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型的多功能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958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型的多功能除尘装置,包括可拆装的安装在所述墙体上的主框架,所述墙体表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横臂,每个所述横臂右部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锁头,所述主框架左部端面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挂臂,所述挂臂的长度大于所述横臂的长度,每个所述挂臂左侧下部端面固定安装有锁杆,所述锁杆与所述锁头长度一致,所述锁杆与所述锁头和横臂之间形成的夹角配合安装,所述主框架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滑运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控制除尘打磨工作,提高除尘打磨工作效率,能自动完成吸尘工作,减少扬尘污染环境。

An improved multi-function dus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proved multifunctional dust removal device, including a main frame mounted on the wall.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wall surface are fixed and installed with a transverse arm, and a lock head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right part of each of the transverse arms.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main frame are fixed and installed respectively. The length of the hanging arm is larg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arm, and the left lower end face of the hanging arm is fixed with a lock rod. The lock rod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ength of the lock head, the lock rod is fitted with the angle formed between the lock head and the transverse arm, and the first slide chamber is provided in the bottom end face of the main frame. The invention is the invention.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It can automatically control the dust and grinding work,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ust removal and grinding, automatically complete the dust absorption work, and reduce the environment of dust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型的多功能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
,具体是一种改善型的多功能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工件在加工完成后需要清除表面的灰尘以及毛刺等,以获得光滑干净的表面,目前的处理方式通常使用手持式打磨除尘设施,而且还需要额外的装置对废屑进行清理,对工件表面处理灰尘以及毛刺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存在除尘速率低、费时费力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安全性高、除尘速率高、省时省力的工件用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型的多功能除尘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善型的多功能除尘装置,包括可拆装的安装在所述墙体上的主框架,所述墙体表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横臂,每个所述横臂右部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锁头,所述主框架左部端面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挂臂,所述挂臂的长度大于所述横臂的长度,每个所述挂臂左侧下部端面固定安装有锁杆,所述锁杆与所述锁头长度一致,所述锁杆与所述锁头和横臂之间形成的夹角配合安装,所述主框架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滑运腔,所述第一滑运腔左侧内壁内通连设有第二滑运腔,所述第一滑运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块内设有吸尘使用件,所述第二滑运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右侧尾侧与所述第一滑运块左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腔上侧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设有向左侧拓展设置的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拓展段位于所述第二滑运腔的正上方位置,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相对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设有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二空心腔正下侧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设有第三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段的内底壁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二滑运块配合连接的推挤转化装置,所述第二空心腔与所述第一空心腔之间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左侧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且与所述第二空心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右侧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一空心腔且尾侧与第一马达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马达外表面安装于所述第一空心腔右侧内壁体内且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推挤转化装置上侧的所述第一转杆上周向固设有用以与所述推挤转化装置配合连接的顶压偏位轮,所述顶压偏位轮右侧的所述第一转杆上周向固设有第一锥角轮,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一滑运腔之间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顶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尾侧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角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角轮,所述第二转杆底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一滑运腔内且与所述吸尘使用件配合连接,所述第三空心腔内设有除灰构件,所述第二空心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杆外表面上周向固设有用以与所述除灰构件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角轮,所述主主框架顶部两端还安装有手捏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吸尘使用件包括纵向拓展且转动配合连接设置所述第一滑运块内的花键管筒,所述花键管筒底部尾侧固设有向下拓展设置的除尘头,所述花键管筒顶部端面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拓展设置的外花键转杆,所述外花键转杆顶部拓展尾侧与所述第二转杆底部拓展尾侧固定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推挤转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段的内底壁内通连设有沉进槽以及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沉进槽内的推挤滑运块,所述沉进槽与所述第二滑运腔之间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拓展设置推挤杆,所述推挤杆顶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沉进槽内且顶部拓展尾侧与所述推挤滑运块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推挤杆底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二滑运腔内且底部拓展尾侧与所述第二滑运块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沉进槽内的所述推挤杆外表面环绕设有第一弹条,所述推挤滑运块顶部尾侧与所述顶压偏位轮底部外表面顶压滑动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除灰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空心腔与所述第三空心腔之间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的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顶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且尾侧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三锥角轮配合连接的第四锥角轮,所述第三转杆底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三空心腔内且与所述第三空心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空心腔内的所述第三转杆外表面上周向固设有除灰拌叶,所述第三空心腔左侧内壁内通连设有除灰器,所述第三空心腔右侧内壁内通连设有向右侧拓展设置的除灰管,所述除灰管右侧拓展尾侧固设有贯穿所述主框架底部端面的除灰头,所述除灰头位于所述第一滑运腔左侧的所述主框架底部端面内。