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床的上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160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0:51
一种儿童游戏床的上折叠装置,包括床腿、与床腿的顶部活动相连接的左支撑横杆和右支撑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俯视投影呈“L”形,在连接座折角处设置有能与床腿顶部相固定的套插部,在所述连接座左右两边上设置有能与左支撑横杆和右支撑横杆对应端部伸入而活动相连接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左支撑横杆能在左凹槽中上下摆动,而所述右支撑横杆能在右凹槽中上下摆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连接座将左支撑横杆、右支撑横杆与床腿联系在一起,实现床体上转角处的三向连接,左支撑横杆和右支撑横杆相互独立地与床腿相连接,展开较为灵活,使用效果好;连接座的凹口处设置有套盖,控制线的安装变得十分方便。

The upper folding device for children's game bed

An upper folding device for a child's bed, which includes a bed leg, a left supporting bar and a right supporting bar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bed leg,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top of the bed legs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overlook proj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seat is \L\, and a sleeve that can be fixed to the top of the bed leg at the connection seat angle is set. The left support transverse rod can swing up and down in the left groove, and the right support bar can swing up and down in the right groove, and the advantag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at the connecting seat is: a connecting seat. The left support bar, the right supporting bar and the bed leg are linked together to realize the three direction connection at the corner of the bed. The left supporting bar and the right supporting bar are connected independently to the bed leg. The expansion is more flexible and the use effect is good; the concave mouth of the connecting seat is set with a cover,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control line becomes very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游戏床的上折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床制作
,尤其指一种儿童游戏床的上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710260517.8名称为《旅行床》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旅行床,其可实现一次解锁操作能使旅行床折叠的效果。它包括围框组件、底支架组件以及多个立杆,各立杆的上端部分别与围框组件相转动连接,各立杆组件的下端部分别与底支架组件相转动连接,旅行床还包括用于分别将上围框组件、底支架组件锁定在展开状态的第一锁定机构、第二锁定机构;旅行床还包括解锁机构,解锁机构包括连接于第一锁定机构的牵引索、设于底支架组件上的可随底支架组件折叠而动作的解锁件;底支架组件包括底盘、第二底撑杆以及分别连接于立杆下端部的底脚;解锁件设于第二底撑杆上,与第二底撑杆相连的底脚上活动地设置有可被解锁件推动的牵引索销,牵引索销和牵引索连接。