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钢筋弯曲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849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钢筋弯曲中心,包括床身、左机头、右机头和中间夹持装置,所述中间夹持装置包括主支架、滑动箱体、夹持气缸、下夹板和上夹板,所述主支架为工字型主支架,其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连接腹板,上夹板可拆卸的连接在上翼板上,夹持气缸安装在下翼板上,所述滑动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竖向导向板相配合的卡槽,且利用所述卡槽活动卡装于竖向导向板上,滑动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上下相对设置,滑动箱体的底部与夹持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稳定,设计更加合理,夹紧力均匀,防止钢筋弯曲时转动,提高产品质量。使用方便,提供工作效率。

NC bar bending cen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NC bar bending center, including a bed, a left head, a right head and a middle clamping device. The middle clamping device includes a main bracket, a sliding box, a clamping cylinder, a lower splint and an upper splint. The main bracket is a main type of the main bracket, which includes a wing plate, a lower wing plate and a connecting web. The upper splint is detachable on the upper wing plate, and the clamping cylinder is mounted on the lower wing plate. The slid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card slot which is matched with the vertical guide plate, and is mounted on the vertical guide plate with the movable card of the slot. The top of the slid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splint, and the upper splint and the lower splint are upper and lower. The bottom of the sliding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ston rod of the clamping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stable, the design is more reasonable, the clamping force is uniform, the rotation of the steel bar is prevented when the bending is bent, and the product quality is improved. It is convenient to use and provides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钢筋弯曲中心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控钢筋弯曲中心,属于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数控钢筋弯曲中心是一种常见的钢筋加工机器,一般包括床身和机头,床身上设置有轨道,机头可以在轨道上滑移。加工的时候将钢筋的中部放在中间夹持系统的下夹板与上夹板之间,钢筋的端部伸入机头中,机头内部的弯曲结构转动实现弯曲钢筋。现有技术中的中间夹持系统,结构复杂,且对钢筋的夹紧力不足,钢筋弯曲时易发生转动,降低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控钢筋弯曲中心,结构简单、稳定,设计更加合理,夹紧力均匀,防止钢筋弯曲时转动,提高产品质量。本技术所述的数控钢筋弯曲中心,包括床身、左机头、右机头和中间夹持装置,床身上相对设置有结构对称的左机头和右机头,且左机头和右机头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钢筋的中间夹持装置,中间夹持装置固定在床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夹持装置包括主支架、滑动箱体、夹持气缸、下夹板和上夹板,所述主支架为工字型主支架,其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连接腹板,连接腹板的顶部与上翼板垂直连接,连接腹板的底部与下翼板的垂直连接,连接腹板的前侧设置有竖向导向板,连接腹板的后侧设置有加强筋板,加强筋板的上端连接上翼板,加强筋板的下端连接下翼板,上夹板可拆卸的连接在上翼板上,夹持气缸安装在下翼板上,所述滑动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竖向导向板相配合的卡槽,且利用所述卡槽活动卡装于竖向导向板上,滑动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上下相对设置,滑动箱体的底部与夹持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主支架为整体铸造而成或者为焊合件。