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纤维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0578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纤维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包括:原麻存放桶、导轮A、导轮B、助剂罐、染料罐、比例泵、下加料管、上加料管、下导液槽、上导液槽、压辊、导轮C、接液槽、回流管、均匀轧车、导轮D、染色麻存放桶、支架、下加料口、上加料口、输料管、出料管和阀门。与现有麻纤维染色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连续染色,染液无残留,并且染液无残留,设备简单,效率高。

A dyeing device for hemp fi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mp fiber dyeing device. The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device mainly includes: the raw linen storage bucket, the guide wheel A, the guide wheel B, the auxiliary tank, the dye tank, the proportional pump, the lower feed pipe, the upper feeding tube, the lower guide liquid trough, the upper guide liquid tank, the pressure roller, the guide wheel C, the liquid tank, the reflux tube, the uniform rolling cart, the guide wheel D, dyeing of the guide wheel. It is used for storing barrels, brackets, lower feeding ports, upper feeding ports, conveying pipes, discharging pipes and valve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dyeing method of hemp fiber,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continuous dyeing without residual dye solution, and has no residual dye solution, simple equipment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纤维染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麻纤维染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条状麻纤维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麻纤维中含有亲水性基团,且麻纤维纵向表面多有沟槽,使得麻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湿排汗性能,特别适合作为夏季服装面料使用。麻纤维花式纱的开发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工艺,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为麻纺织品增添了很多色彩。麻纤维染色成为制约花式纱开发的一个关键点,染色麻纤维的颜色亮度,均匀度,首尾及内外色差都将对产品的最终质量造成影响,严重影响质量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麻纤维一般使用染缸间歇性染色,往往出现染色不匀的现象,同时可能存在较大的批次差,而连续麻纤维染色设备一直未见报道,制约其连续化的主要原因是染液的施加方式,由于麻纤维的亲水性较好,染液少量施加于上表面后难以均匀渗透,如若施加量过大,将会造成大量的染液浪费。专利CN103774368A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有色散纤维加工装置,包括喷淋染色机,其染液经过喷淋部件喷于纤维表面,经挤压后多余染液进入集液槽,经回流管流入喷淋部件循环使用。该设备用于麻纤维染色时,由于麻纤维吸液量较大,一般约为本身质量的7-8倍,造成大量染液的循环,由于染液中含有碱剂,且温度较高,极易造成染料水解,影响纤维染色的效果。专利CN103774368A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有色散纤维加工装置,由于散纤维之间抱合力不均匀,容易断裂,需在传送部件的水平加持下完成染色和水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麻纤维染色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麻纤维染色装置,用于对梳理成麻条的麻纤维进行染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实现麻纤维连续染色,并且染液无残留,设备简单,效率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麻纤维染色装置,包括原麻存放桶、导轮A、导轮B、助剂罐、染料罐、比例泵、下加料管、上加料管、下导液槽、上导液槽、压辊、导轮C、接液槽、回流管、均匀轧车、导轮D、染色麻存放桶、支架、下加料口、上加料口、输料管、出料管和阀门。