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振国专利>正文

自动缫丝机的自动纤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1519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缫丝机优质高产的关键装置-纤度的自动控制装置。它由中杠杆光电输出式感知器、红外反射式给茧机位置检测器、控制电机及逻辑控制器组成。本装置将机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处理,控制电机执行,实现落细丝条停*、自动添绪、自动开*。灵敏度高、丝条均匀,不需要机械同步探索机构,简化了机械,还能达到粗限野条纹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来改造现有的自动缫丝机,更适用于制造新型高品质的高速缫丝机。(*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缫丝机优质高产的关键装置——生丝纤度的自动控制装置。目前国内外自动缫丝机的生丝纤度控制装置是全机械的,有长短杠杆之分,都是有隔距轮和杠杆组成纤度的感知器,应用生丝在隔距轮之间运动时所产生与纤度正相关的摩擦力和杠杆的平衡关系作比较,产生的偏差量——角位移去触动机械探索机构实现添绪。这种纤度控制装置存在对位移量要求大,动作周期性且时间迟后,灵敏度不高,落细丝条上车多,难以缫制高品质的产品;而且探索机构要求给茧机同步到位,增加了机械的复杂性,容易发生故障、控制失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将生丝纤度的细限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加工处理控制电机执行的自动纤度控制装置。它由中杠杆光电输出式感知器、控制器、步进执行电机、给茧机位置检测器和防切断机构组成,实现了落细丝条不上车(停 )——添绪(补正纤度)——开 (丝条上车)的自动化,保证了缫制高品位的产品,能实现优质条件下的高产,并且省去了一整套机械探索机构,不存在同步要求,机械大为简化。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感知器是由一端用轴承支承的隔距轮[30]且另一端包有遮光片[4]的中杠杆[2]、光断续器[5]组成的;控制小 开或停的丝条防切杆[13]固定在小 双相步进控制电机[8]的转轴[38]上;添绪杆[10]是固定在单相步进控制电机[11]的转轴[41]上;控制器是由与非电路IC1将光断续器[5]的输出信号同IC4[4-1]单稳电路的 1端输出电平相与非,经IC2取反后分为三条支路实现控制;给茧机位置检测器[1]是由双时基本电路IC6的一半组成多谐振荡器提供红外发射管D23的脉冲电流,由D21和IC5组成接收电路经接成可变阀值电平施密特触发器IC6的另一半电路整形输出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实现信号的加工放大后控制电机执行。以下给出附图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机构组合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器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给茧机位置检测器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小 双相步进控制电机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添绪步进控制电机剖面图;图6是波形时序图。一、感知器参照图1,本感知器由隔距轮[30]、中杠杆[2]、杠杆平衡调节罗母[3]、遮光片[4]、上防切片[29]、感知器座[32]组成。感知器装置在感知器支架[28]上,位于台板[16]的右侧(从隔距轮[30]的丝条上车方向向里看即图1所示方向的背面)。隔距轮[30]是由二片磨光的并在工作面开一环形槽的园形玻璃片组成,根据目的纤度要求,在玻璃片间垫有垫片,用于调节隔距轮的间隙,丝条就在间隙中通过,隔距轮[30]用轴承支承在铝质材料制成且有罗纹的条状中杠杆[2]的右端。中杠杆[2]用轴承支承在感知器座[32]上,感知器座[32]固定在感知器支架[28]上。在中杠杆[2]的尾端包有一不锈钢片做成的孤形遮光片[4],其孤长和孤宽以隔距轮[30]向上偏离与中杠杆[2]的水平轴线成25°角时(即上防切断动作时)仍使光断续器[5]无输出高电平为限。在中杠杆[2]的罗纹部分有一调节罗母[3],用于调节杠杆的平衡。在中杠杆[2]的支承点嵌有一上防切片[29],其功能为当毛丝、糙类、野条纹而使丝条在隔距轮[30]中运动受阻时,使隔距轮[30]向上偏转,启动上防切片[29]而产生停 动作,防止了丝条切断。