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缓冲装配座及智能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46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0:09
一种红外缓冲装配座及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基座(1)、红外缓冲组件(3)、电性连接红外缓冲组件的电路板(2)及覆盖于所述基座的上盖(4),所述基座(1)具有收容电路板的收容槽(10)及安装红外缓冲组件的卡槽(14);所述红外缓冲组件(3)包括检测管探头(3a)和检测管引脚(3b),该检测管探头(3a)收容于基座的卡槽(14)内,检测管引脚(3b)连接于电路板(2)上,该电路板(2)具有贯穿一侧的凹口(22),所述检测管引脚(3b)卡持连接于凹口(22)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扫地机器人有利于防止红外缓冲组件的引脚因插错而发生弯折,减少对准的工序,同时也使得装配过程变得简单,提高装配效率。

Infrared buffer assembly seat and intelligent cleaning robot

An infrared buffer assembly seat and an intelligent cleaning robot, including a base seat (1), an infrared buffer component (3), an electric circuit board (2) connected to the infrared buffer component and an upper cover (4) covered with the base, the base (1) having a storage tank (10) and an infrared buffer assembly (14), and the infrared buffer assembly. (3) including the detection tube probe (3a) and the detection pipe pin (3b), the detection tube probe (3a) is housed in the slot (14) of the base seat (14), the detection pipe pin (3b) is connected to the circuit board (2), the circuit board (2) has a concave hole (22) through one side, and the detection pipe pin (3b) card is connected to the concave (22). The intelligent cleaning robo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beneficial to prevent the pin of the infrared buffer component to bend, reduce the process of alignment, and also make the assembly process simple and improve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缓冲装配座及智能扫地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缓冲装配座的智能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扫地机器人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带来了更多便利,且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前端安装有一排红外缓冲组件,以防止扫地机器人在前进时碰到墙壁等障碍物,损坏扫地机器人,目前该红外缓冲组件的装配工序具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是采用对管式,该结构是首先将红外缓冲检测管连接于线缆一端,然后将检测管放置定位于基座的相应位置处,并盖上上盖,藉由螺丝将上盖固持于基座上,形成一组件。最后将该组件安装到整机上,用接插件连接线缆的另一端,并将该接插件插入主板上,形成电性通路。但是,该对管式结构线缆繁多,长度各不相同,由此,工人在组装该扫地机器人时,在放置检测管和整理线缆时需要浪费大量工时,增加制造成本。第二种是采用贴片式,该结构是首先用贴片机将红外缓冲检测管贴在柔性板上,将贴有检测管的柔性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扫地机器人的撞板上,柔性板连接于接插件,并将该接插件插入主板上,形成电性通路。但是,该贴片式结构需要供应商的配合设计与装配,生产周期长;且带有检测管的柔性板是固定在撞板上,使撞板结构变得笨重;同时用接插件将该组件与主板连接时,装配难度较高,浪费大量工时,增加制造成本。请再参阅于2011年06月15日公告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第200910036291.9号,其揭示了一种传感器装配座,通过设置传感器线路板,解决了传感器导线混乱的问题,但是该传感器线路板水平放置于基座下方,传感器引脚需要插入到线路板对应的安装孔位中,因安装孔较小,且需要穿过基座对准安装孔,从而增加了安装工人将传感器的引脚插入安装孔的难度,且在未对准的情况下,传感器的引脚会被折弯,损坏传感器,增加制造成本,且该对准的过程中也降低了装配效率。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智能扫地机器人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便利的红外缓冲装配座及智能扫地机器人。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缓冲装配座,包括基座、红外缓冲组件、电性连接红外缓冲组件的电路板及覆盖于所述基座的上盖,所述基座具有收容电路板的收容槽及安装红外缓冲组件的卡槽;所述红外缓冲组件包括检测管探头和检测管引脚,该检测管探头收容于基座的卡槽内,检测管引脚连接于电路板上,该电路板具有贯穿一侧的凹口,所述检测管引脚卡持连接于凹口内。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每一凹口呈U形。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相邻的一对凹口呈W形。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红外缓冲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收容槽的两侧具有位于前侧的侧壁及另一侧凸伸的数个挡板。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基座设有凸伸入收容槽内的数个凸柱,螺丝锁入凸柱内,将上盖与所述基座固持在一起。