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锅装置及具有其的锅盖、锅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1446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溢锅装置及具有其的锅盖、锅具。防溢锅装置,包括盖体以及环形支撑壁;所述盖体为弧面,所述盖体的中部以及所述盖体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环形支撑壁围设在所述盖体的边沿。防溢锅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溢锅;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既有的锅盖配合使用。配合使用时,不需要对原锅盖或锅体进行任何改造,节约成本。

A spillover device and a pot cover and a pot with 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verflow prevention pot device and a pot lid and pot tool with the pot. An anti spillover device includes a cover and a ring support wall; the cover is an arc, the middle of the cap and the edge of the cov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second through holes; the ring support wall is surrounded by the edge of the cover body. The overflow prevention pot devic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verflow pan, which can be used alone or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existing pan lid. When used, there is no need for any modification of the original lid or pan to save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溢锅装置及具有其的锅盖、锅具
本技术涉及锅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溢锅装置及具有其的锅盖、锅具。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普通锅一般由锅盖和锅体构成,锅盖直接盖于锅体之上。在使用时,由于锅盖密封较严,随着锅内气压的增大,锅内的水或产生的气泡随之溢出。溢出的水不仅污染锅体和炉灶,更可能熄灭炉火导致漏气或者引起锅体发生短路,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普通锅不能防溢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溢锅装置及具有其的锅盖、锅具。一种防溢锅装置,包括盖体以及环形支撑壁;所述盖体为弧面,所述盖体的中部以及所述盖体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环形支撑壁围设在所述盖体的边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为外凸的弧面或内凹的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5~20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孔径为宽5~20mm、长40~80mm,所述第二通孔为4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盖体的边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和/或所述环形支撑壁所用材质包括耐热玻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支撑壁上设有把手。一种防溢锅盖,包括上文所述的一种防溢锅装置以及上盖,所述上盖能够盖设在所述环形支撑壁上,所述上盖或所述环形支撑壁上部开设有通气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设有上盖把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所用材质包括耐热玻璃。一种防溢锅具,包括上文所述的防溢锅盖。上述防溢锅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溢锅;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既有的锅盖配合使用。配合使用时,不需要对原锅盖或锅体进行任何改造,节约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溢锅装置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溢锅盖的上盖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溢锅盖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防溢锅装置及具有其的锅盖、锅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防溢锅装置10,包括盖体11和环形支撑壁12。其中盖体11为弧面,弧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13,弧面的边缘设置有第二通孔14;环形支撑壁12围设在所述盖体11的边沿。本技术的防溢锅装置10在使用时将盖体11盖在锅具上,液体溢出时,液体可以从第一通孔13或第二通14回流到锅具内,从而避免了溢锅。此外,本技术的防溢锅装置10也可以与现有锅具的锅盖配合使用,使用时,防溢锅装置10的盖体11盖在锅具上,锅具的现有锅盖盖在环形支撑壁12上,防溢锅装置10和现有锅盖之间形成冷凝腔。液体受热后蒸汽通过防溢锅装置10中的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进入冷凝腔内,并在其中冷凝,冷凝液沿着第二通孔14流回锅体中;当冷凝腔中的蒸汽压力过大时,一部分蒸汽由现有锅盖的通气孔排出;当锅体中的汤汁由于沸腾,亦可经由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部分进入冷凝腔,并在其中冷凝并回流,从而避免溢出现有锅盖。该防溢锅装置10可以有效地防止溢锅;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原有的锅盖配合使用。配合使用时,不需要对原锅盖或锅体进行任何改造,节约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盖体11可以为内凹弧面或外凸弧面。所谓内凹或外凸是使用时相对于锅体而言:当弧面凹入锅内时,谓之内凹;反之,则称之外凸。当防溢锅装置10弧面为外凸面时,气泡或液体主要通过弧面上的第一通孔13溢出,冷凝后液体从位于弧面较低处的边缘位置的第二通孔14回流至锅内。而当弧面为内凹面时,液体则主要从第一通孔13回流。进一步地,第一通孔13的孔径为5~20mm。这是因为,孔径太大不利于保温;孔径太小对锅内压力平衡不利,最终会导致溢锅。进一步地,第二通孔14的孔径为宽5~20mm、长40~80mm的长方形通孔。第二通孔14优选为4个,且均匀分布在盖体的边缘。若第一通孔13或第二通孔14的孔径太大或者个数太多,当防溢锅装置10单用时,通过第一通孔13或第二通孔14会散失较多热量,浪费能源;当防溢锅装置10与普通锅盖共用时,第一通孔13或第二通孔14会使冷凝腔内的温度与锅内的温度趋于一致,使得冷凝腔失效。其中,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二通孔14也可为间断槽孔。进一步地,盖体11和/或者环形支撑壁12系用耐热材质制造而成,优选为耐热玻璃。耐热玻璃,一来透明美观,二则便于观察锅具内情况并省却掀开的麻烦。进一步可选地,环形支撑壁12上设有把手15。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还提供的防溢锅盖30,包括上述的防溢锅装置10和上盖20。上盖20能够盖在防溢锅装置10的环形支撑壁12上,并且上盖20开设有通气孔21。上盖20和防溢锅装置10构成一个冷凝腔,锅具内溢出的液体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3或第二通孔14回流,多余的水蒸汽可以从通气孔21中排出,使得该冷凝腔内压力保持平衡,同时仅带出少许热量。其中,防溢锅装置10和上盖20可以不是原生配套。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通气孔21还可以开设在环形支撑壁12上部。进一步地,上盖20上设有上盖把手22。这样会便于移动上盖20以及更好地配合防溢锅装置10使用。同时,上盖20可以为玻璃等耐热材料制成,优选为耐热玻璃。当上盖20为耐热玻璃时,使用者可以方便地看到防溢锅装置10甚至锅内的情况,从而及时做出停火或断电或继续烹调的决定,有利于节省时间和能源。此外,本技术提供的防溢锅具,其包括锅体、防溢锅盖20或者锅体、防溢锅装置10以及与锅体匹配的锅盖。因防溢锅装置10和防溢锅盖20在前文已有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所谓锅体,可以是用火或电磁炉等等加热的,也可以是用电加热的。上述防溢锅具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时,将要煮的汤汁等放入锅体中,将防溢锅装置10和上盖20依次盖在锅体上,插入电源,即可开始煮食。液体受热后蒸汽通过防溢锅装置10中的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进入冷凝腔内,并在其中冷凝,冷凝液沿着第二通孔14流回锅体中;当冷凝腔中的蒸汽压力过大时,一部分蒸汽由上盖20的通气孔21排出;当锅体中的汤汁由于沸腾,亦可经由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部分进入冷凝腔,并在其中冷凝并回流,从而避免溢出上盖20。使用结束后,可将防溢锅装置10和上盖20分离进行单独清洗。在本技术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溢锅装置及具有其的锅盖、锅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溢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1)以及环形支撑壁(12);所述盖体(11)为弧面,所述盖体(11)的中部以及所述盖体(11)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所述环形支撑壁(12)围设在所述盖体(11)的边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1)以及环形支撑壁(12);所述盖体(11)为弧面,所述盖体(11)的中部以及所述盖体(11)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所述环形支撑壁(12)围设在所述盖体(11)的边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1)为外凸的弧面或内凹的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3)的孔径为5~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14)的孔径为宽5~20mm、长40~80mm的长方形通孔,共4-6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盖体的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丽香郑雯娴易书营杨敏婷李子默黄华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厦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