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手捏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主框架顶部端面左右两侧处的手捏架,左右两侧的所述手捏架大小一致,且所述手捏架中设置有前后相互贯通的手捏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滑运块内设吸尘使用件,第二滑运腔内滑动配合连接右侧尾侧与第一滑运块左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运块,第一滑运腔上侧的主框架内壁体内设向左侧拓展设置的第一空心腔,第一空心腔左侧拓展段位于第二滑运腔的正上方位置,第一空心腔左侧相对的主框架内壁体内设第二空心腔,第二空心腔正下侧的主框架内壁体内设第三空心腔,第一空心腔左侧段的内底壁内设用以与第二滑运块配合连接的推挤转化装置,第二空心腔与第一空心腔之间的主框架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左侧拓展尾侧穿入第二空心腔内且与第二空心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杆右侧拓展尾侧穿入第一空心腔且尾侧与第一马达配合连接,第一马达外表面安装于第一空心腔右侧内壁体内且固定配合连接,推挤转化装置上侧的第一转杆上周向固设用以与推挤转化装置配合连接的顶压偏位轮,顶压偏位轮右侧的第一转杆上周向固设第一锥角轮,第一空心腔与第一滑运腔之间的主框架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二转杆,第二转杆顶部拓展尾侧穿入第一空心腔内且尾侧固设用以与第一锥角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角轮,第二转杆底部拓展尾侧穿入第一滑运腔内且与吸尘使用件配合连接,第三空心腔内设除灰构件,第二空心腔内的第一转杆外表面上周向固设用以与除灰构件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角轮,能实现除尘头的连续转动除尘打磨工作,提高除尘打磨工作效率,通过第一滑运块带动除尘头的往复上下除尘打磨工作,进一步提高除尘打磨效率以及除尘打磨质量,能通过除灰构件实现在实施除尘打磨工作的同时自动完成吸尘工作,减少环境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善型的多功能除尘装置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善型的多功能除尘装置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滑运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善型的多功能除尘装置,包括可拆装的安装在所述墙体上的主框架6,所述墙体表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横臂501,每个所述横臂501右部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锁头502,所述主框架6左部端面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挂臂601,所述挂臂601的长度大于所述横臂501的长度,每个所述挂臂601左侧下部端面固定安装有锁杆602,所述锁杆602与所述锁头502长度一致,所述锁杆602与所述锁头502和横臂501之间形成的夹角配合安装,所述主框架6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滑运腔64,所述第一滑运腔64左侧内壁内通连设有第二滑运腔65,所述第一滑运腔64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6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善型的多功能除尘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型的多功能除尘装置,包括可拆装的安装在所述墙体上的主框架,所述墙体表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横臂,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臂右部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锁头,所述主框架左部端面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挂臂,所述挂臂的长度大于所述横臂的长度,每个所述挂臂左侧下部端面固定安装有锁杆,所述锁杆与所述锁头长度一致,所述锁杆与所述锁头和横臂之间形成的夹角配合安装,所述主框架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滑运腔,所述第一滑运腔左侧内壁内通连设有第二滑运腔,所述第一滑运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块内设有吸尘使用件,所述第二滑运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右侧尾侧与所述第一滑运块左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腔上侧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设有向左侧拓展设置的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拓展段位于所述第二滑运腔的正上方位置,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相对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设有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二空心腔正下侧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设有第三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段的内底壁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二滑运块配合连接的推挤转化装置,所述第二空心腔与所述第一空心腔之间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左侧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且与所述第二空心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右侧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一空心腔且尾侧与第一马达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马达外表面安装于所述第一空心腔右侧内壁体内且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推挤转化装置上侧的所述第一转杆上周向固设有用以与所述推挤转化装置配合连接的顶压偏位轮,所述顶压偏位轮右侧的所述第一转杆上周向固设有第一锥角轮,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一滑运腔之间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顶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尾侧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角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角轮,所述第二转杆底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一滑运腔内且与所述吸尘使用件配合连接,所述第三空心腔内设有除灰构件,所述第二空心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杆外表面上周向固设有用以与所述除灰构件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角轮,所述主主框架顶部两端还安装有手捏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型的多功能除尘装置,包括可拆装的安装在所述墙体上的主框架,所述墙体表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横臂,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臂右部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锁头,所述主框架左部端面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挂臂,所述挂臂的长度大于所述横臂的长度,每个所述挂臂左侧下部端面固定安装有锁杆,所述锁杆与所述锁头长度一致,所述锁杆与所述锁头和横臂之间形成的夹角配合安装,所述主框架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滑运腔,所述第一滑运腔左侧内壁内通连设有第二滑运腔,所述第一滑运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块内设有吸尘使用件,所述第二滑运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右侧尾侧与所述第一滑运块左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腔上侧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设有向左侧拓展设置的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拓展段位于所述第二滑运腔的正上方位置,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相对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设有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二空心腔正下侧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设有第三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段的内底壁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二滑运块配合连接的推挤转化装置,所述第二空心腔与所述第一空心腔之间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左侧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且与所述第二空心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右侧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一空心腔且尾侧与第一马达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马达外表面安装于所述第一空心腔右侧内壁体内且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推挤转化装置上侧的所述第一转杆上周向固设有用以与所述推挤转化装置配合连接的顶压偏位轮,所述顶压偏位轮右侧的所述第一转杆上周向固设有第一锥角轮,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一滑运腔之间的所述主框架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顶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尾侧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角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角轮,所述第二转杆底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一滑运腔内且与所述吸尘使用件配合连接,所述第三空心腔内设有除灰构件,所述第二空心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杆外表面上周向固设有用以与所述除灰构件配合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观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昌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