在中杠杆[2]的支承点的左侧下方有一小孔[31],用来固定集体调节链,以适应在制丝工艺变化时可作出统一的杠杆平衡调整。本中杠杆光电输出式感知器,具有重量轻、感知角位移小、不灵敏区小、纤度检测灵敏的特点,不仅实现了细限添绪,还可实现粗限野条纹控制和上防切断功能。二、控制器图2是本控制器的原理图,本控制器是由与非门电路、反相器、单稳态电路、功放电路组成。用来将接收到的纤度细限电信号进行逻辑、放大、然后驱动执行电机自动完成添绪。以下结合图2分正常生产情况、添绪工作情况,恢复工作情况来描述(一)正常生产情况当丝条纤度在目的纤度允许范围内时,光断续器[5]在R2上无电流,输出为低电平,此时,无论双单稳态电路IC4[4-1][ 脚]输出电平如何,IC1与非输出都是高电平,经IC2反相为低电平,分为三条支路1、经R3和DW1组成的输入保护电路至压控型功率管BG1的G1极,由于输入低电平,所以BG1截止,单相添绪步进电机的激磁绕组[41]无激磁,添绪杆[10]不摆动。2、经C5、R13、D6、R14组成的正脉冲输入电路至双单稳电路IC4[4-2]的[+TR2脚],由于低电平输入,[Q2脚]输出仍为低电平,至由R15、DW3组成输入保护电路的压控功率管BG3的G3极,由于低电平输入,BG3就处于截止状态,小 双相步进控制电机[8]的停 绕组[35]无激磁,电机不摆动,保持原状态。3、经C1至单稳工作状态的时基电路IC3的[2脚],在正常生产时,由于C1的右端经R6接在电源VDD1上,所以时基电路的[2脚]稳定在高电平,时基电路[3脚]输出低电平至由R8、DW2组成输入保护电路的压控功率管BG2的G2极,因为是低电平输<p>表2人IL-13与小鼠P600核酸顺序的比较(上行为顺序,下行为小鼠顺序)。(t3-t5)一段时间从添绪状态转为正常状态时必须上车一段从集绪器到隔距轮[30]之间丝道中的一段小于1米落细丝条所需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本专利技术唯一不控制丝条纤度的时间,不同 速这段时间有长有短,本设计选用IC4[4-1]单稳态电路并选用时间调节元件CX1、W2中的W2为精密多圈电位器,以便于调节W2能很好的符合不同 速时上车集绪器到隔距轮之间丝道丝条所需的时间。四、给茧机位置检测器[1]图3是给茧机位置检测器[1]的原理图,本检测器是应用接收反射红外光来定位的,有三部分组成发射红外光;接收红外光;波形整形输出。发射部分是用双时基电路IC6的一半接成多谐振荡器,经R30限流后提供给红外发射二极管D23脉冲电流,调节R30的阻值可达到调节发射电流,从而达到了调节检测位置的距离,调节W22、C29的时间常数可调节红外发射脉冲频率,调节R31的阻值可调节发射脉冲的占空比,D22是为了降低C29的充电时间常数、减小脉冲高电平宽度,C31是抗干扰电容。红外接收部分采用与发射管D23配对的红外接收二极管D21为接收管,R21、C21是滤波用,为了提供红外接收管D21更平稳的电源,R25是为红外专用接收电路IC5集电极开路输出端电源,C24、L组成接收电路IC5的谐振回路,应调谐到所发射的红外光频率,C25、R24、C26组成输出滤波电路,可滤掉尖峰脉冲的干扰。波形整形采用双时基电路IC6的另一半电路接成阀值电平可变施密特触发器,改变R26、W21分压电路中的W21的分压比,就可改变其触发电平,C28、C27为高频滤波电容,电源通过R28使时基电路 脚触发输入信号为施密特电路触发,在IC6的输出端并联一经R29限流的发光二极管LED2,作为工作指示用。本检测器用插头和馈线与控制器[14]实现电的连接。五、防切断机构本专利技术采用电信号处理、电动执行的全自动化纤度控制系统,就必须设计相适应的丝条防切断机构,使其性能更为完善,达到了自动添绪又能防止重添。结合图1说明如下在集绪器下方发生糙类故障时丝条无法通过集绪器,由于张力增大使防切杠杆[9]通过防切断拉丝[15]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缫丝机的自动纤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a.感知器是由一端用轴承支承的隔距轮[30]且另一端包有遮光片[4]的中杠杆[2]、光断续器[5]组成;b.丝条防切杆[13]固定在小*双相步进控制电机[8]的转轴[38]上;c.添绪杆[10]固定在单相步进控制电机[11]的转轴[41]上;d.控制器是由与非电路IC1将光断续器[5]的输出信号IC4[4-1]单稳电路的Q1端输出电平相与非,经IC2取反后分为三条支路;e.给茧机位置检测器[1]是由双时基电路IC6的一半组成多谐振荡器提供红外发射管D23的脉冲电流;由D21和IC5组成接收电路,经接成可变阀值电平施密特触发器IC6的另一半电路整形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刘振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