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宜建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焚烧的烟火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0030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的烟火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内腔、分离漏斗和出烟管;所述的壳体的内部为中空;所述的壳体顶端设有出火口;所述的出烟管设于壳体的上端;所述的内腔同轴线固定于壳体内部;所述的内腔的外径小于壳体的内径,内腔的外壁与壳体内壁形成间隙;所述的分离漏斗沿轴向固定在内腔的内壁上;所述的内腔的四周均布有出烟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壳体空腔和内腔以及内腔内的分离漏斗实现烟火分离,烟单独引出,设备制造成本低,适用于乡镇以及中小城市垃圾焚烧厂。

A pyrotechnic separation device for waste inciner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yrotechnic separation device for waste incineration, including a shell, an inner cavity, a separation funnel and a smoke pipe; the inside of the shell is hollow;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e outlet; the smoke pipe is locat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the inner cavity is fixed to the interior of the shell; the outer cavity is outside. The diameter is less than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shell,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cavity forms a gap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the separation funnel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ner cavity along the axis, an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inner cavity is covered with a smoke hole. The invention uses the shell cavity and the inner cavity and the inner cavity and the separation funnel in the inner cavity to realize the separation of fire and fire. The smoke is extracted alone, and the cost of the equipment is low. It is suitable for the town and the small and medium city garbage incineration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的烟火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的烟火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设施必须配有烟气处理设施,防止重金属、有机类污染物等再次排入环境介质中。回收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可达到废物资源化的目的。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由于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减量化效果显著,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故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现代的垃圾焚烧炉皆配有良好的烟尘净化装置,减轻对大气的污染。现有的垃圾焚烧设备庞大,设备制造成本贵,很多乡镇街道垃圾集中堆放后,垃圾焚烧后从烟囱上逸出的多为烟和火混合物,未经分离直接进入处理装置以及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于上述问题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过程中,利用分离漏斗进行烟和火分离且制造成本低的烟火分离装置。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垃圾焚烧的烟火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内腔、分离漏斗和出烟管;所述的壳体的内部为中空;所述的壳体顶端设有出火口;所述的出烟管设于壳体的上端;所述的内腔同轴线固定于壳体内部;所述的内腔的外径小于壳体的内径,内腔的外壁与壳体内壁形成间隙;所述的分离漏斗沿轴向固定在内腔的内壁上;所述的内腔的四周均布有出烟孔。优选的:所述的分离漏斗至少设有三个,相邻的分离漏斗间的间隔相等。通过多个分离漏斗的等距分布,在内腔内形成了足够的分离通道,保证了垃圾焚烧后的烟和火的完全分离。优选的:所述的分离漏斗底部圆孔的内径等于出火口的内径。形成了一个等径的排火通道,保证了火的完全排出。优选的:所述的内腔为中空的圆锥体。对烟形成了多面积多角度的阻挡,有利于烟从内腔四周的出烟孔逸出。优选的:所述的分离漏斗的底部圆孔的内径等于出火口的内径。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将该垃圾焚烧的烟火分离装置安装于焚烧炉的顶端,出火口与烟囱连接;垃圾焚烧时,从焚烧炉里逸出的烟火混合物进入到该分离装置内,内腔内的分离漏斗的上下通孔形成了一条向上的通道,火会顺着该通道直窜向上并从内腔顶部的出火口喷出;焚烧后的烟进入到内腔内,烟碰触到分离漏斗的外壁后,从内腔四周的出烟孔逸出,流过内腔与壳体之间形成的间隙后从出烟管处排出,实现了垃圾焚烧后的烟和火的分离。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火和烟的运动规律不同,通过分离漏斗在内腔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通道,实现了对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烟和火的完全分离,对烟进行单独回收处理,减少了垃圾焚烧对环境的污染。2、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乡镇以及中小城市的垃圾焚烧。3.本专利技术利用壳体的空腔和内腔以及内腔内的分离漏斗实现烟火分离,烟单独进行清除,设备制造成本低,适用于乡镇以及中小城市垃圾焚烧厂。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在同行业内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B-B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B-B剖视图。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壳体,2-出烟管,3-烟囱,4-内腔,5-分离漏斗,6-出火口,7-出烟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垃圾焚烧的烟火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内腔4、分离漏斗5和出烟管2;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为中空;所述的壳体1顶端设有出火口6;所述的出烟管2设于壳体1的上端;所述的内腔4同轴线固定于壳体1内部;所述的内腔4的外径小于壳体1的内径,内腔4的外壁与壳体1内壁形成间隙;所述的分离漏斗5沿轴向固定在内腔4的内壁上;所述的内腔4的四周均布有出烟孔7。所述的分离漏斗5至少设有三个,相邻的分离漏斗5间的间隔相等。所述的分离漏斗5底部圆孔的内径等于出火口6的内径。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将该垃圾焚烧的烟火分离装置安装于焚烧炉的顶端,出火口6与烟囱3连接;垃圾焚烧时,从焚烧炉里逸出的烟火混合物进入到该分离装置内,内腔4内的分离漏斗5的上下通孔形成了一条向上的通道,火会顺着该通道直窜向上并从内腔4顶部的出火口6喷出;焚烧后的烟进入到内腔4内,烟碰触到分离漏斗5的外壁后,从内腔4四周的出烟孔7逸出,流过内腔4与壳体1之间形成的间隙后从出烟管2处排出,实现了垃圾焚烧后的烟和火的分离。实施例2: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垃圾焚烧的烟火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内腔4、分离漏斗5和出烟管2;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为中空;所述的壳体1顶端设有出火口6;所述的出烟管2设于壳体1的上端;所述的内腔4同轴线固定于壳体1内部;所述的内腔4的外径小于壳体1的内径,内腔4的外壁与壳体1内壁形成间隙;所述的分离漏斗5沿轴向固定在内腔4的内壁上;所述的内腔4的四周均布有出烟孔7。所述的分离漏斗5为三个,相邻的分离漏斗5间的间隔相等。所述的分离漏斗5底部圆孔的内径等于出火口6的内径。所述的内腔4为中空的圆锥体。所述的分离漏斗5的底部圆孔的内径从下到上逐层变小。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的限定。对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子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垃圾焚烧的烟火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焚烧的烟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内腔(4)、分离漏斗(5)和出烟管(2);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为中空;所述的壳体(1)顶端设有出火口(6);所述的出烟管(2)设于壳体(1)的上端;所述的内腔(4)同轴线固定于壳体(1)内部;所述的内腔(4)的外径小于壳体(1)的内径,内腔(4)的外壁与壳体(1)内壁形成间隙;所述的分离漏斗(5)沿轴向固定在内腔(4)的内壁上;所述的内腔(4)的四周均布有出烟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的烟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内腔(4)、分离漏斗(5)和出烟管(2);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为中空;所述的壳体(1)顶端设有出火口(6);所述的出烟管(2)设于壳体(1)的上端;所述的内腔(4)同轴线固定于壳体(1)内部;所述的内腔(4)的外径小于壳体(1)的内径,内腔(4)的外壁与壳体(1)内壁形成间隙;所述的分离漏斗(5)沿轴向固定在内腔(4)的内壁上;所述的内腔(4)的四周均布有出烟孔(7)。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宜建
申请(专利权)人:蓝宜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