然而,该旅行床的上围框组件在展开时不够灵活,打开不方便,而且该旅行床在组装过程中牵引索从上围框组件穿出后难以伸入立杆中,安装十分不方便,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儿童游戏床的上折叠装置,本上折叠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具有展开灵活,穿线方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儿童游戏床的上折叠装置,包括床腿、与床腿的顶部活动相连接的左支撑横杆和右支撑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俯视投影呈“L”形,在连接座折角处设置有能与床腿顶部相固定的套插部,在所述连接座左右两边上设置有能与左支撑横杆和右支撑横杆对应端部伸入而活动相连接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左支撑横杆能在左凹槽中上下摆动,而所述右支撑横杆能在右凹槽中上下摆动。作为改进,所述套插部可优选是连接座内部向下延伸出的套管,所述套管与连接座为一次性注塑而成的整体结构。进一步改进,与床腿顶部相顶触的套管端面上可优选设置有能伸入床腿内腔的凸柱,所述凸柱的中部设置有穿过控制线的导向通孔,导向通孔边沿至凸柱侧壁之间的套管端面为减少控制线磨损的弧面。作为改进,在位于套插部上方的连接座上可优选设置能方便安装控制线的凹口,在凹口上脱卸式盖置有套盖。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盖的前上部可优选设置有能卡扣于连接座卡槽的卡扣片,在套盖的后下部向下延伸出下插扣,所述下插扣插置于连接座对应的插槽中,并在套盖上设置有能通过连接螺钉或连接螺杆与床腿相固定的连接孔。作为改进,在所述连接座上的左凹槽和右凹槽的下部可优选相互连通,从左右支撑横杆之间位置向连接座内折角方向看左凹槽和右凹槽呈“V”形的连接。作为改进,所述左支撑横杆与右支撑横杆可优选通过各自的转动轴与连接座转动连接在一起,左支撑横杆与连接座的连接端以及右支撑横杆与连接座的连接端上分别设置有减少控制线磨损的保护套,所述控制线从保护套的通孔中穿过。作为改进,在儿童游戏床的床腿底部可优选设置有下折叠装置,所述下折叠装置包括一端分别与中央控制器对应位置活动相连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床腿底部的对应位置活动相连接,下连杆与床腿活动相连接的结构为:所述下连杆伸入床腿凹腔内并与横向轴销的中部相连接,所述横向轴销的两端对应能活动地置于床腿凹腔两边的弯状滑槽中,所述弯状滑槽对称地设置于床腿凹腔两边上,所述上连杆通过连动杆与靠近横向轴销的下连杆转动相连接,在床腿凹腔内还设置有当下连杆通过横向轴销沿弯状滑槽滑动时能拉动控制线并能自动复位的拉动机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动机构包括拉动块和复位弹簧,所述弯状滑槽呈V字向右旋转90度的形状,并对称设置于床腿凹腔两边的内壁上,所述拉动块通过转轴销能上下摆动地设置于床腿凹腔内,所述控制线与拉动块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转轴销上使拉动块复位于弯状滑槽的中部或中上部位置,当上下连杆与床腿需折叠时,下连杆通过横向轴销沿弯状滑槽向下滑动,横向轴销向下挤压拉动块使拉动块向下摆动而拉动控制线直至横向轴销与拉动块相脱离,此时拉动块由于控制线的拉力自动复位而使横向轴销位于拉动块的下方而使上下连杆与床腿折叠在一起,当上下连杆与床腿需展开时,下连杆通过横向轴销沿弯状滑槽向上滑动,横向轴销向上挤压拉动块使拉动块向上摆动直至横向轴销与拉动块相脱离,此时拉动块通过复位弹簧的弹力自动复位而使横向轴销位于拉动块的上方而使上下连杆从床腿中展开。进一步改进,所述拉动块的前部可优选设置能伸入下连杆端部的前U字形凹槽,而拉动块的后部设置后U字形凹槽,所述转轴销穿过后U字形凹槽两边的枢耳与床腿下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复位弹簧为扭簧,所述扭簧套置于后U字形凹槽位置的转轴销上,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床腿凹腔的内壁相顶触,所述扭簧的另一端顶触在后U字形凹槽的内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连接座将左支撑横杆、右支撑横杆与床腿联系在一起,实现床体上转角处的三向连接,左支撑横杆和右支撑横杆相互独立地与床腿相连接,展开较为灵活,使用效果好;连接座的凹口处设置有套盖,打开套盖使用者能从凹口处看到连接座内腔的情况,从左支撑横杆和右支撑横杆中穿入连接座的控制线能从凹口处穿出,再从凹口处穿回至连接座进入床腿中,这样在装配床体时,控制线的安装变得十分方便;本上折叠装置还配套设置有下折叠装置,下折叠装置中的上连杆与床腿底部活动相连接,下连杆通过横向轴销在床腿底部的弯状滑槽中滑动,因此当床腿底部被上连杆与下连杆向中央控制器一侧牵动或远离中央控制一侧推动时,上连杆与下连杆通过与床腿底部的双点连接方式,避免床腿相对上连杆不受控的摆动而发生倒斜,而且下连杆与弯状滑槽配合限制了床腿底部的位置变动轨迹,进一步提高了床体折叠和展开的稳定性;下折叠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拉动机构解锁床体上部,只需要中央控制器一处施力即能实现床体整体的解锁,实现一键解锁功能,并且该功能只在床腿底部增设了一个拉动块和扭簧,占用空间小,可以直接对现有的儿童游戏床进行改造,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折叠后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进一步折叠后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进一步折叠后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进一步折叠后的立体图;图6是图5中进一步折叠后的立体图;图7是图1中支撑横杆相关结构的结构分解图;图8是图1中连接座的立体图;图9是图7中剖去部分