所述滑动箱体包括上托板、下底板和中部侧板,中部侧板的顶部连接上托板,中部侧板的底部连接下底板,上托板和下底板的内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竖向导向板相配合的卡槽,且利用所述卡槽活动卡装于竖向导向板上。所述中部侧板设置有三个,首位拼接成U型框架;或者中部侧板设置有四个,首位拼接成矩形框架。所述夹持气缸缸杆的伸出端为外螺纹杆段,外螺纹杆段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外螺纹杆段相配合的锁止螺母,外螺纹杆段通过锁止螺母与下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的上表面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凹坑,上夹板的中心设置有一个螺纹孔,上翼板上对应凹坑处设有锥端紧定螺钉,锥端紧定螺钉的锥端锁入凹坑内,上翼板上对应螺纹孔处设有圆柱头螺钉,圆柱头螺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将上夹板安装在上翼板上。所述下夹板的四角设置分别设置有紧固螺钉,下夹板通过紧固螺钉与上托板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头螺钉为M12×40内六角圆柱头螺钉。所述锥端紧定螺钉为M12×30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所述上翼板的厚度为25mm,下翼板的厚度为20mm。所述上翼板前端到连接腹板的距离是上翼板后端到连接腹板的距离的三倍以上,加强筋板的右上角设置有缺口。所述下夹板和上夹板的夹持面上均阵列设置有防滑凸块。所述防滑凸块为金字塔形结构,每一金字塔形结构包含一个平顶和四个斜面。所述加强筋板两侧的下翼板上设置有主支架安装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钢筋放在中间夹持系统的下夹板与上夹板之间,夹持气缸带动下夹板向上运动将钢筋夹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所述的数控钢筋弯曲中心,结构简单、稳定,设计更加合理,夹紧力均匀,防止钢筋弯曲时转动,提高产品质量。使用方便,提供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中间夹持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中间夹持装置的左视图;图4为中间夹持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中间夹持装置的立体图;图6为防滑凸块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主支架1.1、上翼板1.2、下翼板1.3、连接腹板1.4、加强筋板1.5、竖向导向板1.6、缺口2、滑动箱体2.1、上托板2.2、下底板2.3、中部侧板2.4、卡槽3、夹持气缸3.1、外螺纹杆段3.2、锁止螺母4、下夹板5、上夹板6、圆柱头螺钉7、锥端紧定螺钉8、紧固螺钉9、防滑凸块9.1、平顶9.2、斜面10、主支架安装孔11、床身12、左机头13、右机头14、中间夹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如图1-6所示,所述数控钢筋弯曲中心,包括床身11、左机头12、右机头13和中间夹持装置14,床身11上相对设置有结构对称的左机头12和右机头13,且左机头12和右机头13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钢筋的中间夹持装置14,中间夹持装置14固定在床身11上,所述中间夹持装置14包括主支架1、滑动箱体2、夹持气缸3、下夹板4和上夹板5,所述主支架1为工字型主支架,其包括上翼板1.1、下翼板1.2和连接腹板1.3,连接腹板1.3的顶部与上翼板1.1垂直连接,连接腹板1.3的底部与下翼板1.2的垂直连接,连接腹板1.3的前侧设置有竖向导向板1.5,连接腹板1.3的后侧设置有加强筋板1.4,加强筋板1.4的上端连接上翼板1.1,加强筋板1.4的下端连接下翼板1.2,上夹板5可拆卸的连接在上翼板1.1上,夹持气缸3安装在下翼板1.2上,所述滑动箱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竖向导向板1.5相配合的卡槽2.4,且利用所述卡槽2.4活动卡装于竖向导向板1.5上,滑动箱体2的顶部设置有下夹板4,所述上夹板5和所述下夹板4上下相对设置,滑动箱体2的底部与夹持气缸3的活塞杆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架1为焊合件;所述滑动箱体2包括上托板2.1、下底板2.2和中部侧板2.3,中部侧板2.3的顶部连接上托板2.1,中部侧板2.3的底部连接下底板2.2,上托板2.1和下底板2.2的内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竖向导向板1.5相配合的卡槽2.4,且利用所述卡槽2.4活动卡装于竖向导向板1.5上;中部侧板2.3设置有四个,首位拼接成矩形框架;所述夹持气缸3缸杆的伸出端为外螺纹杆段3.1,外螺纹杆段3.1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外螺纹杆段3.1相配合的锁止螺母3.2,外螺纹杆段3.1通过锁止螺