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1878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2:2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拣装置。该分拣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供件台,用于输送包裹;移载机器人,用于将供件台上的包裹转移至对应的投递窗;多个投递窗,多个投递窗中的每个投递窗的下方均设置有中转容器,用于存放从该投递窗落下的包裹,其中,多个投递窗中至少部分投递窗所对应的分拣站点不同,下方指投递窗朝向地面的方向。该分拣装置通过设置为多层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可以根据分拣站点的数量来设置投递窗的数量,从而实现弹性扩展,提高分拣装置的适用性。

Sorting device

A sorting device is disclosed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embodiment. A specific way of carrying out the sorting device includes the feeder platform for the delivery of parcels; the load shifting robot, used for transferring the package on the part of the supply platform to the corresponding delivery window; multiple delivery windows, and a transfer container under each of the delivery windows in the multiple delivery windows for storing a package falling from the delivery window. In the multiple delivery windows, at least some of the sorting sites corresponding to the delivery window are differ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delivery window below is toward the ground. The sorting devic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space by setting up multi-layer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delivery windows can be set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sorting sites, so as to achieve elastic expansion and improve the applicability of sorting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拣装置
本申请涉及仓储物流技术,具体涉及包裹分拣技术,尤其涉及分拣装置。
技术介绍
包裹分拣是指通过一套分拣系统或者分拣装置,将目的地不同的包裹集合分发至不同的集包处,以实现对同一目的地包裹的统一收集、存储及运输。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购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也就使得包裹的数量急剧增加。因此,包裹分拣在整个配送系统中显得更为重要,进而对分拣装置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拣装置,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分拣装置。该分拣装置包括:供件台,用于输送包裹;移载机器人,用于将供件台上的包裹转移至对应的投递窗;多个投递窗,多个投递窗中的每个投递窗的下方均设置有中转容器,用于存放从该投递窗落下的包裹,其中,多个投递窗中至少部分投递窗所对应的分拣站点不同,下方指投递窗朝向地面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包括识别组件,用于获取包裹上的编码信息,以控制移载机器人将包裹转移至对应的投递窗。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包括采集组件和多轴机器人;采集组件位于供件台的上方,且位于多轴机器人的前方,用于采集供件台上的包裹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包裹的位置信息;多轴机器人位于供件台的一侧,用于根据状态信息,将供件台上的包裹转移至移载机器人。在一些实施例中,识别组件设置于多轴机器人的运动路径的预设方向,其中,预设方向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前方、后方、左方、右方、上方和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信息还包括包裹的尺寸参数信息,用于计算包裹的体积,以确定中转容器的状态,其中,状态包括满载。在一些实施例中,投递窗的下方设置有滑槽,用于将从投递窗落下的包裹输送至中转容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还包括检测组件,位于投递窗的下方,用于检测中转容器的状态,其中,状态包括满载。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还包括转运机器人,用于将满载的中转容器运送至预设位置,和/或用于将空载的中转容器运送至满载的中转容器所对应的投递窗的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还包括支架,用于支撑中转容器,且支架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转运机器人的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还包括输送线,用于输送包裹;以及转运机器人进一步用于:将满载的中转容器运送至输送线,以使输送线将满载的中转容器输送至预设位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通过设置投递窗,并在每个投递窗的下方设置中转容器,可以实现多层结构的分拣装置,从而增加场地的立体空间的利用,减少场地的平面空间的占用。而且可以根据分拣站点的数量的变化来设置投递窗的数量,可扩展性更强。