产工作。为了进一步调节冷凝设备的顶部的气流分布,更好地实现冷凝设备的底部抽真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还包括第二调节阀02,第二调节阀02设置在上述冷凝设备4与上述真空缓冲组件之间的管路上。本申请的再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真空缓冲组件包括真空缓冲设备6与真空泵8,真空缓冲设备6与上述冷凝设备4以及上述汽水分离设备5分别连通;真空泵8与上述真空缓冲设备6连通。真空泵8的主要作用是抽吸装置中的“不凝气体”,为初期系统开车建立真空及装置正常运行时维持合理的真空提供动力。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冷凝设备的换热面积及冷凝(换热)效果,系统具有较稳定的真空度,从而进一步确保了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本申请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真空缓冲设备为真空缓冲罐。为了进一步保证该装置实现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包括:冷凝设备(4);真空缓冲组件,与所述冷凝设备(4)的顶部连通;以及汽水分离设备(5),一端与所述冷凝设备(4)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真空缓冲组件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包括:冷凝设备(4);真空缓冲组件,与所述冷凝设备(4)的顶部连通;以及汽水分离设备(5),一端与所述冷凝设备(4)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真空缓冲组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还包括:真空管路(50),用于连通所述汽水分离设备(5)与所述真空缓冲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还包括:第一调节阀(01),设置在所述真空管路(50)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还包括:第二调节阀(02),设置在所述冷凝设备(4)与所述真空缓冲组件之间的管路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式真空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缓冲组件包括:真空缓冲设备(6),与所述冷凝设备(4)以及所述汽水分离设备(5)分别连通;以及真空泵(8),与所述真空缓冲设备(6)连通。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月新李启元陈俊武曹建新牟克全刘小学张卫宏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