母3.2与下底板2.2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5的上表面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凹坑,上夹板5的中心设置有一个螺纹孔,上翼板1.1上对应凹坑处设有锥端紧定螺钉7,锥端紧定螺钉7的锥端锁入凹坑内,上翼板1.1上对应螺纹孔处设有圆柱头螺钉6,圆柱头螺钉6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将上夹板5安装在上翼板1.1上;所述下夹板4的四角设置分别设置有紧固螺钉8,下夹板4通过紧固螺钉8与上托板2.1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头螺钉6为M12×40内六角圆柱头螺钉;所述锥端紧定螺钉7为M12×30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所述上翼板1.1的厚度为25mm,下翼板1.2的厚度为20mm;所述上翼板1.1前端到连接腹板1.3的距离是上翼板1.1后端到连接腹板1.3的距离的三倍以上,加强筋板1.4的右上角设置有缺口1.6;所述下夹板4和上夹板5的夹持面上均阵列设置有防滑凸块9;所述防滑凸块9为金字塔形结构,每一金字塔形结构包含一个平顶9.1和四个斜面9.2;所述加强筋板1.4两侧的下翼板1.2上设置有主支架安装孔1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数控钢筋弯曲中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钢筋弯曲中心,包括床身(11)、左机头(12)、右机头(13)和中间夹持装置(14),床身(11)上相对设置有结构对称的左机头(12)和右机头(13),且左机头(12)和右机头(13)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钢筋的中间夹持装置(14),中间夹持装置(14)固定在床身(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夹持装置(14)包括主支架(1)、滑动箱体(2)、夹持气缸(3)、下夹板(4)和上夹板(5),所述主支架(1)为工字型主支架,其包括上翼板(1.1)、下翼板(1.2)和连接腹板(1.3),连接腹板(1.3)的顶部与上翼板(1.1)垂直连接,连接腹板(1.3)的底部与下翼板(1.2)的垂直连接,连接腹板(1.3)的前侧设置有竖向导向板(1.5),连接腹板(1.3)的后侧设置有加强筋板(1.4),加强筋板(1.4)的上端连接上翼板(1.1),加强筋板(1.4)的下端连接下翼板(1.2),上夹板(5)可拆卸的连接在上翼板(1.1)上,夹持气缸(3)安装在下翼板(1.2)上,所述滑动箱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竖向导向板(1.5)相配合的卡槽(2.4),且利用所述卡槽(2.4)活动卡装于竖向导向板(1.5)上,滑动箱体(2)的顶部设置有下夹板(4),所述上夹板(5)和所述下夹板(4)上下相对设置,滑动箱体(2)的底部与夹持气缸(3)的活塞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钢筋弯曲中心,包括床身(11)、左机头(12)、右机头(13)和中间夹持装置(14),床身(11)上相对设置有结构对称的左机头(12)和右机头(13),且左机头(12)和右机头(13)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钢筋的中间夹持装置(14),中间夹持装置(14)固定在床身(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夹持装置(14)包括主支架(1)、滑动箱体(2)、夹持气缸(3)、下夹板(4)和上夹板(5),所述主支架(1)为工字型主支架,其包括上翼板(1.1)、下翼板(1.2)和连接腹板(1.3),连接腹板(1.3)的顶部与上翼板(1.1)垂直连接,连接腹板(1.3)的底部与下翼板(1.2)的垂直连接,连接腹板(1.3)的前侧设置有竖向导向板(1.5),连接腹板(1.3)的后侧设置有加强筋板(1.4),加强筋板(1.4)的上端连接上翼板(1.1),加强筋板(1.4)的下端连接下翼板(1.2),上夹板(5)可拆卸的连接在上翼板(1.1)上,夹持气缸(3)安装在下翼板(1.2)上,所述滑动箱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竖向导向板(1.5)相配合的卡槽(2.4),且利用所述卡槽(2.4)活动卡装于竖向导向板(1.5)上,滑动箱体(2)的顶部设置有下夹板(4),所述上夹板(5)和所述下夹板(4)上下相对设置,滑动箱体(2)的底部与夹持气缸(3)的活塞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钢筋弯曲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为整体铸造而成或者为焊合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钢筋弯曲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箱体(2)包括上托板(2.1)、下底板(2.2)和中部侧板(2.3),中部侧板(2.3)的顶部连接上托板(2.1),中部侧板(2.3)的底部连接下底板(2.2),上托板(2.1)和下底板(2.2)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荀安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路腾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