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敬一专利>正文

一种妇产科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589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妇产科给药器,注药柱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注药柱的外表面上分布有通孔且通孔贯穿注药柱的表壁进行布置,注药柱的右侧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左侧端面上分布有硅胶垫,限位板的右侧装配有连接管,通过添加提手便于医护人员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位置进行固定,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在进行给药时无法精确控制注药柱的位置,位于限位板左侧端面上的硅胶垫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后容易造成患者不舒服的问题,控制阀的设计则便于药液流出注药柱,进而解决了传统设备药液流出不方便的问题,纱布与橡胶固定带的设计则便于进行药液的注射,解决了传统设备容易出现异物进入到注药柱内部的问题。

A drug delivery device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edicine feeder for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injection column is a cylindrical tube shaped structure. A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injection column and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through the wall of the drug injection column. A finite position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drug injection column, a silica gel pad is distributed on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limit plate,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limit plate is assembled with a connecting pipe. By adding a hand,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to fix the posi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desig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equipment can not accurately control the position of the injection column when the medicine is given, and the silica gel pa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limit plate is protected. The design solves the direct contact of th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and the patient's skin. It is easy to make the patients uncomfortable, and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 valve is easy to flow out the injection column, and then the problem of the inconvenient flow out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liquid is solved. The design of the gauze and the rubber fixed belt is convenient for the injection of the liquid, and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equipment is easy to enter into the injection column is easy to appear in the tradition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给药器
本技术是一种妇产科给药器,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临床上对于产妇由分娩引起的阴道、宫颈炎症等,通常采用在患处涂药的手段进行治疗。常用的阴道给药装置通常采用注射器结构,但由于其采用推拉动作才能完成药剂涂抹,常常需要双手操作,操作麻烦,难度大,费时费力;此外,妇产科给药器喷洒药液范围小,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同时给药过程中流出的药液不易导出,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不利于产妇快速回复健康,所以需要一种新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妇产科给药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妇产科给药器,包括注药柱、通孔、硅胶垫、限位板、注药瓶、开关阀、连接管、调节开关、控制阀、过滤筒、提手、橡胶固定带以及纱布,所述注药柱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注药柱的外表面上分布有通孔且通孔贯穿注药柱的表壁进行布置,所述注药柱的右侧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侧端面上分布有硅胶垫,所述限位板的右侧端面上安装有提手,所述限位板右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限位板的右侧装配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调节开关安装在一起,所述调节开关通过连接管与开关阀装配在一起,所述开关阀通过连接管与注药瓶装配在一起,所述连接筒的下侧与过滤筒安装在一起,所述过滤筒通过连接管与控制阀装配在一起,所述注药柱的外侧固定有纱布,所述纱布通过橡胶固定带装配在注药柱的表面上。进一步地,分布在注药柱表面上的通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通孔之间等距进行排列。