导轮A位于支架的前端,下面放置原麻存放桶,导轮A与原麻存放桶圆心垂直,减少麻纤维在染色过程中从原麻存放桶到导轮A的张力,导轮B位于下导液槽之前的支架上,压辊位于下导液槽中,压辊上方有上导液槽,下导液槽下方有助剂罐和染料罐,助剂罐和染料罐通过输料管与比例泵相连,比例泵上接出料管,出料管连接上加料管和下加料管,下加料管和上加料管上装有阀门,末端分别装有下加料口和上加料口,一直延伸到下导液槽和上导液槽,导轮C位于均匀轧车之前的支架上,均匀轧车下方设有接液槽,接液槽底部接有回流管,回流管与下加料管连通,导轮D位于均匀轧车后面的支架上,下方有染色麻存放桶。所述的上导液槽、下导液槽深度为1-2cm,宽度为5cm,下导液槽过深容易导致运行过程中压辊与导液槽之间阻力过大,过浅容易导致染液溢出,导液槽宽度和麻纤维一致,防止染液未被麻纤维吸收。所述的压辊与下导液槽同宽,主要是保证麻纤维可以平铺在下导液槽中。所述的下导液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50°,防止出现染液流动速度过大导致的染液未被麻纤维吸收的问题。所述的上加料口和下加料口为缝状开口,其宽度与导液槽宽度一致,主要是为了使染液均匀地施加到麻纤维上。所述的接液槽用来回收轧车挤压出的染液,回收的染液经过回流管、下加料管和下加料口流入下导液槽被麻纤维重新利用,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缩短染液的放置时间,有利于保证麻纤维染色的均匀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现了麻纤维的连续均匀染色,染液无残留,助剂和染料分开存放,避免了染料的水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原麻存放桶;2.导轮A;3.导轮B;4.助剂罐;5.染料罐;6.比例泵;7.下加料管;8.上加料管;9.下导液槽;10.上导液槽;11.压辊;12.导轮C;13.均匀轧车;14.接液槽;15.回流管;16.导轮D;17.染色麻存放桶;18.支架;19.下加料口;20.上加料口;21.出料管;22.阀门;23.输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技术装置,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一种麻纤维染色装置,包括原麻存放桶、导轮A、导轮B、助剂罐、染料罐、比例泵、下加料管、上加料管、下导液槽、上导液槽、压辊、导轮C、接液槽、回流管、均匀轧车、导轮D、染色麻存放桶、支架、下加料口、上加料口、出料管、输料管和阀门。梳理成麻条的麻纤维自原麻存放桶1经过导轮A2和导轮B3进入下导液槽9,经过压辊11,麻纤维平铺在下导液槽9中,助剂罐4中的助剂和染料罐5中的染料经过输料管23由比例泵6混合成染液,染液从出料管21出来,分别经过下加料管7、下加料口19、下导液槽9到达麻纤维下表面;上加料管8、上加料口20、上导液槽10到达麻纤维上表面。通过调节阀门22保证到达麻纤维上下表面的染液量一致,麻纤维吸收染液后经过导轮C12进入均匀轧车13挤压,然后经过导轮D16落入染色麻存放桶17中,挤压流出的染液由接液槽14收集,经回流管15流入下导液槽9被重新利用,完成染色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麻纤维染色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纤维染色装置,包括原麻存放桶、导轮A、导轮B、助剂罐、染料罐、比例泵、下加料管、上加料管、下导液槽、上导液槽、压辊、导轮C、接液槽、回流管、均匀轧车、导轮D、染色麻存放桶、支架、下加料口、上加料口、输料管、出料管和阀门;导轮A位于支架的前端,下面放置原麻存放桶,导轮A与原麻存放桶圆心垂直,导轮B位于下导液槽之前的支架上,压辊位于下导液槽中,压辊上方有上导液槽,下导液槽下方有助剂罐和染料罐,助剂罐和染料罐通过输料管与比例泵相连,比例泵上接出料管,出料管连接上加料管和下加料管,下加料管和上加料管上装有阀门,末端分别装有下加料口和上加料口,一直延伸到下导液槽和上导液槽,导轮C位于均匀轧车之前的支架上,均匀轧车下方设有接液槽,接液槽底部接有回流管,回流管与下加料管连通,导轮D位于均匀轧车后面的支架上,下方有染色麻存放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纤维染色装置,包括原麻存放桶、导轮A、导轮B、助剂罐、染料罐、比例泵、下加料管、上加料管、下导液槽、上导液槽、压辊、导轮C、接液槽、回流管、均匀轧车、导轮D、染色麻存放桶、支架、下加料口、上加料口、输料管、出料管和阀门;导轮A位于支架的前端,下面放置原麻存放桶,导轮A与原麻存放桶圆心垂直,导轮B位于下导液槽之前的支架上,压辊位于下导液槽中,压辊上方有上导液槽,下导液槽下方有助剂罐和染料罐,助剂罐和染料罐通过输料管与比例泵相连,比例泵上接出料管,出料管连接上加料管和下加料管,下加料管和上加料管上装有阀门,末端分别装有下加料口和上加料口,一直延伸到下导液槽和上导液槽,导轮C位于均匀轧车之前的支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宽峻贾吉敏路晖李涛林凯高志超李付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