同时,用移载机器人来代替传统的沿输送线循环移动的分拣小车,可以沿最短路径将包裹运送至对应的投递窗,从而提高分拣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现有的交叉带分拣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分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分拣装置在分拣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分拣装置在集包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分拣装置在缓存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现有技术的包裹分拣常常用到交叉带分拣机,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交叉带分拣机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知,交叉带分拣机通常由供包输送线11、读码装置13、环形循环输送线14、横移小车15、溜槽16、中转容器17等组成。具体分拣过程为:首先,通过人工将所有包裹在供包输送线11上进行人工单件分离和条码向上的操作(如图1中所示位置12);之后,将包裹送入环形循环输送线14系统中,在环形循环输送线14的入口处设有读码装置13,用于获取包裹信息;接着,在这个环形循环输送线14系统中,包含了很多个单独的横移小车15,垂直于环形循环输送线14布置;在分拣时,包裹经读码后将包裹送入一个单独的横移小车15上,经系统计算到达指定的位置处,横移小车15运动,将包括横向移出环形循环输送线14,并经溜槽16送入指定的中转容器17内,从而完成包裹分拣。若干个中转容器17根据分类站点的不同布置在环形循环输送线14的外侧,用于接收横移小车15送入的包裹。中转容器17集满后,会经人工将中转容器17运输至缓存区。然而,在现有的交叉带分拣机的分拣方式中,需要通过人工的环节将所有包裹进行单件分离和条码向上的操作,增加了人工的工作强度,同时由于人工的参与导致错误率较高。同时,需要根据分拣站点的数量来配置横移小车的数量。分拣站点越多,且由于交叉带分拣系统循环布置的特性,所需的横移小车的数量就需要越多,进而占用场地空间大,且弹性扩展能力较弱。此外,这种分拣方式的分拣速度受到输送线速度的制约,更无法提高瞬时的分拣效率。且交叉带分拣机的自动化控制复杂,设备故障后,需整体停运检修,待故障修复后方可再次运转。整个系统的投资和运行维护的成本也较高。所以这种分拣方式已不适宜现在对分拣装置的需求。继续参考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分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分拣装置可以包括供件台21、移载机器人22、多个投递窗23。其中,多个投递窗23中的每个投递窗23的下方均设置有中转容器24。其中,下方指投递窗23朝向地面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供件台21可以用于输送包裹。移载机器人22可以用于将供件台21上的包裹转移至对应的投递窗23。中转容器24可以用于存放从位于其(中转容器)上方的投递窗落下的包裹。在这里,上方是与下方相对的方向,即分拣装置背离地面的方向。而多个投递窗23中至少部分投递窗23所对应的分拣站点不同。这里的分拣站点可以(但不限于)是根据包裹的目的地,按照省、市或区而划分的集散点。当包裹达到这些分拣站点后,还可以被进一步分拣到该分拣站点所管理的子级集散点。当然,分拣站点也可以是包裹被配送到收件人前的最后集散点。可以理解的是,分拣站点划分的越详细,对应的投递窗23的数量越多。例如每个投递窗23对应北京市某个区的分拣站点,这样投递窗23的数量与北京市的所有区的数量相同。具体地,包裹被放置到供件台21上后,可以沿供件台21移动。此时,人员可以站在供件台21的两侧,然后将其上的包裹通过人工方式放置到移载机器人22上。同时,可以通过人工方式来识别包裹的目的地,进而确定包裹对所对应的投递窗,并将信息发送至移载机器人22。然后,移载机器人22载着包裹移动至对应的投递窗23。当到达对应的投递窗23后,移载机器人22载着包裹的托盘可以产生相对转动,从而将其上的包裹转移至投递窗23,并进行下一包裹的转移。到这里可以划分为分拣装置的分拣区,即位于分拣区的分拣装置可以处于同一层。接着,包裹从投递窗23落下,并落入位于投递窗23下方的中转容器24。到这里可以划分为分拣装置的集包区,即集包区位于分拣区的下层。最后,当中转容器24载满包裹后,可以由人工运送至不同的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拣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装置包括:供件台,用于输送包裹;移载机器人,用于将所述供件台上的包裹转移至对应的投递窗;多个投递窗,所述多个投递窗中的每个投递窗的下方均设置有中转容器,用于存放从该投递窗落下的包裹,其中,所述多个投递窗中至少部分投递窗所对应的分拣站点不同,所述下方指所述投递窗朝向地面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装置包括:供件台,用于输送包裹;移载机器人,用于将所述供件台上的包裹转移至对应的投递窗;多个投递窗,所述多个投递窗中的每个投递窗的下方均设置有中转容器,用于存放从该投递窗落下的包裹,其中,所述多个投递窗中至少部分投递窗所对应的分拣站点不同,所述下方指所述投递窗朝向地面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装置包括识别组件,用于获取包裹上的编码信息,以控制所述移载机器人将包裹转移至对应的投递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装置包括采集组件和多轴机器人;所述采集组件位于所述供件台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多轴机器人的前方,用于采集所述供件台上的包裹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包裹的位置信息;所述多轴机器人位于所述供件台的一侧,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供件台上的包裹转移至所述移载机器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设置于所述多轴机器人的运动路径的预设方向,其中,所述预设方向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前方、后方、左方、右方、上方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秦恒乐肖军胡金星王萌马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