进一步地,所述提手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提手之间呈180°夹角进行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注药瓶上分布有刻度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妇产科给药器,通过添加提手便于医护人员对本技术的位置进行固定,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在进行给药时无法精确控制注药柱的位置,而位于限位板左侧端面上的硅胶垫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后容易造成患者不舒服的问题,而调节开关的设计则便于对注药瓶流入注药柱内部的药液流量进行调控,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而控制阀的设计则便于药液流出注药柱,进而解决了传统设备药液流出不方便的问题,而纱布与橡胶固定带的设计则便于进行药液的注射,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容易出现异物进入到注药柱内部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妇产科给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妇产科给药器中纱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注药柱、2-通孔、3-硅胶垫、4-限位板、5-注药瓶、6-开关阀、7-连接管、8-调节开关、9-控制阀、10-过滤筒、11-提手、12-橡胶固定带、13-纱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给药器,包括注药柱1、通孔2、硅胶垫3、限位板4、注药瓶5、开关阀6、连接管7、调节开关8、控制阀9、过滤筒10、提手11、橡胶固定带12以及纱布13,注药柱1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注药柱1的外表面上分布有通孔2且通孔2贯穿注药柱1的表壁进行布置,注药柱1的右侧安装有限位板4,限位板4的左侧端面上分布有硅胶垫3,位于限位板4左侧端面上的硅胶垫3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后容易造成患者不舒服的问题,限位板4的右侧端面上安装有提手11,通过添加提手11便于医护人员对本技术的位置进行固定,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在进行给药时无法精确控制注药柱1的位置,限位板4右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筒,连接筒为圆柱形筒状结构,限位板4的右侧装配有连接管7,连接管7与调节开关8安装在一起,调节开关8的设计则便于对注药瓶5流入注药柱1内部的药液流量进行调控,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调节开关8通过连接管7与开关阀6装配在一起,开关阀6通过连接管7与注药瓶5装配在一起,连接筒的下侧与过滤筒10安装在一起,过滤筒10通过连接管7与控制阀9装配在一起,控制阀9的设计则便于药液流出注药柱1,进而解决了传统设备药液流出不方便的问题,而纱布13与橡胶固定带12的设计则便于进行药液的注射,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容易出现异物进入到注药柱1内部的问题,注药柱1的外侧固定有纱布13,纱布13通过橡胶固定带12装配在注药柱1的表面上。分布在注药柱1表面上的通孔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通孔2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提手1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提手11之间呈180°夹角进行布置,注药瓶5上分布有刻度尺。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将需要进行注射的药液倒入到注药瓶5的内部,然后将注药柱1放入到患者的体内,放置完成后开启开关阀6,开关阀6开启后即可通过调节开关8进行流量的调节,调节完成后药液通过连接管7进入到注药柱1的内部,然后药液通过通孔2排出,在这过程中橡胶固定带12起到了固定的作用,防止在外力作用下出现纱布13脱离的问题,提手11便于医护人员对本技术的位置进行固定,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在进行给药时无法精确控制注药柱1的位置,而位于限位板4左侧端面上的硅胶垫3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后容易造成患者不舒服的问题,而调节开关8的设计则便于对注药瓶5流入注药柱1内部的药液流量进行调控,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而控制阀9的设计则便于药液流出注药柱1,进而解决了传统设备药液流出不方便的问题,给药完成如果需要进行药液倾倒的话,此时,开启控制阀9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妇产科给药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给药器,包括注药柱(1)、通孔(2)、硅胶垫(3)、限位板(4)、注药瓶(5)、开关阀(6)、连接管(7)、调节开关(8)、控制阀(9)、过滤筒(10)、提手(11)、橡胶固定带(12)以及纱布(13),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柱(1)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注药柱(1)的外表面上分布有通孔(2)且通孔(2)贯穿注药柱(1)的表壁进行布置,所述注药柱(1)的右侧安装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的左侧端面上分布有硅胶垫(3),所述限位板(4)的右侧端面上安装有提手(11),所述限位板(4)右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限位板(4)的右侧装配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与调节开关(8)安装在一起,所述调节开关(8)通过连接管(7)与开关阀(6)装配在一起,所述开关阀(6)通过连接管(7)与注药瓶(5)装配在一起,所述连接筒的下侧与过滤筒(10)安装在一起,所述过滤筒(10)通过连接管(7)与控制阀(9)装配在一起,所述注药柱(1)的外侧固定有纱布(13),所述纱布(13)通过橡胶固定带(12)装配在注药柱(1)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给药器,包括注药柱(1)、通孔(2)、硅胶垫(3)、限位板(4)、注药瓶(5)、开关阀(6)、连接管(7)、调节开关(8)、控制阀(9)、过滤筒(10)、提手(11)、橡胶固定带(12)以及纱布(13),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柱(1)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注药柱(1)的外表面上分布有通孔(2)且通孔(2)贯穿注药柱(1)的表壁进行布置,所述注药柱(1)的右侧安装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的左侧端面上分布有硅胶垫(3),所述限位板(4)的右侧端面上安装有提手(11),所述限位板(4)右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限位板(4)的右侧装配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与调节开关(8)安装在一起,所述调节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敬一孟晴晴
申请(专利权)人:孟敬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