连接座后的剖视图;图10是图8中去除套盖后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11是图1中去除部分结构后的立体图;图12是图11中显示下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的结构分解图;图14是图7中I部分的放大图;图15是图11中II部分的放大图;图16是图12中III部分的放大图;图17是图13中IV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17所示,本实施例的儿童游戏床的上折叠装置,包括床腿1、与床腿1的顶部活动相连接的左支撑横杆2和右支撑横杆3,所述床腿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8,所述连接座8的俯视投影呈“L”形,在连接座折角处设置有能与床腿顶部相固定的套插部,在所述连接座8左右两边上设置有能与左支撑横杆2和右支撑横杆3对应端部伸入而活动相连接的左凹槽81和右凹槽82,所述左支撑横杆2能在左凹槽81中上下摆动,而所述右支撑横杆3能在右凹槽8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儿童游戏床的上折叠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游戏床的上折叠装置,包括床腿(1)、与床腿(1)的顶部活动相连接的左支撑横杆(2)和右支撑横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腿(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8),所述连接座(8)的俯视投影呈“L”形,在连接座折角处设置有能与床腿顶部相固定的套插部,在所述连接座(8)左右两边上设置有能与左支撑横杆(2)和右支撑横杆(3)对应端部伸入而活动相连接的左凹槽(81)和右凹槽(82),所述左支撑横杆(2)能在左凹槽(81)中上下摆动,而所述右支撑横杆(3)能在右凹槽(82)中上下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游戏床的上折叠装置,包括床腿(1)、与床腿(1)的顶部活动相连接的左支撑横杆(2)和右支撑横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腿(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8),所述连接座(8)的俯视投影呈“L”形,在连接座折角处设置有能与床腿顶部相固定的套插部,在所述连接座(8)左右两边上设置有能与左支撑横杆(2)和右支撑横杆(3)对应端部伸入而活动相连接的左凹槽(81)和右凹槽(82),所述左支撑横杆(2)能在左凹槽(81)中上下摆动,而所述右支撑横杆(3)能在右凹槽(82)中上下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插部是连接座内部向下延伸出的套管(83),所述套管(83)与连接座(8)为一次性注塑而成的整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床腿顶部相顶触的套管(83)端面上设置有能伸入床腿内腔的凸柱(87),所述凸柱(87)的中部设置有穿过控制线(4)的导向通孔(88),导向通孔边沿至凸柱侧壁之间的套管端面为减少控制线(4)磨损的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套插部上方的连接座(8)上设置能方便安装控制线(4)的凹口(84),在凹口(84)上脱卸式盖置有套盖(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盖(7)的前上部设置有能卡扣于连接座卡槽(85)的卡扣片(71),在套盖(7)的后下部向下延伸出下插扣(72),所述下插扣(72)插置于连接座对应的插槽(86)中,并在套盖(7)上设置有能通过连接螺钉(73)或连接螺杆与床腿(1)相固定的连接孔(80)。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上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座(8)上的左凹槽(81)和右凹槽(82)的下部相互连通,从左右支撑横杆之间位置向连接座内折角方向看左凹槽(81)和右凹槽(82)呈“V”形的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上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横杆(2)与右支撑横杆(3)通过各自的转动轴(21)与连接座(8)转动连接在一起,左支撑横杆(2)与连接座(8)的连接端以及右支撑横杆(3)与连接座(8)的连接端上分别设置有减少控制线(4)磨损的保护套(31),所述控制线(4)从保护套(31)的通孔中穿过。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上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儿童游戏床的床腿(1)底部设置有下折叠装置,所述下折叠装置包括一端分别与中央控制器(9)对应位置活动相连接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鸿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曙天华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