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上水管软体快速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758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列车上水管软体快速接头,包括中空结构的接头底座、套设在接头底座外部的接头连接管和安装在接头底座内的阀体,接头连接管包括橡胶管,橡胶管的外壁和橡胶管的内壁之间具有充水腔,充水腔内设置有防爆软管;阀体包括阀座、设置在阀座内的阀瓣和双扭簧,阀座的侧壁上具有溢水孔,双扭簧套设在定位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溢流至橡胶管的充水腔内的水对列车注水管的作用,使软体快速接头快速紧固、分离列车注水管,且采用设置在充水腔的防爆软管防止高压水爆破橡胶管,同时采用双扭簧带动阀瓣的开合,双扭簧相比拉伸弹簧可储存较大的能量,这样保证软体快速接头输送较大流量和较高压强的水,提高整个软体快速接头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上水管软体快速接头
本技术属于水管快速接头
,具体涉及一种列车上水管软体快速接头。
技术介绍
在客运列车的运行过程中,为满足广大旅客的用水需求,都要在沿线的一些站点对客车进行上水作业。截止目前,大多数具备上水作业能力的铁路站点仍在采用传统而落后的上水方式,即由操作人员先将上水管插到列车的注水口处,再返回至供水管道阀门处开启阀门,从而将水输送至列车水箱中。待列车水满溢出后关闭阀门,再回到列车注水管处将上水管拔掉。整个上水作业过程相当繁琐,客车的车厢长度在26米左右,对于一些供水频繁的车站,每天需完成上百次的上水作业,这使得上水作业是一项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而且这样的上水作业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出现了多种列车水箱专用的上水快速接头,但是,现有的快速接头存在安装繁琐或连接不可靠,容易造成快速接头松弛、外翻或脱落等问题,进一步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为改变现有快速接头的种种弊端,需研发一种列车上水管快速接头,可以实现向客车快速上水且能够在上水作业完毕后与客车注水口自动分离,以减少上水操作人员来回奔波之苦,从而减少劳动强度。申请号为201620324527.4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列车上水管软体快速接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上水管软体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结构的接头底座(8)、套设在接头底座(8)外部的接头连接管和安装在接头底座(8)内的阀体;所述接头连接管包括套设在接头底座(8)外部的橡胶管(1),橡胶管(1)的管壁内设置有充水腔(1‑1),所述充水腔(1‑1)内设置有防爆软管(2);所述阀体包括安装在接头底座(8)内的阀座(4)、设置在阀座(4)内的阀瓣(3)和带动阀瓣(3)开合的双扭簧(5),所述阀座(4)的侧壁上具有与充水腔(1‑1)相连通的溢水孔(4‑1),溢水孔(4‑1)设置在阀座(4)靠近进水口的位置处,所述双扭簧(5)套设在定位销(7)上,阀瓣(3)上设置有安装座(6),定位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上水管软体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结构的接头底座(8)、套设在接头底座(8)外部的接头连接管和安装在接头底座(8)内的阀体;所述接头连接管包括套设在接头底座(8)外部的橡胶管(1),橡胶管(1)的管壁内设置有充水腔(1-1),所述充水腔(1-1)内设置有防爆软管(2);所述阀体包括安装在接头底座(8)内的阀座(4)、设置在阀座(4)内的阀瓣(3)和带动阀瓣(3)开合的双扭簧(5),所述阀座(4)的侧壁上具有与充水腔(1-1)相连通的溢水孔(4-1),溢水孔(4-1)设置在阀座(4)靠近进水口的位置处,所述双扭簧(5)套设在定位销(7)上,阀瓣(3)上设置有安装座(6),定位销(7)穿过安装座(6)固定在阀座(4)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上水管软体快速接头,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千方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