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壳及固持在机壳前侧的红外缓冲装配座,该红外缓冲装配座包括如上所示的任一项技术特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藉由电路板设有贯穿一侧的收容槽,方便该引脚收容在凹口内,相对现有智能扫地机器人,本技术的智能扫地机器人有利于防止红外缓冲组件的引脚因插错而发生弯折,减少对准的工序,同时也使得装配过程变得简单,提高装配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智能扫地机器人的示意图;图2是红外缓冲装配座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中圈M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圈N的放大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00、智能扫地机器人101、机壳102、红外缓冲装配座1、基座10、收容槽11、底壁12、侧壁13、挡板14、卡槽15、凸柱2、电路板21、电路板主体22、凹口3、红外缓冲组件31、红外接收管32、红外发射管3a、检测管探头3b、检测管引脚4、上盖41、盖体42、螺丝[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在本技术智能扫地机器人的第一种实施例方式,该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壳101及固持在机壳前侧的红外缓冲装配座102,该机壳101内固持有驱动马达及转动轮(未图示),以提供智能扫地机器人100移动进行清扫动作,该红外缓冲装配座102作为智能扫地机器人100移动的眼睛,判断前方障碍,该红外缓冲装配座102包括:基座1、电路板2、多个红外缓冲组件3及覆盖于所述基座1的上盖4。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所述基座1呈圆弧状,以安装在大致呈圆柱状的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机壳101前端。所述基座1上具有贯穿上侧的收容槽10,以便所述电路板2竖直方向插入,降低电路板的占用空间,并能稳固的固持电路板,使智能扫地机器人结构更加紧凑,小型轻便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基座具有底壁11、自底壁11一侧凸伸且位于前侧的侧壁12及另一侧凸伸的数个挡板13,该底壁、侧壁与挡板围成上述收容槽,且侧壁12设有数个定位红外缓冲组件3的卡槽14。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基座1的挡板13对称地设置在基座1上,以容纳夹持固定电路板2,因该挡板13呈多个间隔设置,可减少基座的重量,实现智能机器人轻量化发展,延长机器人清扫工作的时间。所述卡槽14连续均匀且以120度的夹角排列设置,以便红外缓冲组件3更好地实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请再参阅图2和图4所示,所述电路板2竖直插入基座1对应的收容槽10内,并通过设置在基座1上的挡板13进行固定,电路板2具有电路板主体21和贯穿一侧的数个凹口2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凹口22设置于电路板主体21的顶端,且与基座1上的卡槽14相一一对应,以共同支承整个红外缓冲组件3。红外缓冲组件3定位在基座1上,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2上,该红外缓冲组件3包括成对设置的红外接收管31和红外发射管32,用来接收或发射信号,该红外接收管31与红外发射管32呈对设置,该红外接收管31和红外发射管32均具有检测管探头3a和检测管引脚3b,其中,红外缓冲组件3的检测管探头3a插入并收容于基座1的卡槽14,所述检测管引脚3b收容电路板2的凹口22内,并与电路板2的金属指相互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2上的每一凹口22呈U形状,而成对相邻的凹口22则呈W形状,所述红外缓冲组件的检测管引脚3b直接安装入凹口22内,可提高机器人的组装效率,且既可以起到支撑红外缓冲组件3的作用,又可以将红外缓冲组件3焊接在电路板2上,以传输信号的作用,且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智能扫地机器人有利于防止红外缓冲组件的引脚因插错而发生弯折,减少对准的工序,同时也使得装配过程变得简单,提高装配效率。所述上盖4设置于基座1的上方,同样也呈圆弧状,以配合基座1形成一容腔,收容红外缓冲装配座102。所述上盖4具有盖体41和螺丝42,所述基座1设有自底壁11凸伸入收容槽10内的数个凸柱15,通过螺丝42锁入凸柱15内,将上盖4与所述基座1固持在一起,防止电路板2脱离基座1,提供一稳固的红外缓冲装配座。本技术通过将与红外缓冲组件3的检测管引脚3b连接的凹口22贯穿于电路板2的一侧,方便该引脚卡持在凹口22内,相对现有智能扫地机器人,本技术的智能扫地机器人100有利于防止红外缓冲组件3的检测管引脚3b因插错而发生弯折,减少对准的工序,同时也使得装配过程变得简单,提高装配效率。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红外缓冲装配座及智能扫地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缓冲装配座,包括基座(1)、红外缓冲组件(3)、电性连接红外缓冲组件(3)的电路板(2)及覆盖于所述基座(1)的上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具有收容电路板(2)的收容槽(10)及安装红外缓冲组件(3)的卡槽(14);所述红外缓冲组件(3)包括检测管探头(3a)和检测管引脚(3b),该检测管探头(3a)收容于基座的卡槽(14)内,检测管引脚(3b)连接于电路板(2)上,该电路板(2)具有贯穿一侧的凹口(22),所述检测管引脚(3b)卡持连接于凹口(2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缓冲装配座,包括基座(1)、红外缓冲组件(3)、电性连接红外缓冲组件(3)的电路板(2)及覆盖于所述基座(1)的上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具有收容电路板(2)的收容槽(10)及安装红外缓冲组件(3)的卡槽(14);所述红外缓冲组件(3)包括检测管探头(3a)和检测管引脚(3b),该检测管探头(3a)收容于基座的卡槽(14)内,检测管引脚(3b)连接于电路板(2)上,该电路板(2)具有贯穿一侧的凹口(22),所述检测管引脚(3b)卡持连接于凹口(2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缓冲装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凹口(22)呈U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缓冲装配座,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维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成机电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