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及其煲体、温控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437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饭煲及其煲体、温控器组件,所述温控器组件包括温控器、气缸及气源。其中,气缸具有一敞口朝上的储气腔,所述温控器与所述敞口沿上下向活动连接,所述温控器用以检测电饭煲的内锅温度;所述气源与气缸的储气腔连通,用以为所述储气腔输送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饭煲的温控器组件,能够提高所述温控器组件检测内锅温度的准确度。

Rice cooker and its pot body and Thermostat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ice cooker, a pot body and a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ssembly, wherein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ssembly comprises a thermostat, a cylinder and a gas source. Among them, the cylinder has an open air storage cavity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open mouth, which is connected up and down up and down,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is used to detec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inner pot of the rice cooker; the gas sour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gas storage chamber of the cylinder and is used to transport the gas in the gas storage chamber.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ssembly of the electric cook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etecting the inner pot temperature of the thermostat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饭煲及其煲体、温控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饭煲
,特别涉及一种电饭煲及其煲体、温控器组件。
技术介绍
常规的电饭煲,其温控器通过弹簧安装于煲体的容置腔底部,将电饭煲的内锅置于该容置腔内时,内锅的自重及盛放于内锅的食物的重量施加于该弹簧上,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而将温控器抵持在弹簧与内锅底壁之间,使得温控器与内锅接触并检测该内锅的温度,但是这种通过弹簧的弹性形变以使温控器与内锅接触的方式,往往在温控器与内锅底部之间存在间隙,温控器难以与内锅底部充分接触,不利于传导热量,从而导致温控器测温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饭煲的温控器组件(以下简称为温控器组件),旨在提高温控器组件检测内锅温度的准确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温控器组件包括:温控器,用以检测电饭煲的内锅温度;气缸,所述气缸具有一敞口朝上的储气腔,所述温控器自所述敞口插入,并与所述储气腔沿上下向滑动连接;气源,与所述气缸的储气腔连通。优选地,所述温控器包括用以检测所述内锅温度的感温部,以及设于所述感温部下侧面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插置于所述敞口内,并与所述储气腔的腔壁沿上下向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感温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滑动部的外径。优选地,所述储气腔的腔壁凹设有呈上下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动部的外侧面凸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饭煲的煲体(以下简称为煲体),以及具有所述煲体的电饭煲,所述煲体包括本体、温控器组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本体具有一容置腔,所述温控器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所述温控器组件包括温控器、气缸及气源,温控器用以检测电饭煲的内锅温度;所述气缸具有一敞口朝上的储气腔,所述温控器与所述敞口沿上下向活动连接;所述气源与所述气缸的储气腔连通;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温控器组件的气源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气源向所述气缸供气,以驱动所述温控器向上活动。优选地,所述电饭煲的煲体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将所述容置腔间隔出一位于所述加热组件下方的第一腔室,以及位于所述加热组件上方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以供所述温控器组件的气源容置;所述第二腔室用以供所述电饭煲的内锅容置。优选地,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加热组件上。优选地,所述气源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壁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温控器组件还包括送气管组件,所述送气管组件连通所述气源与所述第二腔室,用以将所述第二腔室的气体导入所述气源中;及/或,所述送气管组件与所述储气腔连通,用以将所述第二腔室的气体导入所述储气腔中。本技术的温控器组件,通过将温控器与气缸的敞口沿上下向活动连接,以及气源与气缸的储气腔连通,在所述气源向气缸的储气腔充气时,气缸内的气压升高,推动温控器往上活动,直至温控器与电饭煲的内锅抵接,此时温控器可以检测内锅的温度;在所述气源向气缸的储气腔抽气时,气缸内的气压降低,温控器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往下活动,直至温控器与电饭煲的内锅分离,此时温控器停止检测内锅的温度,显然,气源向气缸的储气腔输送的充气量越大,气缸内的气压越高,温控器与电饭煲的内锅抵接越紧密且充分,使得内锅的热量及时且顺畅地传导到温控器上,从而温控器检测内锅的温度的准确度越高。由此可见,本技术的温控器组件,可合理设置气源向所述气缸的储气腔输送的充气量,即可使温控器与电饭煲的内锅充分抵接,从而温控器检测内锅的温度的准确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电饭煲中温控器组件的温控器与内锅处于抵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饭煲中温控器组件的温控器与内锅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饭煲的温控器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温控器100本体11感温部110容置腔12滑动部111第一腔室20气缸112第二腔室21储气腔120内锅30气源130煲盖40输气管140加热组件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电饭煲及其煲体、温控器组件,所述温控器组件能够与所述电饭煲的内锅充分接触,从而在检测内锅温度时准确度较高。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电饭煲包括所述煲体,所述煲体包括本体100、温控器组件,以及控制装置(未图示);其中,本体100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置腔110,所述温控器组件设于容置腔110的底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温控器组件的气源3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气源30向气缸20供气,以驱动温控器10向上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饭煲包括容置于本体100的容置腔110内的内锅120,以及可转动盖合于所述开口上方的煲盖130,所述煲盖130用以打开或盖合所述开口;本体100包括底座、呈筒状设于底座上的外壳罩,以及设于所述外壳罩内侧的外锅,容置腔100形成于所述外锅的内侧;所述温控器组件设于容置腔110并位于内锅120的下方,所述温控器组件的温控器10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以在温控器10向上活动至与内锅120抵接时,检测内锅120的温度,并将检测获得的温度值返回给所述控制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温控器组件包括温控器10、气缸20及气源30。其中,气缸20具有一敞口朝上的储气腔21,温控器10与所述敞口沿上下向活动连接,温控器10用以检测电饭煲的内锅120温度;气源30与气缸20的储气腔21连通,用以为储气腔21输送气体。在本实施例中,温控器10与所述敞口沿上下向活动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温控器10的外侧面与所述敞口过盈配合,这种设置方式,需要在温控器10的外侧面与所述敞口做润滑防护措施,以减小摩擦;或者温控器10与所述敞口通过滑槽结构滑动连接,具体在后文中有详细介绍。值得说明的是,气源30可以是气泵或者压缩式空气罐,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饭煲及其煲体、温控器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饭煲的温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器,用以检测电饭煲的内锅温度;气缸,所述气缸具有一敞口朝上的储气腔,所述温控器自所述敞口插入,并与所述储气腔沿上下向滑动连接;以及气源,与所述气缸的储气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饭煲的温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器,用以检测电饭煲的内锅温度;气缸,所述气缸具有一敞口朝上的储气腔,所述温控器自所述敞口插入,并与所述储气腔沿上下向滑动连接;以及气源,与所述气缸的储气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的温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包括用以检测所述内锅温度的感温部,以及设于所述感温部下部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插置于所述敞口内,并与所述储气腔的腔壁沿上下向滑动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的温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滑动部的外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的温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腔的腔壁凹设有呈上下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动部的外侧面凸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5.一种电饭煲的煲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饭煲的温控器组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本体具有一容置腔,所述温控器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温控器组件的气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瞿月红程志喜唐文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